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胆敢劝告出兵的人,我将他处死!”这时,有一个少年,知道自己地位低下,劝告必定没有效果,只会被处死。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用露水湿透他的衣,这样许多天。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少年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放声鸣叫,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
导入新课
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战国时期也有一位擅长辞令的人,叫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邹忌是怎样规劝齐威王的。
导入新课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
3、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
学习目标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汉室皇族。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共33篇。
作者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斶(chù);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
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战国策》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简介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文体知识
昳(yì)丽 朝(zhāo)服
衣冠(ɡuān) 窥(kuī)镜 暮寝(qǐn) 入朝(cháo)
谤(bànɡ)讥 期(jī)年
间(jiàn)进 朝(cháo)于齐
字音字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 服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早晨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疏通文意
赶得上
光艳美丽
穿戴
照镜子
谁,哪一个
长,指身高
表判断
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又问她的妾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就问客人:“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
疏通文意
不信自,不相信自己
第二天
比如,比不上
又
补足音节,无意义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
弗如远甚。 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睡觉
译文: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疏通文意
远远不如
晚上
认为……美
偏爱
怕
第二天
同“熟”,仔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
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王: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君王左右近侍之臣
译文: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嫔妃和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严重啦!”
疏通文意
以为,认为
土地方圆
全国范围内
所受的蒙蔽
没有谁
拜见
的确,实在
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比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疏通文意
议论
公共场合
当面指责
使……听到
上等的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然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和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疏通文意
集市
常常,不时
所说的
宫廷
间或、偶然
满一年
即使
“齐王纳谏”这件事
1、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文言积累
2、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明日,徐公来
(4)能谤讥于市朝
(5)窥镜而自视
文言积累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地点,处所。
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古义:第二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诽谤。
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3、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②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文言积累
第一段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
第二段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
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皆朝于齐”等词语。
朗读指导
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
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整体把握
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与徐公比美。
合作探究
邹忌向妻、妾、客提出了自己与徐公比谁美的问题后,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妻、妾、客都说邹忌美。
合作探究
妻、妾、客的回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妻用“君美甚”的肯定句和“何能及君”的反问句,表示了对自己丈夫的赞美和自豪。
妾也用了反问句,但是缺少了“君美甚”的肯定,让这个回答多了胆怯和试探,表现了妾在回答邹忌提问时的小心翼翼。
而客人的回答用了一个否定句,其中含有比较的意味,表示了客人在回答时的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合作探究
那么,邹忌与徐公到底谁更美呢?理由是什么?
徐公更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合作探究
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说明他并未得意忘形。
合作探究
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合作探究
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是什么?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认识到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
合作探究
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邹忌从“问”到“视”,由“视”而“思”,因小悟大,终于解蔽,这不仅表现了邹忌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说明不要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的道理。这一段有声有色,富于情趣的描写是下段邹忌用暗示,比喻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
合作探究
从第二段看,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之蔽甚矣。”
合作探究
邹忌是怎样讽齐威王纳谏的?
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以自己受蒙蔽的事来讽谏齐威王,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邹忌最后点出“王之蔽甚矣”,这是以他自己亲身经历为依据,以小见大,推己及君而得的出的结论,犹如当头棒喝,使齐威王猛醒,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合作探究
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 —
②臣之妾畏臣 —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合作探究
设喻说理和类比说理。
设喻说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例如荀子在《劝学》中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比喻学习贵在坚持。
类比说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例如在《拿来主义》中,鲁迅针对一些人盲目说中国只是给予不想取得的事,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最后尼采疯了,推出的结果自然是中国一些人也疯了。由此来论证中国不能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不能一味实行“送去主义”这一卖国行径。
合作探究
“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
合作探究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赏
三变
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变革产生了什么效果?
合作探究
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合作探究
文章最后以怎样的句子作结?揭示了什么道理?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揭示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合作探究
邹忌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头脑冷静,善于思考的人,从他“三问”后的“三思”可以看出来;
(2)实事求是,缘事及理的人,从他“三思”后的“三比”可以看出来;
(3)忠于职守,足智多谋的人,从他由家事想到国事并用“三比”可以看出来;
(4)善于辞令,勇于进谏的人,从他由家事想到国事并用“三比”可以看出来。
合作探究
齐王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王是个闻过则改,明智果断的人,从他的“善”和“三策”(三赏)看出来。
(2)齐王是个从谏如流,兴利除弊的人,我从他的“三赏”和齐国的“三变”看出来。
合作探究
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1)邹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2)齐威王是位开明,有作为的君主,善于采纳群言,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
合作探究
主 旨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合作探究
(1)精巧的结构
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三问、三答。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客有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三赏:上赏、中赏、下赏。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独特的篇章结构。
写作特色
(2)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对臣民的进谏,也突出重点,记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到齐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对齐王最初受蔽之深、齐国积弊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三问三答,也没有从每个人的形态上去描写,而是通过不同语言来显现人物对问题的不同态度。用笔简约,辞约意丰。
写作特色
(3)设喻说理,说服力强。
设喻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辞进行了分析,为下文的设喻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先从自己的私事说起,随后以私事比国事,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本文成功的由近到远,有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用设喻来讲道理的劝说方法,表明了只要语言含蓄委婉,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使得对方愉快地接受。
写作特色
这篇文章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课堂小结
(一)邹忌讽谏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妻私臣—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臣—朝廷之臣畏王
客求臣—四境之内求王
王之弊甚矣
皆以美于徐公
(二)齐王纳谏
面刺—上赏
三赏 书谏—中赏
谤讥—下赏
初—门庭若市
三变 数月—间进
期年—无可进
战胜于朝廷
(生活小事) (以小见大) (国家大事)
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1)做人要注重实际,有自知之明,不能爱慕虚荣。
(2)做人要真诚,要敢于说真话,并要讲究方法。
(3)在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4)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听取别人的意见。
拓展延伸
你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你能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撷取一两件由于不善劝谏而不得善终的事例,来佐证邹忌成功的秘诀?
善用类比、以小见大,设喻论证;把握对方心理,委婉含蓄,点到为止。
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这就是不善劝谏的结果。
拓展延伸
1、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C
课堂检测
2、“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
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
A
课堂检测
C
B
B
3、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有什么目的?
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
课堂检测
4、面对别人的赞美,邹忌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