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6 11:24:29

文档简介

天祝县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高一 地理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35题,每小题 2分,共70 分)
1. 下列系统中,不包括地球在内的是( )
A. 银河系 B. 总星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2.下列传统节日中,日、地、月三者位置大致成一直线且月球居中的是( )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除夕
3.2020年 12月,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面采样返回,将月球上的土壤成功带回到地面。月
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
A. 昼夜温差过大 B.平均温度过低 C.平均温度过高 D.温度变化无常
4.“我国“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高清影像图上有大量环形坑,说明火星和地球相比( )
A. 体积更庞大 B. 平均温度更高 C. 大气更稀薄 D. 表面引力更大
5.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
A. 10年 B. 11年 C. 60 年 D. 76 年
6.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地热能
7.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
“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8.2017中国在冰岛站建立北极光探测点完工。极光观测台建在北极圈的冰岛凯尔赫村 。观测台
选址冰岛的原因是( )
A.地基稳定,地质灾害少 B.位于极光带,利于连续监测
C.降水少,大气能见度好 D.离城市近,基础设施完善
9.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
A.长波辐射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红外线
10.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
A.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11.下列各代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寒武纪、白垩纪、二叠纪 B.白垩纪、二叠纪、三叠纪
C.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 D.泥盆纪、古近纪、侏罗纪
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12.通常认为岩浆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3.甲圈层,随深度增加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
A.横波减小,纵波增加 B.横波增加,纵波减小
C.横波增加,纵波增加 D.横波减小,纵波减小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图 2,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挪威峡湾 B.庐山 C.崇明岛 D.长江三峡
第 1 页 共 4 页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
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下图 5为“雅丹地貌示意图”。
1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6.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17.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
读右图,回答下列小题。
18.图中地貌广泛分布于( )
A.广东B.吉林C.四川D.新疆
19.这种地貌的成因是(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巴”(即飞机尾迹,
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
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下图示意民航客机飞行时
留下的“尾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 B.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
C.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 D.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21. 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
A.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的云划成了条痕状
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D.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而刻意排出的烟雾
22.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
23.每年的 9 月 16 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以下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臭氧层遭到破坏将导致全球变暖 B.臭氧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红外线
C.臭氧绝大部分集中在平流层 D.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缩小臭氧空洞
24.影响对流层厚度的主要因素有 ( )
①纬度 ②海拔 ③地形 ④季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5.我国夏季汽车在爆晒之后被称之为“火焰车”,车内温度高达 60℃,主要原因是 ( )
A.汽车在夏季获得太阳辐射较多
B.汽车油漆对大气的反射作用强
C.车顶和玻璃阻挡车内长波辐射
D.车顶和玻璃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26.如图四幅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地连续四天中白天和黑夜的天气状况。该
地这四天中气温日变化最大的是 ( )
第 2 页 共 4 页
A. B. C. D.
27.深秋昼夜皆晴的凌晨更容易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弱 B.地面辐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弱 D.大气削弱作用弱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8.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29.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30.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在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浪花,数以亿计的海鸟和成百上千的座头鲸会出现
并追逐浪花,随着浪花的消失,它们也逐渐退去。考察队准备登上其中一座岛以探究竟。下图为群岛
所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1.数以亿计的海鸟聚集出现,主要原因是( )
A.云雾笼罩 B.白色的浪花 C.寒暖流交汇 D.浮游生物丰富
32.不定期出现的浪花形成的动力来自( )
A.季风转换 B.岩浆活动 C.潮汐涨落 D.昼夜交替
33.考察队登岛后最可能看到( )
A.地表平坦,多草地 B.水汽从地缝中涌出 C.树木繁茂,且高大 D.因纽特人的冰屋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弯曲主要是受寒流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小
题。
34.该洋流可能分布在( )
A.南半球中低纬大洋西侧 B.北半球中低纬大洋西侧
C.南半球中低纬大洋东侧 D.北半球中低纬大洋东侧
35.在海上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
A.潮汐的能量 B.洋流的能量 C.波浪的能量 D.海啸的能量
二、综合题。(共3道小题,共30分)
36.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第 3 页 共 4 页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 。(2 分)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和________ ;生物圈占有________ 圈的底部
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 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________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自然环境。(6分)
(3)岩石圏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2分)
37.下图所示区域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 分)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是________,图中⑤是________,在它们的轨道之间存在一
个________带。 (3分)
(3)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 分)
3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1) 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 分)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___,具体的影
响方式有:________ (2 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及其他相关知识,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
因 。(6分)
第 4 页 共 4 页天祝县222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试卷
高一地理(答案)
DAACB DABCC CACCC BADAC ADCDC ACBBD DBBDC
36.(1)大气圈水圈
(2)氮气氧气
大气水岩石渗透
(3)地壳上地幔顶层
37.③;温度,大气,液态水。(2)火星;木星;小行星。(3)同向性,近
圆性,共面性
38.(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3)副热带海区,纬度低,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降水少;周边多为沙漠地区,入海径流少,补充淡水少;海域封闭,与毗邻低
盐度海区海水交换少。答三点为满分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