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5 22:45:02

文档简介

益阳市2022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修锌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
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立其诚”可以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名实一致,即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二是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三是
r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
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
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
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
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
“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
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
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心g
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

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
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
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
锌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
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
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
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
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高二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益阳市 2022 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 语文参考答案
1.B(3 分)(解析:B 项,“诚”不是道家追求的境界,是儒家。)
2.A(3 分)(解析:A 项“唯心主义”应该是“唯物主义”。)
3.B(3 分)(解析:B项的意思是人的天性本来就是小 。如果没有老师教导,没有法
度约束,就只会看到财利罢了。)
4.(4 分)①论证结构上:总分总(或层进式)。首先提出观点,接着从哲学和科学的
角度引用理论论证观点,最后阐明“修辞立其诚”的必要性,强调其现实意义。(2 分)
②论证方法上:引用论证,如引用《管子》中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
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其他引用也可)(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5.(4 分)①媒体要“修辞立其诚”,其标题、言辞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表达自己的
真实思想,坚持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2 分)
②个人(网民)要做到“修辞立其诚”,为人要“真”,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言行;应当保
持一颗怜悯心,善待他人。(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6.B(3 分)(解析:B 塑造的不是作者的形象,而是圣地亚哥的形象。)
7.D(3 分)(解析:D“大量人物对话”错误,文中主要是人物独白。)
8.(6 分)①圣地亚哥是一名“失败”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钓到一
条大马林鱼之后,不断与鲨鱼搏斗,终免不了只剩下半条鱼。(3 分)
②圣地亚哥是一名永不言败的硬汉。多次与鲨鱼搏斗,即使没有食物,手抽筋也不放弃。
在茫茫大海上,凭借其坚强刚毅与大自然抗争,不向命运低头。(3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9.(6分)①《老人与海》标题简洁、凝炼。能简明扼要叙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
表现永不言败的精神;(2分)
②内容真实可信,小说围绕圣地亚哥与鲨鱼的搏斗展开;(2 分)
③语言通俗准确。面向社会大众,避免使用过多描写手法,没有华丽的词藻,叙述直截
了当。(2 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10.B(3 分)(解析: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
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11.A(3 分)(选文中“当察乱何自起”的“当”,通“尝”,尝试。)
12.A(3 分)(首段没有运用假设论证。)
13.(8 分)(1)儿子爱自己,不爱父亲,因此使父亲受损失而自己得利。
(得分点:自爱,宾语前置,1 分;亏:使受损,1 分;句意 2 分)
(2)所以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怎么能不禁绝仇恨而勉励亲爱呢?
(得分点:恶:怎么,1分;劝,勉励,1 分;句意 2 分)
14.(3 分)兼爱的主要观点是: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1 分)兼爱,即尽爱、
俱爱,不分民族、阶级、亲疏、住地、人己、主仆等差别,包括过去和未来的一切人,是最
为普遍深刻的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2分)
15.C(3 分)(C项中“不包括作者”表述错误,“行人”是词人的化身,还有像词人一
样遭遇的人。)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16.(6 分)①墙外的行人听到墙里的佳人的笑声后,心绪难平;(2 分)
②行人是词人的化身,被贬异地,借此春景,感怀身世;(2 分)
③佳人可理解为美人,即君王,行人与佳人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与联想,表现出词人对
宦海沉浮的悲叹。(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计分)
17.(6 分)(1)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18.(3 分)①格格不入 ②毫不相干 ③截然不同
(与三个成语意思相近的其他成语可酌情计分。)
19.C(3 分)(解析:文中的破折号与 ABD 项中的破折号均表示解释说明;C 项破折号表
总结上文。)
20.(6 分)(1)没有受到同等的“拒绝”
(2)由此看来
(3)会让你的思维打开
(每一点 2分,与示例相近的句子酌情计分。)
21.D(3 分)(原文中的“只是”表示限定某种情况或范围,相当于“仅仅是”,与 ABC
项的“只是”用法相同,D 项中的“只是”连接分句,表示轻微转折,相当于“不过”。)
22.(5 分)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2 分)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1 分)
楚国的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2 分)
23.(60 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被毁灭,可以死,但是精神、意
志不能被打败。
该作文从命题内容上侧重古为今用,也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这些源自
前人的思想财富。从任务类型上来看,这是一道言语类材料作文题,读懂所选经典语句,明
确审题立意非常重要。
首先要提醒学生,审题立意十分关键,不要脱离言语类材料的语境意或在曲解原意的基
础上搞“创新”,这样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伪创新”。譬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讲的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
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若将其故意歪曲为“见贤需思齐,而不需内自省”,说看到有德行的
人需要向他学习,但是不需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这就是刻意曲解,为辩证而辩证,为
质疑而质疑,达不到提升思辨能力的效果。
其次,要鼓励学生利用新时代的新素材写出新意。当今时代,网络信息铺天盖地,每天
都有大量关于好人好事、模范人物的报道。支撑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古人崇尚的道德观念必然
有共通之处。只要找准结合点,也可以视为一种创新。鼓励学生选取正面典型阐述经典语句
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对社会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甚至是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有破有立,
爱憎分明,既是作文的不二法门,也是做人的应有之义。
参考立意:
青年自胜铸华章
奋斗正强时,自胜争有为
见贤思齐,英姿绽放
思齐作桨,自省为帆
永不言败,宁折不弯
千磨万击还坚韧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