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郴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22:03:28

文档简介

郴州市2022年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
1.C(“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错,原文是“应当进一步把
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
养。”)
2.D(选项仅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齐全,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
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
3.C(ABD项均能印证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C项警示人民勿忘历史。)
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重点论述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主要
从三个角度来解说。(2分)
②材料二重点论述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以及文化自信的根源:丰厚的文化底蕴。(2分)
评分细则:4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进行归纳阐述。
5.参考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
特的精神标识。
②“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
性。
③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努力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评分细则:4分。“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围绕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答:“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围绕对中华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答:两者的关系是文化发展的继
承性和创新性。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6.B(“绝望”理解错误,苏原虽然经历磨难,内心情感复杂,文中提及他觉悟到“这是一条神
奇之路,是一条铺满光明的道路”还是可以看出他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7.C(“倒叙”错误,应该是插叙。)
8.参考答案:
①胆大心细,机智勇敢。苏原伪装成“汉奸”,身处敌营,能够把握时机,秘密传递情报,
高二语文答案第1页(共6页)》
冒着风险把情报放在树洞,传递情报。
②棋艺高超,技高一等。从敌人北野的角度写,苏原使北野对原先的棋手失去兴趣,要
他随部队行动,陪自己下棋
③勇敢无畏,大义凛然。苏原表面上选择了做“汉奸”,但是秘密加入了“生命通道”计
划,拯救同胞,哪怕献出生命也憧憬光明。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①塑造的人物真实,没有以阶级来区别人物,人物也没有脸谱化。苏原是抗日队伍中机
智勇敢的情报人员的代表,高田代表着爱好和平,尊重生命的日本友人,真实可信。北野哪
怕是反派人物,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情节设计符合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他身处险境却英勇无畏,面对摆脱“汉奸”和继
续潜伏也曾有过矛盾心理:北野酷爱下棋,要苏原随部队行动,从而也得以苏原有机会实施
“生命的通道”的计划,合理可信。
③战争的环境描写真实客观。北野部队东进,村民逃跑,敌我双方对峙的场景描写冷峻
客观,紧张的氛围烘托出战争的残酷。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11.A(文中的“端”是指“方面”,而《孟子》中“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才是“萌芽、发
端”。)
12.D(太绝对,也曲解原文。不是“只要…就…”,而是“虽然…但…”。)
13.参考答案:
(1)势单力孤,那么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而挟持自已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
牢固。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势”“切”“把持”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
(2)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
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忽微”“溺”“独”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即可。
14.参考答案:
原因:君王宠信宦官,疏远贤才,导致宦官专权。
目的:警告后世君王不要渐积养祸。
高二语文答案第2页(共6页)》郴州市2022年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二语文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道小
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
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
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
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
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
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
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
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
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
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
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
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
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
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
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盖繁荣的
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
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
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雏方
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可以说,我
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
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
(选摘自王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节日热、文物热、博物馆热持续升
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
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主要表现
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
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
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十年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国
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常敬、从精神深处认同,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
化新辉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
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
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同时创新创造赋予文化新的生
命力,让文化更具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
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
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