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0:29:26

文档简介

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研考试
语 文 答 案
1、B(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刻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A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C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取众人的好感或拥护。D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2、D(A主语残缺,B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C逻辑错误)
3、B(明,形容词作动词;安,形容词作名词。A名词作状语;C名词作动词;D使动用法)
4、C(推:推许,推赞)
5、D(“风格”一词起源于晋代,错;原文:汉语的“风格”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就已出现)
6、A(“马尔克斯的创作优于海明威”原文无依据)
7、C(A民族风格或个人风格;B流派风格;D个人风格)
8、答案:
①不要刻意追求个人风格,否则会伤害作品本身。
②诚恳地面对素材,驾驭素材,才是追求个人风格的正确方法。
③要有诚恳的态度、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技巧,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丰富生活经历和提升艺术修养。
④认识到风格的恰当性,让个人风格与作品本身融为一体。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9、C(从文中对话看车夫只是对姨婆这个人有印象,他所说到的都是表面特征,不能证明了解和熟悉)
10、C(“一波三折”错)
11、答案:
①描绘了大卫出逃一路上心中的温暖美好的幻象;
②与主人公一路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大卫处境的凄凉;
③突出人物性格的坚韧顽强;
④使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主题中有对真善美的呼唤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2、答案: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儿童视角。
①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叙述描写真实体现大卫的经历与思想活动;
②便于抒发感情,将读者带入情节,感同身受。
(明确特色2分,分析每点2分)
13、C
14、B(两者含义相同,溯都指逆水而上)
15、D(选文中的渔夫没有劝解之语)
16、答案:
(1)太阳已经落山我内心忧愁悲伤,月亮已经疾行而来为什么还不渡江?如果事情紧急应当怎么办?
(夕,太阳落山;驰,疾行;急,紧急;奈何,怎么办。每点1分)
(2)(伍子胥)已经要离开,告诫渔翁说:“遮掩好你的壶浆,不要让它露在外面。”渔翁答应了。
(去,离开;诫,告诫;掩,遮掩;诺,答应。每点1分)
文言文翻译
楚国得到子尚,抓住然后囚禁他,又派遣兵卒追捕伍子胥。伍子胥拿着弓带着箭离开楚国。伍子胥行到大江,在林泽之中一边走一边仰天哭泣,说楚王是无道昏君,杀死了我的父亲和兄长,希望我到其他诸侯国去借助力量来报仇雪恨。太子建有子名胜,伍子胥与太子胜一起逃奔吴国。走到昭关,守关的官吏想拘捕他们。伍子胥便欺骗他说:“君上之所以要搜捕我,是为了一颗宝珠。现在我已经把它弄丢了,如果你要抓我,我将告发说你把它私吞了。”关吏于是放了他们。伍子胥与胜出关走了,追兵在后,差一点就不能脱身。伍子胥逃到江边,江中正有一个渔翁驾船从下游逆水而上。伍子胥就招呼他,对他说:“渔翁请渡我过江!”这样连续喊了 两次。渔翁正想把伍子胥渡过江,可碰巧有人窥视他们,于是渔翁歌唱道:“日月明亮啊渐渐已经驰去,我和您相约啊在芦苇岸边。”伍子胥听到后就躲到芦苇岸边。渔翁又唱道:“太阳已经落山啊我内心忧伤,月亮已经赶上来啊为什么还不渡江?事情紧急啊应该怎么办?”于是伍子胥上了船,渔翁早已明白伍子胥的心意,就把他渡到一个很远的渡口上。伍子胥过江之后,渔翁才仔细观察他,发现他面有饥色,就对他说:“你在这棵树下等我,我去给你拿点吃的。”渔翁离开后,伍子胥对他有点怀疑,就藏身到了芦苇深处。过了不久,渔翁回来 了,端着麦子饭、腌鱼羹和一罐水,来到树下找伍子胥,却不见人影,就用歌声呼唤他:“芦苇中的人,芦苇中的人,你难道不是一个穷途之士吗?”这样喊了两次,伍子胥才从芦苇中出来答应。渔翁说:“我看到你面有饥色,为你拿点吃的,你为什么要猜疑啊?”伍子胥说:“我的性命属于上天,现在属于您老人家,哪里敢有疑心啊?”二人吃喝完毕,要离开了,伍子胥便解下一把价值百金的宝剑,送给渔翁说:“这是我祖父的宝剑,上边有铸有北斗七星,价值百金,我送给您作为报答。”渔翁说:“我听说楚国有法令:抓获伍子胥的,赏粟五万石,封赏的爵位是执圭。我难道还贪图一把价值百金的剑吗?”渔翁推辞不受,对伍子胥说:“你赶快逃走,不要停留,否则就要被楚国抓获了。”伍子胥说:“请 问您老人家的姓氏名字。”渔翁说:“当今世道是这样凶险,两个叛贼碰到一起,我就是以后人们所说的把楚国流亡的叛贼渡过江的人了。两个叛贼相投合,这种投合表现在默契,哪用得着知道姓名呢?你是芦苇中的人,我是老渔翁,今后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伍子胥说:“好的。” 已经要走了,又告诫渔翁说:“遮盖好你的壶浆,不要让它露在外面。”渔翁答应了。伍子胥走了几步,回头看渔翁,只见他已经把船弄翻而自沉在江水之中了。
17、D(“山川郁盘纡”并非眼前所见之景)
18、答案:
相同点:两诗都抒发了收复山河的壮志豪情。(2分)
不同点:①本诗通过作者对拥有刚劲之气的爱国义士的呼唤并与之共谋大业而直抒胸臆。
②《书愤》通过作者对诸葛亮北伐中原,出师明志敬仰而抒发情感。
(每点2分)
19、答案:
(1)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逸豫可以亡身
(每空1分)
20、A(A“一带一路”表特定称谓。B“发扬国光”表示讽刺。C“吴起镇到了!”表示直接引用所说的话。D“悲”着重指出)
21、答案:
①“儿童厨具”存在不少问题
②安全标准不能降低
③对家长而言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
22、分三档赋分:好5分,中3分,差1分。好中差占比分别为30%、40%、30%。不抄写者不得分。
23、试题解析:
材料中张淑宝虽然早年因为家境错失了求学的机遇,但是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在11年里考取了12本毕业证书,其中不乏高等学历证书。这样励志的人生故事,值得夸赞。在取得成绩后,张淑宝的努力被工友嘲笑质疑,而张淑宝却给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
“我想让人们重新定义农民工”是本材料的核心。张淑宝考这些证书对改变他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能改变他的“农民工”身份。他确实丰富了“农民工”的内涵: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终身学习……他追求的是无用之“用”。唐山市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考试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贼:伤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语文
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老子>四章》)
注意事项: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五代史伶官传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白
(《<论语>十二章》)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C.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推:推及
(《屈原列传》)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论:判罪
(《苏武传》)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D.今一朝而微技百金
鬻:卖
(《五石之瓠》)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过秦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A.梁启超先生怀瑾握瑜,光明磊落,为家国奔走,做学问成痴,无论在近现代的文坛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还是政坛,他都堪称楷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B.军训动员大会上,李明代表参训学员宣誓:“我们要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对违规
材料一
违纪行为做到令行禁止。”
风格是绝大多数小说作家所梦寐以求的,尤其是对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小说“学徒”
C没有事实依据,就拿出来在公众面前大肆宜扬,即使获得再多的点赞支持,充其量
而言。风格的确立往往意味着“学徒期”的结束,同时宣告了一个小说家的正式诞生。小
说作家对风格的追求成为了推动小说创作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也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然而有些时候,作家对风格的向往更像是外在的律令和小说作者本人对获得承认的渴
D.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诗文被后人广为传颂,此外,被后人称道的还有二人被贬他乡时,
望相混合的产物。那种外在的律令时刻提醒作者:“你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吗?那么
相濡以沫的真挚友情。
请奉献出你的风格。”风格意味着独特性和辨识度。但是,若为独特而求独特,为辨识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而求辨识度,显然会对小说本身产生伤害。海明威的一些作品有时令人不快,大抵是因为
A.自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来,我国
他大获成功后刻意维持他的创作风格。也就是说,风格异化为程式化的表演。此时,风格
已不是风格,而是套路,甚至成为桎梏艺术的牢笼。在这方面,马尔克斯显示出了值得称
的原子能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道的敏感和警惕,他在风头最动的时候不固执于既有风格,总是能怀着谦逊的心态,倾听
B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督促,更取决于
素材本身的需求,其风格因此不断拓展,佳作不断。是的,只有放下执念,诚恳地面对素◆
学生端正的态度和自律的习惯。
材,运用自身的修养、技艺与它进行温柔或激烈的搏斗并最终酬服它,真正的风格才会适
C.人类的主体性在于能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因而只要正确地
时出现。它自然散发,甚至透着某种生物性,仿佛老虎从容中自显威严的体态或狐狸狡黠
认识世界,就能改造世界。
又透着妩媚的眼神。马尔克斯也有风格意识,但是他很智慧地控制住了它。或许,这是小
说家与风格最理想的关系。
D.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撒离空间站组合体后,还开展了相关空间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在
许多小说作家态度诚恳,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技巧,但作品并未呈现令人印象深
轨建造和运营管理积累了经验。
刻的风格。显然,风格的形成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因素。风格的形成还跟作家的家庭出身、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个性特征、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等有着玄妙而深刻的关系。作家的风格难以磨灭家庭出身
A.囊括四海之意
(《过秦论》)
的烙印。曹雪芹如果出生于寒素之家,笔底的温柔缠绵定不会有富贵雍容气象:鲁迅若没
有遭逢家道中落和随之而来的窘迫,其峻刻和激烈恐怕也会减损几分。个性强烈的作家更
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容易获得某种风格,只要他并不过分期待和刻意营造,而是在书写中尽量满足内心和素材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
的双重需求。不过,个性与出身有着先天的成分,难由作家掌控,而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
(《<老子>四章》)
对于风格的形成却存在着大有作为的可能性。鲁迅长期抄写古碑,使他的小说含有一种沉
其安易持
朴高古的金石气。格非不是草根出身,是典型的学院派,他在先锋时期之后矢志向古典学
C.天雨雪,武卧啮雪
(《苏武传》)
习,使得他早期和近期作品呈现出迥异的风格。作家的风格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作
函梁君臣之首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家在追求风格的过程中要清楚这一点。
最后来谈一谈风格的恰当性。强大而自信的小说家能够用个人风格熔铸一切素材,赋
D.反欲斗两主
(《苏武传》)
予它们文学应有的迷人光辉。这是无可非议、令人美慕的能力,然而这并不能体现风格的
故亏父而自利
(《兼爱》)
恰当性。风格的恰当性表现为小说家的创作风格与作品素材本身融为一体,是彰显个人风
格和用心聆听素材的融合统一,不是缺乏对素材的审视而对已有风格的固守。马尔克斯的
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