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基础达标
1.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 )
A.中国人 B.汉人
C.华人 D.唐人
2.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 )
A.唐高祖时 B.唐太宗时
C.唐高宗时 D.唐玄宗时
3.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能力提升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不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
A.贞观年间,遣唐使达十多批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
2.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西游记》
C.《徐霞客游记》 D.《大唐西域记》
3.下列事件不属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
B.贞观年间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
C.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
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就是历史见证
4.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5.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他们通过唐朝的册封
6.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记》
(1)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什么样的国家?
?
(2)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拓展探究
1.读下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
(1)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哪些交往比较频繁?试举例说明之。
(2)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2.右图是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座像。他是鉴真逝世前,他的弟子们给他塑造的这尊座像,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被日本政府视为“国宝”,1980年4月,曾回国“探亲”,受到中国人民欢迎。由此可以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鉴真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鉴真与玄奘有何共同之处?
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使臣、富贾、学者、僧人往来众,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的两句诗来形容是非常确切的。你知道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填写在下面的方框这。并和同学们议一议:你认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课前导学
【学习目标 】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理解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原因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封建时代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的对外开放的区别。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通读教材,标划知识点,并解决以下问题:
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
2.中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
4.日本从 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
5.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
7.天竺就是现在的 。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 》一书
二、课堂助学
1.合作探究
(1)组内、组际交流。
(2)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3)你觉得吴承恩的《西游记》描述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唐僧取经”故事中,哪些人物是实有其人?哪些人物是虚构的,和历史史实不符?
(4)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
2.拓展延伸
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在中外交流史上名垂青史的人物,试列举一二作一简要叙述。
3.系统总结
三、课堂巩固
1.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
C、 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2.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3.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4.__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
5.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的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6.唐朝时称印度半岛为
A印度 B波斯 C高丽 D天竺
7.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8.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
四、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课程标准】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主要史实:①唐朝的民族政策。②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③吐蕃统一。④文成公主入藏。⑤汉蕃“和同为一家”。⑥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2、了解主要历史人物。
能力目标:
1、收集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彝族、白族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比较分析资料的能力。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有关故事。
2、动手设计少数民族方位图,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空间概念。
3、讲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4、分析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归纳唐朝民族关系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5、编写文成公主入藏小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6、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识政府开明的政策,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保证。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发展。
3、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友好关系,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典范。其开放的民族政策是今天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财富。
【教学过程】
导入:
提问:吴承恩的《西游记》实际上是以哪一个历史故事为题材写成的?《西游记》以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的故事为题材写成的。
一、对外友好往来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学生讲解从哪些城市出发,经过哪些路线,到达哪些国家:从洛阳、长安出发向西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天竺、波斯、拂菻、大食,向东可以到达新罗;从广州出发,走海路可以到达东南亚各国、天竺,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从扬州出发可以到达日本。
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相当频繁,与唐朝有贸易往来的包括亚非欧七十多个国家。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云集世界各国人士,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的情况。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由学生列举唐朝与日本的来与往:
1、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想一想:遣唐使来唐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从哪里可以反映出来?
——学习唐朝的文化。(从遣唐使的人员构成和遣唐使回国带回大量的书籍可以反映出来)
同时,使团对唐朝的赠品(珍珠、绢、琥珀、玛瑙),和唐朝的回礼(高级丝织品、瓷器、乐器、文化典籍),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鉴真东渡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3年,东渡成功。
(通过鉴真的感人经历,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鉴真的六次东渡,传为中日交往的一段美谈。郭沫若称赞鉴真东渡:“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学生解释郭沫若赞美鉴真的诗句,并用事例说明。
舍己为人传道艺:鉴真把唐朝的建筑、医药等道艺传到了日本。在鉴真主持设计建造的日本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在唐招提寺内保存的鉴真坐像也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提问:日本政府为什么要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表明这坐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鉴真坐像是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日本政府把它定为国宝,表示对鉴真的尊崇和对中日友谊的珍视。
“唐风洋溢奈良城”——说明通过日本与唐朝频繁的友好往来,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列举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制度、建筑、钱币和文字、茶道、服装、坐姿。
例如在建筑方面:(出示日本平城京和唐长安城的对比图)两幅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都有朱雀大街,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中央。
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总结:唐朝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日本与唐朝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积极地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与新罗友好往来的情况。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略讲)
新罗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新罗与中国毗邻,所以两者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新罗商人给唐朝带来牛、马、人参等,从唐朝带回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和书籍。
同时唐朝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也很深远。如韩国的国旗,韩国的国旗被称为太极旗,是以儒教及道教的思想为基础而绘制的;韩国的文字是在中文的基础上创造的。
刚才我们讲了日本、新罗在与唐朝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学习唐朝的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同时,唐朝也不忘学习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充实自己。
学生举例:朝鲜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游取经。
四、玄奘西游
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了解玄奘西游的经历。
玄奘取经回来后,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后来,考古工作者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找到了那烂陀寺的遗址。
小结:略
作业: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课件36张PPT。复习提问1、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2、吐蕃是哪个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什么地方?
何时谁统一的?定都哪里?
3、唐朝与吐蕃关系如何?并举例证明。
4、文成公主入吐蕃有什么意义?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阅读课文第一段,概括总结唐朝对外
交往情况如何?有哪些表现?
对外交往活跃(1)交往范围广,与亚洲、非洲欧洲都有往来(2)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和长期居住(3)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外贸活动频繁(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
人为“唐人”。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朝鲜半岛印度半岛伊朗阿拉伯半岛(东罗马帝国)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试 一试长安拂菻职贡图游唐人街 话唐声望洛杉矶唐人街伦敦唐人街巴黎唐人街 (1)它是华人的经贸中心,许多叱咤风云的华人企业家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2)它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摇篮,那里既有华人社团,又有华文学校和华文报刊;(3)也是中外交流的窗口,外国人通过这里了解中国,中国的经济文化也通过这里走向世界。总之一句话,唐人街的历史就是海外华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功德史和发展史。
游唐人街 话唐声望二、与日本的交往 阅读课文第29—30页,概括总结日本
与中国的交往。与日本的交往1派遣唐使来中国,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2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保留唐人的某些风尚。3唐玄宗时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的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了自己的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是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日本文字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中国文字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日本都城平城京和唐朝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相似之处?唐朝开元通宝1。这两种钱币有何相同之处?
2。你还能举出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比一比
找一找
想一想:?日本和同开弥唐代仕女日本和服唐代斗茶
日本茶道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鉴真六次东渡概况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为日本著名古寺。由鉴真及其弟子设计、建造、完成。整个建筑深受中国盛唐建筑风格影响。大明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是扬州最著名的古刹。扬州大明寺内有鉴真纪念堂和鉴真坐像。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唐与新罗的交往阅读教材P31概括总结,唐与新罗的交往唐与新罗的交往1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2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4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四、玄奘西游 阅读课文P31第二三段,概括总结玄奘对
中国与天竺交往作出了哪些贡献?1贞观(唐太宗时)年间,前往天竺,学习天竺佛教文化。
2回国后翻译佛经,传播佛教文化。
3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玄奘,名陈袆(huī),
河南偃师人。
13岁出家,法名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627年,从长安出发。
628年,到达天竺西北部《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国家安定统一?
2、经济文化繁荣
3、对外开放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活动探究: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 )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练习B“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练习A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D练习 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练习C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④ 练习A
一试身手准确点击: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唐朝时期中日友好的使者是 ( )
A、玄奘 B、鉴真 C、僧一行 D、戒日王2、唐朝时期对外贸易频繁,在输出大量中国特产的同
时也有大量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其中占首位的( )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大食BB 一试身手对比异同: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 史上的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一下两件
事的异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僧 人
僧 人日 本
天 竺结 伴
独 行在日本逝世
归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