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5 18:00:43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
A.冰 B.水 C.水蒸气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2023三上·坪山期末)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怎样变化(  )。
A.降低 B.升高 C.先升高再保持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会逐渐增加,等水温达到100℃,水会沸腾,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
3.(2023三上·坪山期末)取一定量的清水做水结冰实验,当清水都结成冰时,结冰前水的体积比结冰后冰的体积要(  )。
A.小 B.大 C.相等
【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加,所以结冰前水的体积比结冰后冰的体积要小。
4.(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计的读取,视线要平视水温计的示数,水温计要竖直放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
5.(2023三上·坪山期末)水能结冰,冰也能融化成水,下面选项中,(  )和水结冰一样,属于可逆的过程。
A.木头燃烧 B.铁钉生锈 C.白糖溶解在水中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木头燃烧、铁钉生锈都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白糖溶解在水中是物理变化,属于可逆的过程。
6.(2023三上·坪山期末)冰雪融化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的气温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雪融化时吸收了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的温度是下降的。
7.(2023三上·坪山期末)土壤放入水中会冒出很多气泡,说明(  )。
A.水中有空气
B.土壤中有空气
C.土壤与水接触产生了空气
【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气的。
8.(2023三上·坪山期末)把纸团塞在玻璃杯底部,然后把玻璃杯竖直地倒扣在有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纸团(  )。
A.变湿 B.没有变湿 C.变干燥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把纸团塞在玻璃杯底部,然后把玻璃杯竖直地倒扣在有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纸团没有变湿。
9.(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运用了空气占据空间并能被压缩性质的是(  )。
A.降落伞从高空中降落
B.风吹过水面
C.给篮球打气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降落伞降落是由于重力的影响,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给篮球打气使篮球膨胀起来是由于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可以使篮球能够弹起。
10.(2023三上·坪山期末)科学小组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得24小时降雨量为15毫米,降雨量等级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答案】B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考查降水量的等级,24小时降雨量为15毫米,24小时降雨量在10-25毫米时属于中雨。
11.(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
B.空气受热后体积不变
C.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小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气体的特征,气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大,遇冷后体积会变小。
12.(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运用了热空气会上升性质的是(  )。
A.氢气球升空 B.孔明灯升空 C.纸飞机升空
【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
13.(2023三上·坪山期末)当热空气上升时,冷空气就会流过来。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风向是 (  )。
A.从陆地吹向海洋 B.从海洋吹向陆地 C.无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方向,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风从温度低的地方吹向温度高的地方,所以风向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
14.(2023三上·坪山期末)用气温计测量校园的气温,观测到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气温是(  )℃。
A.20 B.-20 C.25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考查气温计的读取,图中气温是25摄氏度。
15.(2023三上·坪山期末)测量气温时,把气温计放在阳光下测量的结果和实际气温相比(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考查气温的测量,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置在室外阴凉处。将气温计放在阳光下时测出的温度要高于实际气温。
16.(2023三上·坪山期末)由北向南吹过来的风是(  )。
A.南风 B.北风 C. 西北风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方向,由北向南吹过来的风是北风。
17.(2023三上·坪山期末)根据风级歌,估测右图风力是(  )级 。
A.6 B.7 C.8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级歌:地面无风烟直上;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清风叶正响;三级枝摇红旗扬;四级灰尘地上舞;五级水面起波浪;六级强风举伞难;七级树摇步行艰;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狂风能拔树;十一十二陆上稀。估测右图风力是7级。
18.(2023三上·坪山期末)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观测到天空中的云量超过了圆面的四分之三,此时的天气是(  )。
A.晴 天 B.多云 C.阴天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判断天气,云量超过了四分之一,此时的天气是阴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9.(2023三上·坪山期末)做饭时,揭开锅盖后会看到有很多“白气”冒出,这就是水蒸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做饭时,揭开锅盖后会看到有很多“白气”冒出 ,是热的水蒸气遇冷产生的小水珠。
20.(2023三上·坪山期末)食盐在水中能够溶解,但是不能无限溶解下去。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溶解能力,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21.(2023三上·坪山期末)在高原上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在高原上随着海拔的提高,水沸腾的温度会下降。
22.(2022三上·铜山期中)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酒精灯的使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使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吹。
23.(2023三上·坪山期末)空气是白色透明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
24.(2023三上·坪山期末)倒掉水后,茶杯里还装有空气。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存在于我们身边,将茶杯中的水倒掉后茶杯里会被空气充满。
25.(2023三上·坪山期末)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里略做了试验,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最早的实验很简单,伽里略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杯打足气,也就是用加压的办法使瓶中多装一些空气,这时用天平称称它的重量,记下来,然后把瓶口打开,那些多装的空气跑了出来,这时再称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
26.(2023三上·坪山期末)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
27.(2023三上·坪山期末)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一天中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因为晴朗无云、微风、没有温度平流的条件下近地面空气的日最高温度出现于太阳高度角最大之后1一2小时,而中午12点就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所以一天中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28.(2023三上·坪山期末)百叶箱的门朝北开。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为了防止阳光直接射入照在里面的气温计上。
三、综合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9.(2023三上·坪山期末)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探究目标 探索温度与白糖溶解快慢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实验中,两份白糖的质量是    。 (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
(2)实验中,两杯水的高度一致,说明热水和冷水的分量是   。(填“一样多”或“冷水多”)
(3)将两份白糖    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填“同时”或“先后”)
(4)判断题:做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观察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可以搅拌水杯中
的水。     (填“ √ ”或“×”)
(5)观察发现热水中白糖先溶解完,这个实验说明了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当水温低时白糖溶解的速度要   。 (填“快一些”或“慢一些”)
【答案】(1)一样多
(2)一样多
(3)同时
(4)×
(5)慢一些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与物质溶解快慢的关系。
(1)在实验中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是不变的。所以白糖是一样多的。
(2)实验中的水量是相同的,这样实验才能够准确。
(3)放入白糖的数量和时间顺序是相同的。
(4)搅拌与溶解的快慢有关,所以在观察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不可以搅拌水杯中的水。
(5)热水中的白糖先溶解完,说明水温越低,白糖溶解的越慢。
30.(2023三上·坪山期末)研究食盐与沙混合物的分离
探究目标 研究食盐与沙混合物的分离
探究过程 实验准备:食盐、细沙、玻璃棒、 一杯清水、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放大镜、滤纸、漏斗、铁架台、烧杯、蒸发皿等。
实验过程:①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 ②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盐水中析出。
(1)为了加快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   、    等。本次分离食盐和沙实验中,采用的是   方法。
(2)用右边的实验装置做加热盐水实验,蒸发皿盛液量不超过其容积   。(填“三分之一 ”或“三分之二”)
(3)点燃酒精灯,利用酒精灯的   加热。等看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时,要用玻璃棒慢慢的搅拌。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填“内焰” 或“外焰”)
【答案】(1)加热;搅拌;加热
(2)三分之二
(3)外焰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离,要将食盐和沙进行分离,需要先溶解混合物,利用沙不溶于水的特点将沙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加热蒸发将食盐从水中结晶出来。
(1)可以通过搅拌、加热的方式加快物质的溶解。
(2)在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
(3)考查酒精灯的使用,外焰温度最高,利用酒精灯加热时一般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31.(2023三上·坪山期末)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做风的模拟实验:
(1)不点燃蜡烛时,将点燃的蚊香靠近左下方的圆洞(位置①),我们发现蚊香的烟雾是竖直往上飘的。点燃盒子内的蜡烛后,竖直的烟会飘向盒子内,这时把一束纸条放在右上方的圆洞边(位置②),发现纸条是    。(填“往上飘”或“不动”)
(2)在这个实验中,蜡烛点燃后,将箱内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从右上方(位置②)的圆洞中流出,箱外的     从左下方(位置①)的圆洞中流过来补充,形成风。(填“热空气”或“冷空气”)
(3)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原理类似,在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相当于大自然中的   
【答案】(1)往上飘
(2)冷空气
(3)热源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形成,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点燃盒子内的蜡烛后,竖直的烟会飘向盒子内 ,说明产生了风,所以纸条是向上飘的。
(2)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3)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就相当于大自然中太阳或者热源。
1 / 1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
A.冰 B.水 C.水蒸气
2.(2023三上·坪山期末)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怎样变化(  )。
A.降低 B.升高 C.先升高再保持不变
3.(2023三上·坪山期末)取一定量的清水做水结冰实验,当清水都结成冰时,结冰前水的体积比结冰后冰的体积要(  )。
A.小 B.大 C.相等
4.(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用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5.(2023三上·坪山期末)水能结冰,冰也能融化成水,下面选项中,(  )和水结冰一样,属于可逆的过程。
A.木头燃烧 B.铁钉生锈 C.白糖溶解在水中
6.(2023三上·坪山期末)冰雪融化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的气温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7.(2023三上·坪山期末)土壤放入水中会冒出很多气泡,说明(  )。
A.水中有空气
B.土壤中有空气
C.土壤与水接触产生了空气
8.(2023三上·坪山期末)把纸团塞在玻璃杯底部,然后把玻璃杯竖直地倒扣在有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纸团(  )。
A.变湿 B.没有变湿 C.变干燥
9.(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运用了空气占据空间并能被压缩性质的是(  )。
A.降落伞从高空中降落
B.风吹过水面
C.给篮球打气
10.(2023三上·坪山期末)科学小组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得24小时降雨量为15毫米,降雨量等级是(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11.(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
B.空气受热后体积不变
C.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小
12.(2023三上·坪山期末)下面选项中,运用了热空气会上升性质的是(  )。
A.氢气球升空 B.孔明灯升空 C.纸飞机升空
13.(2023三上·坪山期末)当热空气上升时,冷空气就会流过来。在海滨地区,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风向是 (  )。
A.从陆地吹向海洋 B.从海洋吹向陆地 C.无风
14.(2023三上·坪山期末)用气温计测量校园的气温,观测到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气温是(  )℃。
A.20 B.-20 C.25
15.(2023三上·坪山期末)测量气温时,把气温计放在阳光下测量的结果和实际气温相比(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16.(2023三上·坪山期末)由北向南吹过来的风是(  )。
A.南风 B.北风 C. 西北风
17.(2023三上·坪山期末)根据风级歌,估测右图风力是(  )级 。
A.6 B.7 C.8
18.(2023三上·坪山期末)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观测到天空中的云量超过了圆面的四分之三,此时的天气是(  )。
A.晴 天 B.多云 C.阴天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9.(2023三上·坪山期末)做饭时,揭开锅盖后会看到有很多“白气”冒出,这就是水蒸气。
20.(2023三上·坪山期末)食盐在水中能够溶解,但是不能无限溶解下去。
21.(2023三上·坪山期末)在高原上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22.(2022三上·铜山期中)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嘴吹,(  )
23.(2023三上·坪山期末)空气是白色透明的。
24.(2023三上·坪山期末)倒掉水后,茶杯里还装有空气。
25.(2023三上·坪山期末)最早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6.(2023三上·坪山期末)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27.(2023三上·坪山期末)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
28.(2023三上·坪山期末)百叶箱的门朝北开。
三、综合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9.(2023三上·坪山期末)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探究目标 探索温度与白糖溶解快慢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实验中,两份白糖的质量是    。 (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
(2)实验中,两杯水的高度一致,说明热水和冷水的分量是   。(填“一样多”或“冷水多”)
(3)将两份白糖    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填“同时”或“先后”)
(4)判断题:做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观察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可以搅拌水杯中
的水。     (填“ √ ”或“×”)
(5)观察发现热水中白糖先溶解完,这个实验说明了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当水温低时白糖溶解的速度要   。 (填“快一些”或“慢一些”)
30.(2023三上·坪山期末)研究食盐与沙混合物的分离
探究目标 研究食盐与沙混合物的分离
探究过程 实验准备:食盐、细沙、玻璃棒、 一杯清水、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放大镜、滤纸、漏斗、铁架台、烧杯、蒸发皿等。
实验过程:①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 ②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盐水中析出。
(1)为了加快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有   、    等。本次分离食盐和沙实验中,采用的是   方法。
(2)用右边的实验装置做加热盐水实验,蒸发皿盛液量不超过其容积   。(填“三分之一 ”或“三分之二”)
(3)点燃酒精灯,利用酒精灯的   加热。等看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时,要用玻璃棒慢慢的搅拌。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填“内焰” 或“外焰”)
31.(2023三上·坪山期末)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做风的模拟实验:
(1)不点燃蜡烛时,将点燃的蚊香靠近左下方的圆洞(位置①),我们发现蚊香的烟雾是竖直往上飘的。点燃盒子内的蜡烛后,竖直的烟会飘向盒子内,这时把一束纸条放在右上方的圆洞边(位置②),发现纸条是    。(填“往上飘”或“不动”)
(2)在这个实验中,蜡烛点燃后,将箱内的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热空气上升,从右上方(位置②)的圆洞中流出,箱外的     从左下方(位置①)的圆洞中流过来补充,形成风。(填“热空气”或“冷空气”)
(3)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原理类似,在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相当于大自然中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给水加热时水的温度会逐渐增加,等水温达到100℃,水会沸腾,水的温度会保持不变。
3.【答案】A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加,所以结冰前水的体积比结冰后冰的体积要小。
4.【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计的读取,视线要平视水温计的示数,水温计要竖直放入水中,不能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木头燃烧、铁钉生锈都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白糖溶解在水中是物理变化,属于可逆的过程。
6.【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雪融化时吸收了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的温度是下降的。
7.【答案】B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的成分,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是含有空气的。
8.【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把纸团塞在玻璃杯底部,然后把玻璃杯竖直地倒扣在有水的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纸团没有变湿。
9.【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降落伞降落是由于重力的影响,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给篮球打气使篮球膨胀起来是由于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具有弹性可以使篮球能够弹起。
10.【答案】B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考查降水量的等级,24小时降雨量为15毫米,24小时降雨量在10-25毫米时属于中雨。
11.【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气体的特征,气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大,遇冷后体积会变小。
12.【答案】B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空气会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
13.【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方向,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风从温度低的地方吹向温度高的地方,所以风向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
14.【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考查气温计的读取,图中气温是25摄氏度。
15.【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考查气温的测量,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置在室外阴凉处。将气温计放在阳光下时测出的温度要高于实际气温。
16.【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方向,由北向南吹过来的风是北风。
17.【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级歌:地面无风烟直上;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清风叶正响;三级枝摇红旗扬;四级灰尘地上舞;五级水面起波浪;六级强风举伞难;七级树摇步行艰;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狂风能拔树;十一十二陆上稀。估测右图风力是7级。
18.【答案】C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判断天气,云量超过了四分之一,此时的天气是阴天。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 做饭时,揭开锅盖后会看到有很多“白气”冒出 ,是热的水蒸气遇冷产生的小水珠。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水的溶解能力,食盐能溶解在水中,但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在高原上随着海拔的提高,水沸腾的温度会下降。
22.【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考查酒精灯的使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使用灯帽盖灭,不可以用嘴吹。
23.【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
24.【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存在于我们身边,将茶杯中的水倒掉后茶杯里会被空气充满。
25.【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伽利略。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里略做了试验,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最早的实验很简单,伽里略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杯打足气,也就是用加压的办法使瓶中多装一些空气,这时用天平称称它的重量,记下来,然后把瓶口打开,那些多装的空气跑了出来,这时再称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
2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一天中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因为晴朗无云、微风、没有温度平流的条件下近地面空气的日最高温度出现于太阳高度角最大之后1一2小时,而中午12点就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所以一天中最高温度一般会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28.【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 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为了防止阳光直接射入照在里面的气温计上。
29.【答案】(1)一样多
(2)一样多
(3)同时
(4)×
(5)慢一些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考查温度与物质溶解快慢的关系。
(1)在实验中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是不变的。所以白糖是一样多的。
(2)实验中的水量是相同的,这样实验才能够准确。
(3)放入白糖的数量和时间顺序是相同的。
(4)搅拌与溶解的快慢有关,所以在观察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时不可以搅拌水杯中的水。
(5)热水中的白糖先溶解完,说明水温越低,白糖溶解的越慢。
30.【答案】(1)加热;搅拌;加热
(2)三分之二
(3)外焰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离,要将食盐和沙进行分离,需要先溶解混合物,利用沙不溶于水的特点将沙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加热蒸发将食盐从水中结晶出来。
(1)可以通过搅拌、加热的方式加快物质的溶解。
(2)在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蒸发皿的三分之二。
(3)考查酒精灯的使用,外焰温度最高,利用酒精灯加热时一般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31.【答案】(1)往上飘
(2)冷空气
(3)热源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考查风的形成,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点燃盒子内的蜡烛后,竖直的烟会飘向盒子内 ,说明产生了风,所以纸条是向上飘的。
(2)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就形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3)模拟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就相当于大自然中太阳或者热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