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0 21: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名校联盟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华师大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隋朝与秦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两个短命王朝,但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列关于隋朝与秦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戚建立,暴政而亡 B、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C、定都长安,疆域广阔 D、远征高丽,民不聊生
2、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诏书,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3、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徵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4、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这个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①政治清明 ②经济发展 ③社会安定 ④物价低廉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6、武则天曾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7、武则天对唐朝的主要贡献是( )
A、很有政治才能 B、使贞观之风重振 C、善用人才 D、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8、我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过盛世局面,下列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文景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光武中兴 ④开元盛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9、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开明政治特色的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三省六部制 C、“推恩令” D、“羁縻州”
10、假如由你来担任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的导演,你应该安排下列哪些人物为该剧的角色( )
①唐玄宗 ②唐太宗 ③松赞干布 ④吐蕃求婚使臣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右图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12、下列对唐都长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②规划严整,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 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④东、西两市是封闭式的居民区 ⑤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鉴真和玄奘最重要的贡献是( )
A、研究佛经 B、把外国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
C、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翻译大量的佛教经典
1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请你判断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1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
A、战争频繁 B、在和平中共处 C、时战时和 D、互不往来,闭关锁国
16、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金灭辽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绍兴和议
17、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18、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19、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20、“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那个时期( )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秦汉时期
二、非选择题(6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图(5分)
请回答:
⑴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其开凿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⑵该项工程以A 为中心,北达B ,南至C 。(1分)
⑶在该项工程中,通过淮河连接起来的是 和 。(1分)
⑷胡曾在《汴水》中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你认为隋朝二世而亡是因为这条运河吗?为什么?(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语)“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二 唐太宗经常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以古为镜”和“以人为镜”各是什么含义?(2分)
⑵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对他的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⑶分别举出两个“载舟”导致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3分)
材料一 据某网报道:(2006年)5月20日晚,海南海口1300多名观众在市人民大会堂观看了历史剧《文成公主》。
材料二 《步辇图》(见右图)
请回答:
⑴历史剧《文成公主》和图片《步辇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1分)
⑵文成公主去世后,当地人民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她为什么会受到吐蕃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呢?(1分)
⑶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设置的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叫什么?(1分)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5分)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郭沫若有诗赞曰:“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朝代?(1分)
⑵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事情?诗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2分)
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们这一行动的意义。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2分)
25、阅读下列图片(4分)
请回答:
⑴说出图1、图2的名称及其出现的朝代。(1分)
⑵图1有什么历史地位 (1分)
⑶这种纸币有什么优点?(1分)
⑷图1和图2的出现反映了宋代的什么历史现象?(1分)
26、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1分)
⑵材料二中的现象出现于何时?(1分)
⑶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1分)
⑷想一想,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BCDA 6~10 DDBDA 11~15 AACBC 16~20 CBCDA
二、非选择题
21、⑴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⑵洛阳 涿郡 余杭 ⑶通济渠 邗沟 ⑷不是 隋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
22、⑴“以古为镜”是指要吸取朝代兴旺的教训;“以人为镜”就是指要善于听取大臣的进谏。⑵这使唐太宗能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⑶“载舟”: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等。(任答二个即可);“覆舟”:周幽王、秦二世、隋炀帝等。
23、⑴唐朝与吐蕃 ⑵文成公主入吐蕃,为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⑶开明的民族政策。羁縻州。
24、⑴玄奘。唐朝。⑵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讲授佛经、介绍中国唐朝的医药、建筑、书法、绘画等知识。⑶他们的所作所为促进了我国对佛学的研究,对中印、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言之有理即可)学习他们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5、⑴图1:交子,北宋;图2:会子,南宋。⑵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⑶携带方便,便于流通。⑷商业的繁荣。
26、⑴苏州、湖州。水稻。⑵两宋时期 ⑶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经济已经超出北方。⑷南方战乱少;许多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好,统治者重视。
图1
图2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