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一二单元过关测试卷(二)
一、基础
1.抄写下面的字。
醋 褐 栖 腻 稠 侯 惧 匙 聊 盈
判断加点字的读音是否正确,全对的打“√”,有错的打“×”。
2.掺(cān)和 火炽(zhì) 朴实敦(dūn)厚 ( )
3.叛乱(pàn) 简陋(lòu) 焉(yān) 知非福 ( )
4.初旬 (xún) 机杼(zhù) 衣衫褴褛(lǒu) ( )
5.读拼音,写汉字。
fèi zhǎ qī
( )腾 ( )眼 ( )凉
tuó fàn fù
骆( ) 小( ) 倾( )
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优秀经典的古诗,一律都是出在唐朝。 ( )
7.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能够重见天日。 ( )
8.老师表扬了我一顿,我心平气和得说不出话来。 ( )
9.洪水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 )
按要求写句子。
10.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你成绩好。你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
11.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请用修改符号在答卷原句上修改)
12.请从“恰好”和“万不得已”中选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八百万吨和三百万吨,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五百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即使保守推算,每年至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天有一万人因饥饿丧生,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
13.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二可知,我国餐饮浪费严重。
B.全球每年浪费的粮食是粮食总量的十分之一。
C.全球每年有不少人因饥饿丧生。
D.两则材料的目的都是号召人们要珍惜粮食。
14.小华的爸爸最近要请客,他认为,请客就是要让餐桌上的菜剩得越多越有面子。假如你是小华,你会怎么劝诫爸爸?
二、积累
判断词语书写是否正确,全部正确的打“√”,有错的打“×”。
15.展览 闲熟 染缸 栽然不同 ( )
16.彩绘 元宵 板粟 野马脱僵 ( )
17.轿车 蜡肉 搅和 哄堂大笑 ( )
18.书籍 栅栏 肿胀 干果蜜饯 ( )
19.下列诗句跟原句相符的一项是( )
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衷。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候家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
20.补充句子。
(1)听君一席话, 。
(2) ,万物生光辉。
(3)近水知鱼性, 。
三、阅读古诗,完成问题。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1.品读本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的诗人是王建,他的汉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B.“尽“是“都”的意思,形容望月的人很多。
C.诗的一、二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
D.“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其中一个“落”字,新颖妥帖,它给人以静的形象的感觉。
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你列举其中一句。
四、阅读
高贵的施舍
①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穿着邋遢,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②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④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⑤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⑥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⑦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⑧“我不会忘记你的。”乞丐对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⑨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
⑩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
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还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以乞讨为生的人;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
“因为我们家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23.请在 - 自然段找到跟加点词“施舍”“邋遢“意思相反的词语。
施舍———( ) 邋遢——( )
2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贵的施舍”指的是母亲给了乞丐20元。
B.母亲不直接给钱乞丐的原因是乞丐还没有搬砖头。
C.母亲让乞丐把砖头从屋前搬到屋后,又从屋后搬到屋前,是想让乞丐多做一些劳动,获取更多的酬劳。
D.题目“高贵的施舍”指的是给母亲给乞丐精神上的启迪和帮助,而非只是物质给予。
25.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文章对第一个乞丐进行了前后外貌描写的对比,写出乞丐形象和气质的巨大变化。
B.母亲让第一个乞丐搬砖头,乞丐的反应是愤怒、不解的。
C.第③自然段中,“怔住”是“惊讶”的意思,指母亲用一只手搬砖的行为深深触动了乞丐。
D.本文的主人公是乞丐。
26.在第 自然段中,母亲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说说你对母亲这句话的理解。
27.本文讲了怎样的故事?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8.联系全文,想象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子乞丐鞠躬时的心理活动。
29.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过分依赖父母和他人,认为有了别人的帮助,做事才会更有效率。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