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五节
制作人:遂宁大英县 周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教学难点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站在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 站在南极点,周围每个方向都朝 。
自西向东
亚洲
南极洲
逆
顺
南
北
北冰洋
1.世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从北极俯视呈 时针旋转; 从南极仰视呈 时针旋转。
4.“北半球的寒极”指俄罗斯的 ; “世界的寒极”指 。
奥依米亚康
南极洲
极地地区包括: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南极地区:指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北极地区图
1、标出自转方向。
2、描绘北极圈,找出范围、重要的地理事物:
黄河站
俄罗斯
美国
加拿大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大陆和岛屿环绕。
亚洲
北 美 洲
欧 洲
读P46页图7-5-1
北极圈穿过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北 冰 洋
3、经度位置:跨360°经度
跨360°经度
读P47页图7-5-2
1.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描绘南极圈,找出南极半岛,找出南美洲,找出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
▲
■
■
3.找出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南极圈外)、中山站、昆仑站
4.找出南极地区拥有的主要矿产资源是哪三样?
▲
大
西
洋
印
度
洋
太
平
洋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铁、煤、石油
南美洲
南极半岛
洲名 平均海拔(米)
亚州 900
非洲 750
欧洲 300
北美洲 700
南美洲 600
大洋洲 340
南极洲 2350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 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川平均厚度2000米)
南极地区的地形特征——冰雪高原
南 极 高 原
罗斯海
威德尔海
太 平 洋
大西洋
印 度 洋
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盖平均厚度为2000米,最厚的地方4800米。总贮冰量为2800万立方千米,也就是说,地球上的90%的冰雪集中在南极,72%的淡水储存在南极。因此,南极最丰富的资源是淡水。
冰雪高原、白色荒漠
冰雪高原
冰雪高原
世界上最大冰库
体积占世界冰总体积的90%;
南极洲的冰如果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将升高50~70米。(全球的城市几乎淹没)
冰雪高原、白色荒漠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的寒极,1983年7月31日,俄罗斯东方站观测到-89.2℃。在这样的温度下,钢板都会摔裂,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泼出后,落到地面就变成冰了。
(因酷寒,南极无常住居民,极昼季节时有科考人员)
南极:“寒极”--酷寒
南极:“白色沙漠”--干燥;烈风
原因: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但蒸发量更少,为湿润地区。但由于降水以固体形式为主,升华少,空气中水汽含量很少,所以非常干燥。
南极洲为什么被称为“白色沙漠”?猜想一下从这个方面来说科考队员在南极最应该注意什么呢 ?
答: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人,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南极大陆是白色的沙漠。年平均降水为30~50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
中山站
酷寒
干燥
烈风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30°C,极端气温达
-88°C以下;被称为世界的“寒极”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mm,被称为“白色荒漠”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 /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是世界上风速最大、最强劲的地区。(风库)
请同学们在教材48页文段中划上重要符号
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总结
固体淡水(占全球72%)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
海洋生物
南极的丰富自然资源
在南极洲发现煤矿,说明了什么?
同是在极圈以内,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为何会出现差异?为什么北极地区的温度较南极地区要高?
海陆差异、海拔高低、洋流、北极极夜稍短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但气候却不像南极地区那么酷寒。年平均降水量在100-300毫米,比南极50毫米的年降水量大得多。且北冰洋北美洲沿岸有常住居民--因纽物人,以捕鱼、狞猎为生。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
▲北极与南极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北极北冰洋北美洲沿岸有常住居民-土著居民。人主要的土著居民是属于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以狩猪和捕鱼为生,属原始农业阶段。
因纽特人的房屋:雪屋
北极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北极地区图
标出自转方向,找出范围、重要的地理事物:
黄河站
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 2004年7月28日成立。
俄罗斯
美国
加拿大
北极地区图
黄河站
160 E
20 W
平分东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黄河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黄河站建成的意义:
①不仅为我国北极地区科学考察提供了前沿阵地,
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能力,
③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北冰洋的主要特征
1)世界上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的大洋。
2)是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3)大陆架面积辽阔。
4)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岛屿数量仅次于太平洋,
其中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
北冰洋
比较项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纬度范围
海陆分布
气候特征
代表动物
自然资源
中国科考站及科考时间
南纬66.50以南
北纬66.50以北
中间南极洲(冰雪高原)周围三大洋
中间北冰洋(终年冰封)周围三大洲
气温降水和风速 远不如南极严酷
酷寒(世界寒极)干燥(白色沙漠)烈风(风库)
企鹅
北极熊
自然资源“大仓库” (固体淡水,煤、铁 、石油,海洋生物) 原始自然环境(天然实验室)
石油 天然气 煤 铁
黄河站 南半球夏季时,北极极昼暖季时期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北半球冬季时南极极昼暖季时期
南极的暖季
暖季:11月~次年3月,主要出现在南极圈附近
帝企鹅是唯一在南极大陆生息并繁衍后代的企鹅,它是南极大陆真正的主人。帝企鹅是最能适应寒冷的鸟类,同时它还是潜水冠军,潜水深度最大可达265米,最长时间为18分钟。
两极的主人-企鹅、北极熊
企鹅
北极熊
冰上作业
收集陨石
气象观测
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
多少年来,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奇特的自然景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目光,成为科研领域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1985年2月20日
西极洲乔治王岛
62°13′S
58°58′W
1989年2月26日
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
69°22′S
76°22′E
2009年1月27日
南极内陆
80°25′S
77°06′E
最佳考察时间?
每年11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国三大科考站
极地保护在行动
1.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海冰消融;海平面升高,极地生物受到危害,沿海城市受到威胁。
2.南极上空臭氧层这空洞加大。
3.燃油泄露、人类对极地动物过度捕杀。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等。1959年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
图从1981年到1999年间的南极上空臭氧层变化图谱(一般每年的9~11月,空洞达到最大面积)。图中,臭氧密度越高的地方,颜色越红;反之,臭氧密度越低的地方,颜色越蓝,表示厚度变薄或有空洞
目前南极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带来什么危害?
臭氧层空洞。
大量使用制冷设备,排放出大量氯氟烃破坏臭氧所造成。
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两极地区
位置
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范围
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及其周边海洋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核心,包括周边沿岸陆地
自然环境
气候
特有动物
南极地区
酷寒--冰雪高原
干燥--白色沙漠
烈风--风 库
北极地区:温度不像南极酷寒,但降水比南极多
南极地区:企鹅
北极地区:北极熊
练
一
练
判断一下下列各点的方向:
A点在B点的________
D点在C点的________
B点在C点的________
A
B
C
D
北方
东方
西南方
1.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B.两极地区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我国只在南极地区建有两个科考站
D.两极地区是指极圈以内的广大区域
D
C
3.站在北极极点上,四周都是( )
A . 西方 B . 东方
C . 南方 D . 北方
4 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北冰洋
C
C
5.到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期是 ( )
A.每年4—10月 B. 每年8月—12月
C.每年1—6月 D.每年11月—次年3月
6.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极地区就是指的南极洲
B.北极地区不如南极冷,最热月气温在0℃ 以上
C.北极地区的降水普遍比南极地区低得多
D.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
D
D
2015年3月修改更新此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