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湖州市浔溪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20 20: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浔溪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9 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油光可鉴jiàn 诘jié 责 不逊sùn 文诌诌zhōu
B. 深恶wù痛疾 瞥piē见 粗制乱luàn造 翻来覆fù去
C.无可置疑 yí 奥ào秘 冥思暇xiá想 不可名状zhuàng
D.禁锢gù 颔hàn首低眉 广袤Mào无垠 炽chì热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疯狂扩散的蓝藻起初并没有使人们感到 。往年正常情况下,它顶多影响太湖的一些景观,不会带来什么骚乱。雨季一来,这些小生物会被大量的雨水冲刷稀释,人们会渐渐 它,直到第二年的来临。还有一些农民把它们捞起来当肥料, 地称之为“海油”。
A .焦虑 淡忘 亲切 B .担忧 漠视 形象
C .异样 适应 生动 D .奇怪 习惯 幽默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据气象资料分析,湖州地区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南浔和织里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的小到中雨。
B.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已大部分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心痛。
C.一篇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D.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4、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①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③《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5、根据相关提示,在下表序号处填入相应的内容。(2分)
作者 作品 相关情节
① 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的欣赏着。
②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是,仰面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
6、给下面报道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
标题
 程相文是我国玉米育种专家,49载醉心育种事业,获得无数荣誉,前日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次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金为100万元,程相文依然把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义无反顾捐献到玉米育种事业。他说:“繁育的品种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财富。”获奖之后,这位76岁的老人一如既往地痴迷于他的玉米育种世界。
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程相文捐献的奖金累计超过1000万元。
(摘自www..社会新闻-真情时刻2012.2.16)
二、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10分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二) 故乡消亡的老井(10分)
作者: 鲁建文
  ①回到久别的故乡,急急忙忙去寻觅那老在梦中相见的老井。遗憾的是,我终究未能找到。朋友告诉我说,它早已消亡在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之中。站在建在老井之上的新楼,我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之中,顿生一种惆怅之感。故乡的老井,在我开始懂事时叫“红军井”。它虽叫“红军井”,却与红军没有什么渊源关系。它是由镇上一户郭姓有钱人家在清末年间开挖的。它的开挖,结束了镇上人靠吃河水过日子的传统,从而饮上了甘甜可口的清泉。大家都以为郭家为全镇乡亲做了件大好事。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镇里的人都把这井称之为“郭家井”。但到大破大立的“文革期间”,红卫兵认为这井名太“封建”,于是对它进行了“革命”,改称“红军井”。可见,故乡的老井叫“红军井”,并没有毛泽东在瑞金带领战士开挖的“红军井”那种光辉的历史。
  ②大凡好的泉水,都有其自己神奇的地方。趵突泉如沸水跳跃涌动,奔突连连;金钱泉如金丝水中逸荡,波光闪闪;珍珠泉如蛟龙寻欢戏水,银珠串串。故乡老井泉水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每到隆冬季节,常常可以看到一种井口热气腾腾的景象,仿佛有谁在井底燃火加温似的。这时到井中取水,你会发现它一改夏天清凉的秉性,双手捧起晶亮晶亮的井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懂得趋利避害大概应是人的本能。因此,小时的我每遇冬季总是喜欢到井边来漂衣洗菜。天空寒风刺骨,水中暖意融融。与河水相比,不知要舒适多少。加上取水用水的人熙来攘去,热闹非凡,冬天的感觉在这里忘得一干二净。
  ③故乡的老井,也有着像许多泉水一样的美妙传说。老井旁边曾有一个用花岗岩石搭建的小神龛,安放着一尊井神,终年香火缭绕。人们来拜井神,并非为的求签问药,往往是无偿租借碗筷。过去不像今天到处都有固定酒家、流动餐馆之类,家里遇上红白喜事,摆酒设席,碗筷数量不足,往往是一个很大的困难。这时,就只要到井边神龛来焚香化纸,以求租借。第二天拂晓,便可到这里如数取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后来偏就有人只借不还,从此井神无偿借碗也就无法再灵验了。到我懂事时,神龛也垮塌得只剩下一点残迹。对这个传说,我以为根本不像有关“贪泉”、“智泉”、“廉泉”的传说那样玄乎,其可靠性要高得多。我猜,恐怕应是郭家开井做好事的一种延伸。
  ④故乡老井的取水办法是肩挑手提。镇上人到这里挑水,大概都在一华里路程以上,要经过一垅稻田,穿过一个小巷,才能进入人口集中居住的街道。在故乡这个小镇上,到井里挑水是孩子们学着劳动的“第一课堂”。它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挑一担水回家,可能在路上早就淌掉了半担。减少淌水的办法是,在桶内靠边压一个篾圈,或在桶口对中支一根篾条,或采摘几片菜叶,让它们浮在桶内。这样,桶中的水就像动物消去了野性一样,温驯多了。我从七岁开始学着挑水,一直是我孩提时每天必不可少的家务劳动。后来高中毕业,远离故乡,也就不得不与它告别了。
⑤梁实秋老先生在《雅舍》中,谈到自己的住房感受时说:“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其实又何止是房子呢?我对故乡老井的感情也是如此。十多年的时间,它不仅以其甘甜的清泉哺育着我的成长,而且给我留下了许多终身难忘的回忆。这恐怕正是我至今与它老是梦中相见的缘故,也是我回到故乡要急急忙忙去寻找它的踪迹的动力。带着老井消亡的惆怅,从故乡回来,妻子老问我,为何不能像国外在开发建设中保护古树一样,设法把它保留下来。我以为,这已是废话,一直默默无语以对。
(选自散文网2011.3.21)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4)(15)两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常言道“春雨贵如油”,世人却写出了“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句子,高出常人一等,请你就其中一字谈谈其妙处。 (2分)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 一21题。(8 分)
(一) 8%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① 因以为号焉( ) ②箪瓢屡空,晏如也( )
17、翻译划线的句子2%(1). 。 2).
1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
19、本文一大的特点是多用“不”字的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2%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22一24题。(6分)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②,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② 清佳: 清雅古隽的说法
四、作文(40分)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切,力求创新,思想健康,语言通顺。
②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八年级(下)语文试卷答题卷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3分,请认真书写,仔细答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9 分
1、 2、 3、 (每题3分)
4、① ②
③ , 。
④ , 。(每空1分,共6分)
5、① ② (每空1分)
6、标题 (不超过25个字,2分)
二、现代文阅读 20分
(一)7、上文主要写了母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点?(4分)
8、最后一段中连用三个“如果”,请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9、若母亲在受了两嫂子的气时大哭,而听了五叔的牢骚话时轻轻的哭,好不好?为什么?
(3分)
(二)10、概括第1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在第2段中,作者写到趵突泉、金钱泉、珍珠泉,有什么作用?(2分)
12、仔细阅读2--4段,说说故乡老井有哪些值得怀念的地方?(3分)
13、第4段中“这样,桶中的水就像动物消去了野性一样,温驯多了。”这句话中的“这样”是指什么?说说这句话的表达作用。(3分)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14、常言道“春雨贵如油”,世人却写出了“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句子,高出常人一等,请你就其中一字谈谈其妙处。 (2分)
1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2分)① 因以为号焉( ) ②箪瓢屡空,晏如也( )
17、翻译(1). 。(1分)
2). (1分)
18、“不求甚解”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
19、本文一大的特点是多用“不”字的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2%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尝为人作墓志( ) B.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 )
21 、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以“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思想健康,语言通顺。
②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题 目 : 回 家
400
600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10分
四、作文(40 分)24.评分标准:按中考要求给分。
(参考建议:基准分31分,字数300左右的26分上下,不足200的20分以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