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0 21: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告别“雅尔塔”回 忆
1、苏联成立于?
2、苏联政治经济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
1922.12.30高度集中为什么改革?(背景)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赫


夫 “小修小补”勃列日涅夫 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
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
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
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
不断积聚。 1985年,戈尔
巴乔夫担任新一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如何改革?经济上:加速发展战略 苏联食品短缺,人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政治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思想界混乱苏共领导地位及
中央政府的控制
力被弱化直接导致
苏联解体如何改革?想一想 戈尔巴乔夫改革有
哪些经验教训?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苏东剧变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1991年)“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21日)叶利钦掌权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1991年12月)进程 苏联解体对
世界局势产生了
哪些影响?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想一想: 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成员的苏联共产党毁于一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瓦解,这一现实令世界瞩目和震惊,并引起世人的议论和深思。听同学们想一想: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历史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外部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解 散 “华 约”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推倒柏林墙——两德合并波兰团结工会获胜立陶宛独立推倒柏林墙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苏 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
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济改革为何不成功?同年(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 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 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宣布独立 1991年8月19日清晨六
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
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
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
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
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
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八一九事件 这一事件
实质是苏联“传
统派”为了挽救
国家的完整和
统一,为了挽
救社会主义而
采取的一场政
变行动。俄罗斯联邦总统鲍里斯-叶利钦 叶利钦站在被包围的俄罗斯
议会大厦外面一辆坦克上演说。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宣布独立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独联体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三色旗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