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课 题 2 溶 解 度
第九单元 溶 液
走近生活
1、在一杯水中,蔗糖、食盐能无限制地溶解吗?
2、家中的汤咸了、淡了,你有处理办法吗?
20mL水 加5gNaCl 搅拌 再加5gNaCl 再加15mL水
注意:玻璃棒搅拌尽量不要碰到烧杯内壁和烧杯底部。
【实验9-5】探究在室温下,溶质溶解质量随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探究
以不发出声音为准!
P33
20mL水 加5gNaCl 搅拌 再加5gNaCl 再加15mL水
【实验9-5】探究在室温下,溶质溶解质量随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探究
P33
操作 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加1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固体全部溶解
部分固体不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①可溶性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②溶质溶解的质量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再加15mL水,氯化钠溶解说明了什么?
20mL水 加 5gKNO3 搅拌溶解 再加5g KNO3 加热 又再加5gKNO3
【实验9-6】探究溶质在定量溶剂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冷却
测温度:T1:20mL水
T2 :加热完全溶解时温度
T3:冷却析出晶体后的温度
实验探究
P33
T1
T2
T3
操作 现象 结论
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固体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晶体析出
一定量的溶剂中,硝酸钾溶解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9-6】探究溶质在定量溶剂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升温)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地溶解。
升高温度,一定量溶剂中可以溶解更多的硝酸钾
降低温度,硝酸钾溶解能力降低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T ℃定量的水
不能再溶解该溶质
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定义:
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表述方法:…温度时…的饱和溶液
或…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
搅拌
部分溶解
继续加溶质
升温
至T1℃
T℃饱和溶液
T℃定量的水
T1℃不饱和溶液
练1. 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1)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 B C D
A
B
C
D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因此,表述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指明溶质。
如氯化钠饱和溶液、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取少量冷却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观察高锰酸钾能否溶解?
饱和硝酸钾溶液
1.如何验证某硝酸钾溶液已经达到饱和?
判断溶液饱和与否的方法:
交流讨论
①方法一: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时为饱和溶液。
②方法二: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溶解,则说明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则说明是不饱和溶液。
2.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加入溶质、 蒸发溶剂、 改变温度
加入硝酸钾、蒸发掉一些水、降低温度
3. 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交流讨论
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加溶剂、升高温度
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归纳整理:
注意:这里的“升温”和“降温”两种方法适合大多数固态溶质的溶液,对极少数固体(如:氢氧化钙)来说恰好相反.
记住
不饱和石灰水
饱和石灰水
降温
升温
4.如何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
交流讨论
蒸发溶剂结晶
蒸发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b、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溶液溅出;
c、不能蒸干,应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干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海水晒盐
海水
贮水池
蒸发池
结晶池
食盐
母液
氯化钠
多种化工原料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发溶剂
——海水晒盐
(苦卤)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实验回顾:
降温结晶
雪花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即为晶体。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
二.结晶
1、结晶的概念:
2、适用范围:
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把可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结晶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
适用于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
硫酸铜晶体
二.结晶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能力随温度的下降明显下降的物质,如硝酸钾、硫酸铜等。
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1.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3.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剂倒出一些。
4.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5.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依然是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这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可能不同.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溶液
不限条件粗略分
一定条件下分类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浓度大)
(浓度小)
食盐溶解
食盐的不饱和溶液
10毫升水
10毫升水
熟石灰不完全溶解
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0.2克熟石灰
2克食盐
1. 对于不同溶质来说,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2. 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稀溶液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注意:
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改变温度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C
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典例探究
练1:20℃时,往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加入5g食盐,加入食盐后的溶液中,质量不变的是( )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的质量 D.溶剂、溶质、溶液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
不包括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
D
不能再溶解食盐
【练2】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钾固体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蒸发一部分溶剂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用滴管吸出一部分溶液
D
【练习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
稀溶液
C.浓溶液在用水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练4】在温度为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稀溶液 B、含有100g溶剂的溶液
C、浓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
【练5】有t℃时NaCl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一些NaCl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C
【练6】在10℃时,25g水最多可溶解20gNaNO3,另一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40gNaNO3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其原因可能是( )
A.温度降低了 B.温度升高了
C.溶液质量相对增加了 D.溶质的质量相对减少
B
【练7】某同学做食盐溶于水的实验(温度保持在20℃)
第一步:称取16克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50毫升水,搅拌后食盐全溶解,得溶液A
第二步:向溶液A中添加3克食盐,充分搅拌,食盐部分溶解,经测定在烧杯底有溶解不了的食盐1克,得溶液B。
该同学制得的20℃的食盐溶液A是_____ 溶液,其质量是 克;溶液B是____ 溶液,其质量是 克
66
不饱和
饱和
68
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
影响因素:
实例:高锰酸钾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
碘易溶于汽油而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性能力的大小常用溶解度来表示
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多少无关
回顾碘、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的的溶解实验,思考:物质的溶解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10 ℃
40 ℃
氯化钠
硝酸钾
不行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这样行吗?
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氯化钠
硝酸钾
应该溶剂的量相同
不行
这样行吗?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20克水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这样行吗?
不行
定状态(达到饱和)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定温度
定溶剂的量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未说明的情况下通常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最大值)
单位:质量(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二
1.固体物质溶解度(通常用S表示)
注意: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包含上面四要素,否则将无意义。
P36
思考: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
钾的质量为31.6克;
20℃时,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
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你会判断吗?
(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A的溶解度是20克。( )
(2) 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3)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4)20℃ ,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饱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
×
×
√
理由:没有指明温度。
理由:没有说明水的量为100克。
理由:100克必须为溶剂水的质量,而不是溶液的质量。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将其关系代入下表:
1、在20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3g,则在200C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钾_______g可达到饱和。
练一练
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0℃
100 g
36 g
136 g
33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
.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不)溶
【P36 资料卡片】
20℃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一、列表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P36 表9-1
3、溶解度的表示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用横坐标表示温度。
探究:
根据表9-1提供的数据,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纸上绘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二、图象法
——溶解度曲线
P36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
.
.
.
.
.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3
31.6
20.9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
在绘制溶解度曲线上查出几种物质在25 ℃和85 ℃时的溶解度,填入37页的表格中
硝酸钾
溶解度\克
温度/℃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NH4NO3
KNO3
NaNO3
KCl
NaCl
硼酸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找一找25℃和85℃各物质的溶解度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观察下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
(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N
M
温度/℃
溶解度\克
t1
t2
0
●
b
●
a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
c
溶解度曲线含义
曲线下方的点:
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
形成饱和溶液
并有物质剩余。
10
20
曲线上的点:
表示物质在
该点所示温度
下的溶解度。
●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对比下图,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
②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典例探究
【练习1】如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D
联系生活实际: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三
思考1: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思考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压强
温度
1.气体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三
2、气体溶解度的意义:
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O2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O2
1标准大气压下,20℃时部分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一个比值,无单位。
3、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内因:气体的性质;
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三
【例4】你设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是( )
A. 升温增压 B. 升温减压
C. 降温增压 D. 降温减压
C
典例探究
【练习】下列几种物质:①硝酸钾、②熟石灰、
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
D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结晶
(1)蒸发溶剂结晶。
(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课堂小结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度
定量描述
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溶液饱和
④单位是克
易溶 、可溶 、 微溶 、 难(不)溶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温度)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
4.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 M点的含义是 。
(2)当温度为t1℃,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为 ,当温度为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
巩固练习
t2 C时,A和C物质溶解度相等
BAC
A
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B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钾
氯化钠
讨论: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混合溶液的
分离提纯
混合物
适量水
加热
KNO3热饱和溶液
降温
结晶
过滤
滤纸上:KNO3固体
滤液中:
大部分NaCl 少量KNO3
降温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讨论: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硝酸钾?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钾
氯化钠
固体溶解度曲线
从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情况
1、降温结晶
(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蒸发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练.上图是A、B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
(2)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的方法是
(3)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配制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温度
溶解度
A
B
0.01克
8克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