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5 18:00: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火眼金睛(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3五上·离石期末)甲能从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甲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路是可逆的
C.反射光线沿曲线传播
2.(2023五上·离石期末)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  ),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A.下方 B.上方 C.上下都一样
3.(2023五上·离石期末)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
B.乘坐电梯下楼
C.躲在厕所保护头部
4.(2023五上·离石期末)人们经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个人反应很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视力很好 C.肌肉发达
5.(2023五上·离石期末)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脑的表面有许多沟回
B.人的左、右脑的作用是一样的
C.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10分)
6.(2023五上·离石期末)未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
7.(2023五上·离石期末)在地形地球仪上,绿色表示草原、耕地和森林。(  )
8.(2023五上·离石期末)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
9.(2023五上·离石期末)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  )
10.(2023五上·离石期末)制作模型时必须非常全面。(  )
三、快乐连线(8分)
11.(2023五上·离石期末)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连线。
云开见日
光的折射
镜花水月
白光分解
海市蜃楼
光的反射
彩虹当空
光沿直线传播
四、对答如流(6分)
12.(2023五上·离石期末)什么是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原因有哪些?
五、科学实验(每空2分,共16分)
13.(2023五上·离石期末)如图
(1)在   辐射下,水经过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   ,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
(2)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   。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   。水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   。
(3)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   ,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   。
(4)水循环中,三种循环方式,携带水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说明乙反射的光经镜子反射后能进入甲的眼睛,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甲反射的光经镜子反射后也能进入乙的眼睛,所以甲能从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甲的眼睛 。
2.【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是上升的,所以暖气片应该安装在下方,这样会加快空气的流通。
3.【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措施,不应站在阳台或者乘坐电梯,应该迅速寻找桌子或者其他遮挡物双手抱头,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存活的几率。
4.【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的反应能力,眼疾手快是指反应时间短。
5.【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和右脑的作用是不同的。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五感包括视、听、嗅、触、味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
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可以发出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未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不同颜色具体代表,蓝色表示海洋、湖泊及河流;绿色表示平原及低山丘陵;黄色或棕红色表示沙漠、山地及高原;白色表示雪地、高山顶部。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行为,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基本反射,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和排尿反射,都可以由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进行。条件反射是人类通过学习获得一种经验,是人类大脑皮层中一种暂时性神经连接,人们可以通过人类密码或手势获得信号,然后做出相应反应。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每天控制着机体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大脑消耗的能量肯定最多,是消耗能量最大的器官。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 一般要求将模型与现实效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而并非是将实物照搬到模型中去,这样所呈现的效果并不一定会很好。
11.【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现象所对应的光的原理。云开见日意思是拔开云雾,见到太阳,光可以直线传播,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海市蜃楼是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的折射之后所形成的虚像,其实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12.【答案】水、风、温度、生物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叫做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冷热变化、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是岩石、土壤及其矿物等由为与地球大气层接触而分解。岩石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又叫机械崩解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变化、水分冻结、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 。
13.【答案】(1)太阳;蒸腾作用
(2)雨;雪;降水
(3)地下水;循环
(4)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变化。
(1)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洋、地面及植物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运动到大气中。
(2)考查雨和雪的形成过程,雨雪都是降水的形式,雨是液态的水,雪是固态的水。
(3)雨水和雪水会渗入地下或者被植物吸收或者流入海洋来参与水的循环。
(4)海洋内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其次是海洋和陆地之间,最少的是陆地内的水循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火眼金睛(每小题2分,共10分)
1.(2023五上·离石期末)甲能从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甲的眼睛,这是因为(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路是可逆的
C.反射光线沿曲线传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说明乙反射的光经镜子反射后能进入甲的眼睛,由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因此甲反射的光经镜子反射后也能进入乙的眼睛,所以甲能从镜子里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甲的眼睛 。
2.(2023五上·离石期末)暖气片应该安装在窗户的(  ),能加快空气的对流.
A.下方 B.上方 C.上下都一样
【答案】A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热空气是上升的,所以暖气片应该安装在下方,这样会加快空气的流通。
3.(2023五上·离石期末)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站在阳台,上大声呼救
B.乘坐电梯下楼
C.躲在厕所保护头部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地震来临时的应对措施,不应站在阳台或者乘坐电梯,应该迅速寻找桌子或者其他遮挡物双手抱头,这样可以增加自己存活的几率。
4.(2023五上·离石期末)人们经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一个人反应很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视力很好 C.肌肉发达
【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的反应能力,眼疾手快是指反应时间短。
5.(2023五上·离石期末)下列关于人的大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大脑的表面有许多沟回
B.人的左、右脑的作用是一样的
C.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和右脑的作用是不同的。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五感包括视、听、嗅、触、味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2分,共10分)
6.(2023五上·离石期末)未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可以发出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未点燃的蜡烛不是光源。
7.(2023五上·离石期末)在地形地球仪上,绿色表示草原、耕地和森林。(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上不同颜色具体代表,蓝色表示海洋、湖泊及河流;绿色表示平原及低山丘陵;黄色或棕红色表示沙漠、山地及高原;白色表示雪地、高山顶部。
8.(2023五上·离石期末)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行为,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基本反射,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和排尿反射,都可以由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进行。条件反射是人类通过学习获得一种经验,是人类大脑皮层中一种暂时性神经连接,人们可以通过人类密码或手势获得信号,然后做出相应反应。
9.(2023五上·离石期末)大脑是消耗人体能量最多的器官。(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每天控制着机体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大脑消耗的能量肯定最多,是消耗能量最大的器官。
10.(2023五上·离石期末)制作模型时必须非常全面。(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 一般要求将模型与现实效果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而并非是将实物照搬到模型中去,这样所呈现的效果并不一定会很好。
三、快乐连线(8分)
11.(2023五上·离石期末)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连线。
云开见日
光的折射
镜花水月
白光分解
海市蜃楼
光的反射
彩虹当空
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现象所对应的光的原理。云开见日意思是拔开云雾,见到太阳,光可以直线传播,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海市蜃楼是物体反射的光经过大气的折射之后所形成的虚像,其实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
四、对答如流(6分)
12.(2023五上·离石期末)什么是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水、风、温度、生物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叫做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是冷热变化、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知识点】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是岩石、土壤及其矿物等由为与地球大气层接触而分解。岩石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又叫机械崩解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变化、水分冻结、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 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 。
五、科学实验(每空2分,共16分)
13.(2023五上·离石期末)如图
(1)在   辐射下,水经过海洋、陆地蒸发及植物的   ,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
(2)不是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只有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才会掉下来。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   。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   。水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   。
(3)雨水和融化的雪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   ,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   。
(4)水循环中,三种循环方式,携带水量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C.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答案】(1)太阳;蒸腾作用
(2)雨;雪;降水
(3)地下水;循环
(4)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三态变化。
(1)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洋、地面及植物中的水分会蒸发成水蒸气,运动到大气中。
(2)考查雨和雪的形成过程,雨雪都是降水的形式,雨是液态的水,雪是固态的水。
(3)雨水和雪水会渗入地下或者被植物吸收或者流入海洋来参与水的循环。
(4)海洋内水循环携带水量最大,其次是海洋和陆地之间,最少的是陆地内的水循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