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故乡的“水墨画”走进课文:1、关于菱:
菱是江南的特产,太湖的红菱是菱中的
佳品,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甜爽
清香,味道甘美。菱可代粮,可作菜蔬,
还是抗癌的药用食物。2、关于水墨画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
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
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墨画,
黑与白色,但近代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
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按要求自读课文
1、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三遍,读通读顺。
2、认读生字,找出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3、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línɡ mǔ xīn qiā
菱 亩 馨 掐
zā zhuì xié ní
匝 缀 撷 弥
yì jǔ jué
溢 咀 嚼 jué(咀嚼)
嚼 jiáo(嚼舌根)
jiào(倒嚼)生字:菱、亩、缀、馨、掐、撷、咀 嚼近义词:
松散——散漫 鲜嫩——鲜美
馨香——芳香(芬芳)清香——幽香
诱惑——引诱 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反义词:散漫——集中 鲜嫩——腐烂
散漫:这里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
疏疏朗朗:稀疏而清晰。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密密匝匝:很稠密的样子。
馨香:指芳香。
嬉戏:游戏,玩耍。
采撷:采摘的意思。
弥漫:这里只被雾气充满。
诱惑:吸引,招引。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不行。
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头朝菱:第一批成熟的菱角。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故乡长满菱角
的池塘远看像大大小小的水墨画。第二部分:具体写故乡的“水墨画”,
从初春到中秋这一段时间让人感受无限
的美,无限的惬意。第三部分:照应开头,写“我”想象自己也
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1、课文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总2、本可分几大段来写?1、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
2、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 3、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 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散漫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 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走进课文:1、快速朗读课文: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具体描写故乡景色?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2、根据不同的季节故乡菱塘发生哪些变化?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黄梅后:池塘又有什么变化?
(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①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
②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
③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
④临近中秋:穿着各种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
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 ,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 采菱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 品菱 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充满而流出来)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 自主学习第5段
(1)“徜徉”是什么意思?
(2)说说本段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 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 独特 美丽做一做1.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带点词的妙处。2.我们的故乡有什么独特美丽的地方呢?小组议一议,再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故乡。 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总结﹣﹣﹣ 中心这篇课文以诗画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故乡
的池塘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
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