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6 11: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合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具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据此完成1~2题。
1.“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古生代寒武纪 B.古生代石炭纪 C.中生代侏罗纪 D.新生代第四纪
2.“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B.海生脊椎动物繁盛
C.裸子植物使陆地披上绿装 D.出现灵长类及人类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脸颊多为黑红色,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些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图示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是吸收了( )
A.① B.② C.③ D.④
4.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原因之一是( )
A.①过多 B.②过强 C.③过多 D.④过强
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搬运
6.图中地貌常见于我国(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某探险队夏季前往我国南方某地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7~8题。
7.若突发山洪,在③处的探险队员正确的逃生方向应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8.为了拍摄陡崖照片,探险队员应选择的最佳拍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cm的砂石层覆盖,发展农作物种植。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良好。图示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9.砂田土壤含水量高于裸田,主要原因是砂田( )
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下渗量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减少地下径流
10.与裸田相比,砂田( )
A.白天升温较慢 B.夜晚降温较慢 C.不易充分接纳雨水 D.易淋溶土壤盐分
海洋锋指特性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几种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羽状锋为海洋锋中形态独特的一类,只发生在较小范围的海域内。图示为某海域中形成的羽状锋。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羽状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两侧海水( )
A.水温不同 B.盐度不同 C.深度不同 D.洋流流向不同
12.图中羽状锋离陆地最远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个体微小生物的总称。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土壤、植被的变化非常敏感,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微生物所含的生物总量。图示为湖南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在土层0~15厘米厚度范围内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据此完成13~14题。
13.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4.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树种单一 D.植被密集
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全省过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间。全省117个县(市、区)中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2021年10月12日,山西省通报近期防汛抢险救灾有关情况: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据此完成15~16题。
15.此次暴雨在山区会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山洪
16.为减轻山西省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②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③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④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星大气稀薄,常出现规模较大的沙尘暴。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抵达火星表面进行探测。当日凌期间(地球、火星运行到太阳两侧时),火星和地球间的通讯会受到太阳干扰。下表是“火星与地球物理性质比较表”。
与太阳的距离 质量 体积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d 表面大气平均温度/℃
地球 1.00 1.00 1.00 1.00 1.00 15
火星 1.52 0.11 0.15 1.88 1.03 -65
(注:日地距离为1天文单位,质量和体积都以地球为1个单位)
(1)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物理性质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____行星。(2分)
(2)与地球相比,说明火星表面大气平均温度较低的原因。(4分)
(3)图中,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___,日凌期间火星所在位置为___________(填序号),火星和地球间的通讯可能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太阳活动的干扰。(4分)
(4)据材料推测构成火星表面环境的主要圈层。(2分)
18.(14分)图示为某时世界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___,说出判断理由。(4分)
(2)丁处比乙处对流层的平均厚度___________(厚或薄),说出判断理由。(4分)
(3)说出此季节乙地经常出现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危害。(6分)
19.(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欧洲成为移民者热衷的目的地,但是由于受到当地人口结构、经济形势乃至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欧洲各国不断调整移民政策。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
(1)图中水温较高的等温线是___________(a或b)。图中①处洋流的性质是___________。(4分)
(2)与红海相比,A海区海水盐度较___________。(2分)
(3)图中②处附近石灰岩广布,长期受水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峰林、地下溶洞等典型特征的___________地貌。(4分)
(4)图中③地位于西欧平原,全年温和湿润形成了夏季盛叶、冬季落叶的___________植被,土壤有机质含量较___________。(4分)
20.(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总面积3.3万平方米,位于菜市口地铁站的西北角,以前是一片拆迁闲置地,如今,这里已经是一大片深邃而幽静的森林公园,公园内禁止扫落叶,禁喷农药,碎石铺地、绿荫层叠、鸟语花香,小径幽深。
(1)城市森林在建设中多选用乡土树种,请说明原因。(4分)
(2)结合实际情况说明碎石铺路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4分)
(3)说明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对当地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影响(4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B C D C D C D B C A C C D
1.C 解析:“科氏玉溪龙”是恐龙,恐龙生活的年代可能为中生代侏罗纪。
2.C 解析:恐龙生活的年代为中生代,此时裸子植物繁盛,使陆地披上绿装;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是早古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繁盛是古生代中期;出现灵长类及人类是新生代。
3.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⑤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近地面大气增温主要是吸收了地面辐射③。
4.B 解析:藏族人脸颊呈现黑红色,主要是由于高原上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导致的。读图分析可知,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5.C 解析:图中蘑菇状白垩岩是风沙地貌中的风蚀蘑菇,由于风力侵蚀而形成。
6.D 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在我国风力强劲的西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属于西北地区。
7.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部位,属于汇水区域。当山洪暴发时,应该向垂直于等高线的高处逃生,容易脱离危险。读图,根据图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向,可以判断,从③处向西方向逃生是正确的路径,向东跑是向山谷底部跑,最容易被山洪吞没,向北方向是迎着山洪来的方向,向南是顺着山洪前进的方向,都不容易逃脱山洪袭击,故C 选项正确。
8.D 解析:拍摄陡崖照片,应在陡崖的下方,适当位置拍,可拍到陡崖的全景,同时比较安全,④处符合这一要求,D正确;①处位于陡崖边缘,拍摄不安全,②③处无法拍到陡崖的全貌,ABC 错误。
9.C 解析:砂田覆盖砂石,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削减了地表径流,缝隙大,增加了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砂石覆盖可以阻隔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0.D 解析:白天,砂石覆盖层吸收太阳辐射快,升温快,并将热量传导到土壤中,砂石覆盖层能将土壤表层与空气隔开,减少土壤因蒸发和辐射而消耗热量;夜晚,砂石覆盖层降温较快;砂田能够在降雨后减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从而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淋溶土壤中的盐分。
11.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羽状锋位于长江口外侧海域且围绕长江口凸向外海,据此可判断羽状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两侧海水的盐度存在差异。水温差异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受水温影响形成的羽状锋,应大致与纬线平行;洋流是一个海区水体水平或垂直地流向另一个海区的大规模非周期性运动,而羽状锋只会发生在较小范围海域内;长江口沿海地区的大陆架上,海水深度是渐变的,不会形成突变的锋面。
12.C 解析:由上题分析,图示羽状锋是由海水盐度差异造成的。夏季,长江径流量大,向海洋注入的淡水量大,使羽状锋离陆地最远,因此最符合的是7月份。
13.A 解析:该地位于湖南,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4.C 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杉木人工林属人工针叶林,其他三种为天然次生林,故一年中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小于其他三种森林的主要原因是树种单一。
15.C 解析:暴雨在山区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洪属于气象水文灾害。
16.D 解析: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可减少旱涝灾害的损失,①正确;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涝灾害,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的措施不可取,②错误;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可提前预防,减少灾害损失,③④正确。
17.(1)类地(2分)
(2)火星距离太阳较远;火星质量和体积小,引力小,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4分)
(3)太阳系(1分)①(1分)黑子(1分)耀斑(1分)
(4)主要有岩石圈和大气圈。(2分)
18.(1)乙(2分)乙处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最大。(2分)
(2)厚(2分)丁处比乙处纬度低(丁位于热带地区,乙位于温带地区),气温较高,对流运动更显著。(2分)
(3)寒潮灾害(暴风雪灾害)(2分)危害: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灾害,造成农业损失;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大风、大雪、冻雨等可能会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4 分)
19.(1)a(2分)暖流(2分)
(2)低(2分)
(3)溶蚀(2分)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2分)
(4)温带落叶阔叶林(2分)高(2分)
20.(1)城市森林中,乡土树种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条件达成稳定平衡,对原产地环境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可以提高森林的稳定性,降低维护与管理费用;属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城市规划设计和园林设计中,乡土树种具有地方的特色和历史自然景观。(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4分)
(2)碎石铺路可以增加地表路面的间隙,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水土流失减少。(4分)
(3)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的修建,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增加,腐殖质逐渐增多;且植被的覆盖率增加,减少区域的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使土壤水分增加;同时增加下渗,因此减少地表径流,地表的枯枝落叶和昆虫等尸体储存较多,减少有机质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层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一层一层叠加,土壤越发的肥沃。(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