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6 06: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化县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地理
一、单选题(共50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记。下图为“天问一号”着陆器和“祝融号”巡视器在火星上的合影,表格为地球、火星主要特征值比较。据此完成1-2题。
与日平均距离 (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22℃ 23时56分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 0.01 –23℃ 24时37分 1.9年
1.下列关于“祝融号”巡视器在火星上的见闻,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面沙尘暴肆虐②天空多呈现出蔚蓝色③昼夜温差变化较大④表面有大量陨石坑分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干扰火星上的无人探测器向地球传输信号的是( )
A.火地距离 B.地面辐射 C.太阳活动 D.大气辐射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 C.鱼类 D.两栖类
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5.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爬行动物时代 B.被子植物时代 C.海生藻类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
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6-8题。
6.关于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内部放置测速仪,测出各深度速度变化
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两次明显突变
C.纵波在2900千米传播速度加快
D.横波在33千米速度变慢
7.在地下2000千米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之差约为( )
A.4千米/秒 B.6千米/秒 C.8千米/秒 D.13千米/秒
8.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是利用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到中部集热塔,塔内熔盐被加热,高温熔盐流入热熔盐罐中。当需要发电时,罐中的熔盐将水加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下图为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 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
C.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D.能量源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10.下列省市最适宜建设塔式光热电站的是( )
A.重庆市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上海市 D.海南省
11.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
A.选址更为灵活 B.受天气影响更小 C.夜间也可发电 D.对生态破坏更小
2021年12月11日,山西、内蒙古、北京等地天空出现了怪异的发光云带(见下图)。这是一种最稀有的云——夜光云。夜光云由冰晶颗粒散射太阳光而成,通常位于80~85千米的高空,薄如蝉翼。据此完成12-13题。
12.夜光云被称为最稀有的云,主要是由于( )
A.仅出现于高纬度 B.只出现于太阳活动极大年
C.形成于高层大气 D.持续时间短,不易观察
13.人们看到夜光云的时间,可能是11日的( )
A.黎明 B.中午 C.下午 D.午夜
下图示意某日高空等压面形态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空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日M、N两地中( )
A.M地气温更低 B.N地气温日较差更小
C.M地近地面空气密度更小 D.N地降水更多
SWAT模型是由美国农业部的农业研究中心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它可以结合流域内的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对流域水循环进行模拟,分析并预测如水量、水质、泥沙与杀虫剂的输移等多种水文物理化学过程。绿水流为实际蒸散发量、蓝水流为地表径流、壤中流以及地下径流之和,绿水储量为土壤含水量。图示意SWAT模型中的水文循环过程。据此完成16-18题。
16.若流域内的降水不变,而蓝水流与绿水流显著减少时,流域内( )
A.土壤含水量增多 B.地表径流量增多
C.地下径流量增多 D.水资源总量增多
17.导致流域内蓝水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增多 B.农业生产推广滴灌技术
C.河流变长导致流域变大 D.城市路面采用透水材料
18.为保障流域内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改良流域土壤结构 B.减少流域绿地面积
C.加强流域水源管理 D.减少上游地区用水
2019年3月1日,中国首个火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建成。柴达木盆地的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和排出油气。图A为红崖地区景观示意图,图B为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目前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9-20题。
19.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境内最像火星的地方,与火星类似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
①流水地貌为主②昼夜温差较大③大气主要成分④沙丘、砾石遍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和丙地的地形部位分别可能是( )
A.山脊、盆地 B.山谷、盆地 C.山脊、山地 D.山谷、山地
二、综合题(共50分)
2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十。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若此模式图表示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运行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表示地球公转轨道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此模式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结构,阴影部分为色球层,那么A层表示___________层,C层最常见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_。
(3)若此模式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为地幔,那么A层表示___________,曲线②代表的是___________界面。
(4)若此模式图表示地球大气层结构,曲线①为地面,那么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位于____________(在ABC中选填)层。
22.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位于____游;B位于____游;C位于____游。
(2)该河位于____半球,判断理由____。
(3)在A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B处河谷的成因是____,在C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___。
(4)如果B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____。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____处。理由____。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内某旅游达人来到伊朗中部的沙漠古城亚兹德,旅游达人对当地一奇特建筑感到好奇,当地人介绍该奇特建筑为“风塔”,是为室内通风降温设计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如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署中的阵阵清爽。
(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虚线处用箭头绘出白天气流的运动方向
(2)为什么白天“风塔”外面的热空气不会从门窗中进入室内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久冻土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永冻层(四季不化),上面是活动层。考察发现,冬季冻土活动层冻结、收缩、开裂,从水平方向看,地表被分割成了多边形网状,即多边形土(下图左);从垂直方向看,活动层和永冻层上部出现的裂隙中就会形成冰楔(下图右)。由于气温变化、大量积水或人们改变冻土环境等原因,导致冰楔融化,地面开始坍塌,热融湖塘开始出现,湖水吸热,传到周边,继续引起周边冰楔融化和下面冻土融化热融湖塘开始扩大,热融湖塘扩张以湖岸坍塌为主要形式。热融湖塘里的甲烷气泡上升过程中,被冰封住,形成美丽的冰泡湖。
(1)说明永久冻土区冰楔的形成过程。
(2)分析永久冻土区热融湖边出现“醉树(树木歪斜)”现象的原因。
(3)推测永久冻土区热融湖塘甲烷气泡的来源。
试卷第2页,共2页
【选择题】DCCBB BBCCB CCABC ADCDA
【综合题】
21.(1)①
(2) 日冕 黑子
(3) 地壳 古登堡
(4)A
22.(1) 上 中 下
(2) 北 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 A处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B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河流下切侵蚀成谷地 C处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
(4)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5) B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
(6)功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影响及问题。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23.(1)如下图
(2)室内的正中央是水池,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室外近地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因此水平气流应是从室内流向室外。
24.冬季地表冻结,土壤开裂形成裂隙;活动层融化,融水和降水顺裂隙下渗;水分到达永冻层后冻结形成冰楔。
(2)冻土活动层消融,土质松软;地下为永久冻土,树木根系较浅;热融湖湖岸坍塌,树木容易倒伏。
(3)热融湖水生植物在湖中生长,其有机体死亡、腐烂后转化为甲烷气体排放出来。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