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4 灯笼 (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4 灯笼 (共5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2: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第一单元
4* 灯 笼
目录
名师导学
01
名师导读
02
名师导练
03
课外技法专练
04
群文阅读推荐
05
语文 要素 理解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由“表达”和“方式”合成。“表达”即“表示思想和情感”, “方式”是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
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表达方式
1.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进行的叙说和交代。
名师导学
语文 要素 2.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3.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续表
语文 要素 4.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就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5.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续表
一课 一法 【文本链接】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
第1段:先议后叙——“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是议论,接着的“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是叙述。
第2段:先叙后议——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影像,最后的“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是议论。
续表
一课 一法 【议论的作用】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先叙后议——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的“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议论。
【议论的作用】“静穆”写出了环境的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
续表
一课 一法 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抒情的作用】抒发情感,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充满豪情。最后一段:“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议论。
【议论的作用】抒情明志, 鲜明地表达抗敌卫国的感情。
续表
技法 点晴 如何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把握关键句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议论:
1. 记叙文中的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能点明主旨,深化主题,使文章的感情升华,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续表
技法 点晴 3. 记叙文中的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主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记叙文中的抒情:
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续表
作者 简介 吴伯箫,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的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作者所写的都是人们生活中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事物,这些平常的事物寄寓了作者特殊的感情。作者还善于运用丰富的历史和生活的知识,展开广泛的联想、周密的铺排,让文章读起来有充实、开阔的感觉。
1. 背景解读
名师导读
写作 背景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这个时期,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吴伯箫这一时期的散文,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乡土的深情眷恋,对现实的不满,也透露出人民被压抑着的愤怒情绪,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续表
2. 内容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理清文脉)
作者以“灯笼”为线索,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又想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烈事迹,表达了对国家、社会的担当精神。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话说灯笼,欣喜向往
提着灯笼,祖父夜行
夜跑龙灯,欢闹元宵
想象宫灯,追忆历史
挑灯看剑,保家卫国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zhēng sòng ( )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lǐng yù( )的。
(2)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ò xuán( )着的情事。
(3)那种xī xī rán( )庭院的jìnɡ mù( ),是一辈子sī mù( )着的。
人情世故
争讼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领域
斡旋
熙熙然
静穆
思慕
(4)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便深深感到chàng wǎng( )。
(5)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qiāng rán( )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
(6)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tuì sè( )了。
(7)假定是nuǎn róng róng( )的春宵……意味应是深长的。
怅惘
锵然
褪色
暖融融
(8)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mǎ qián zú( )。
(9)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liáo yuán( )的一把烈火!
马前卒
燎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回忆里永远不褪色的日记, 你是我生命中永远欢唱的赞歌!
B. 他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远离故土只为续写使命传奇,为了达成和平,他游刃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边缘。
C.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要距离书本一尺远。
D. 我说你到底没有磨炼过,所以这些人情世故一点也不懂。
C
【解析】“正襟危坐”意为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为“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加上“的服务”)
D
【解析】可删去“报告和”或“和讲座”。
D.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调位置)
4. (新题型)北京冬奥,惊艳全球。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板一:浪漫奥运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
(1)任务一:学校想挑选两幅书法作品作为展厅的匾额,已选中了一幅,请你根据“书体一致”的原则,从备选书法作品中再挑选一幅,将字母序号及其书体填写在横线上。
选中作品:
现选作品:选项_________,书体_________行书。
C
行书
备选作品:
【解析】两幅作品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不作停顿和回锋,笔画有相连之处,字体为行书;A笔画平正、结体整齐,是楷书;B是草书。
◆展板二:科技奥运
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
(2)任务二:展板两边计划写一副对联。小逸同学已经拟写了上联,请你补写下联。
上联:科技助力迎奥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添彩创新篇
5.名著阅读训练。
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是《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现摘录《傅雷家书》经典语段供大家欣赏:
①“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②“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③“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④“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傅雷通过书信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面对情感的挫折。
傅雷知识渊博,情感丰富,细心周到,慈爱,理解孩子,能与孩子坦诚相待。
6.(新题型)某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为滋养学生心灵,传承中华美德,学校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
(1)活动现场需要悬挂标语,有同学写好了上句,请你完成下句。
上句: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特训
汇报活动滋养学生心灵
(2)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一个采访问题。
采 访 提 纲
时间、地点 5月28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活动中让您印象最深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觉得本次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
课内精读
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
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⑤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
⑥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⑦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7. 第①段描写了“我”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分析段落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
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
下文叙述“我”喜爱灯笼进行铺垫。
8. 结合文章,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6分)【理解句子含义】
(1)“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单独成段,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提示读者又叙一事;在内容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我”对母亲的回忆。
此句引用典故,写出了历史上名将保家卫国的担当。
9.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说说文章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品味文章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热烈地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这些将军的事迹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自己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课外技法专练 ——把握关键语句的作用
潞 安 城
吴伯箫
①到长治了。在去年冬季第一个冷天里,我们到了这太行山晋东南的第一座大城。
②一行五人,用了总部两匹日本俘虏马,驮着行李,走了大半天的工夫。在路上刺骨的冷风里并没耽误了我们想:这劫后的长治城到底是怎样的呢?探听着,热烈地希望着,有访问一位受伤的将军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
③进城门,是这样一张告示:值此非常时期,凡我军政民等,均宜黎明早起,振刷精神,加强抗战力量。……兹将午炮改为每日早六点施放,作为醒炮……一律闻炮起床。
④看来旧的是在破坏着,新的在建造当中——长治城第一个印象是这样的。
⑤夜里,我们住的是“皇军”第十四师团长下野将军同他的部下住过的一个院子,三间出厦的大厅,有好床、好木器,还有战地很稀罕的沙发椅。这是当初高等法院
的遗物,今春日本人来霸占了三个月,临走仓促,没来得及焚毁,才留给了我们。现在正是工作团黄部长的住室。时间相去八个月,我们在晋东南已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建立了很广大很坚固的抗日根据地了。下野将军怕早已“下野”了吧?他带领的那一群“皇军”,自杀了的,逃亡了的,投降了的,被我们灵活的战略战术歼灭了的,怕也剩得寥寥无几、溃不成军了吧。在这严寒的时候,外边正飘着鹅毛大雪,那些远离了海洋里温和的岛国,抛弃了父母妻子被法西斯军阀欺骗了来跋涉
在华北战场上送死的弟兄们也算够辛苦了。我们屋里却很煦暖,烘烘的炉火旺盛地燃烧着,像春天一样。
⑥黄部长从容地微笑着告诉我:“你看,那铁丝纱窗还是下野他们安的,总算很细心;可是不等我们兵临城下,他却早已偷偷地坐飞机溜了。胆子却并不大!——再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再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句话他说得最有把握,因为他是我们的民运部长,从他手上建造着抗战的人的长城、人的堡垒。名字恰巧又叫做黄镇。说完这句话,他拿一柄日本型的指挥刀来拨了
一下炉火。这指挥刀是胜利品无疑,不知是否就是下野的一柄?我却觉得仿佛是黄部长亲手从下野手里缴获了来的。
⑦这院落属高等法院,局势很雄伟,是从前潞安府的府台衙门。
⑧长治是古时的潞安,也就是更古的时候的上党。法院前的大门是古时的上党门,门楼与太行山的山顶齐高,当初建城时是费过相当的苦心的。门的左右各有碉楼一座,一题“风动”,一题“云驰”;去年刚刚翻修了,丹垩彩绘还是新的,极尽威严壮丽之致。
⑨法院后边的德风亭是古迹。亭前一株高高的挺拔的翠柏,亭后一株屈曲苍劲的垂槐,几方花坛,几幢碑记,很显出它的深秀。立在垂槐的左侧,东望太行山上的积雪,遥想虹梯关与玉峡关的险阻,百里外青山的峻秀,再俯视脚下拆毁了的城墙,与紧接了城墙为厚雪所掩盖所抚育的蔚林沃野,倒很容易激发人一股爱河山爱国家的赤诚。是啊,自由的人也许感觉不到自由是幸福,等到自由人做了奴隶的时候,那才知道自由的确是可贵的。
光复了的城池,也才容易使人想到它过去的繁荣与沦陷时的悲惨啊。
⑩宋朝陆登守潞州,金兀术大军来犯,眼看城告不守,陆登遂拔剑自刎。金兀术入城搜获了陆登襁褓中的幼子陆文龙,养为义子。后来长大了,演为八大锤,王佐断臂说书,陆文龙醒悟了,才替父亲报仇。——传说这法院大堂正中的一块方石头下边还埋过陆登的盔甲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石头的确有那么一块。
(选自《吴伯箫散文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城门告示督促军政民等早起,是我军振奋抗战精神的新举措。
B. 第⑧段写“丹垩彩绘还是新的”,暗示潞安城墙古迹未遭破坏。
C. 第⑨段中的描写情景交融,其景象峻秀壮丽,其情感激越高昂。
D. 文章见闻与思考交织,现实与历史错叠,丰富厚重,形散神聚。
B
【解析】第⑧段写“丹垩彩绘还是新的”,说明光复后的长治立即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工作。“暗示潞安城墙古迹未遭破坏”的说法是错误的。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6分)
(1)探听着,热烈地希望着,有访问一位受伤的将军的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赏析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劫后的长治城比作“受伤的将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治城刚强不屈的威武形象,同时表达出作者对它遭受劫难的心痛,对它重获新生的崇敬之情。
(2)光复了的城池,也才容易使人想到它过去的繁荣与沦陷时的悲惨啊。(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光复与沦陷,突出抗战的意义,提醒人们要倍加珍惜重获的自由,要坚决捍卫民族的自由和尊严。
3. 文章第⑤段中,作者用较多笔墨写想象,试简要分析想象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较多笔墨写想象中日本侵略者战败的下场,嘲弄敌人的丑态与失败,揭露法西斯军阀的侵略本质和欺骗行径;补充了这段经历,拓展了叙述时空,丰富了文章内容。
4. 《潞安城》与课文《灯笼》的叙述有相同之处,二者都引述历史故事来丰富文章的文化意蕴。本文结尾写陆文龙替父报仇的故事,试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3分)【关键语段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以这个故事结尾,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反抗入侵的传统,表现了我国军民有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信念。
群文阅读推荐
阅读意图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阅读练习推荐
相同主题 《灯笼》 (朱成玉) 体会感情:赞美善良憨厚,手艺高超的父亲。 《父亲的车》
相同风格 《灯笼》 (陈忠实) 文体特点:小说情节围绕田成山打灯笼“找真理”展开,同时标题有象征意味。
不同文体 《飘逝的风筝》(徐国平) 线索作用:以“物”为线索组织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