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6 12:03:22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摸底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逃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搭载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
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人预定轨道。天舟五号货运
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11月12日12时10分,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五号将转
入组合体飞行段。结合材科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五号和空间站组合体一起飞行,以空问站为参考系,天舟五号
是静止的
B.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长征七号火箭发射起飞后,火箭对尾部燃气的推力和燃气对火箭的推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D.在我国空间站直播画面看到航天员可以“飘在”空中,说明在空间站中航天员不受重力作用,没有了惯性
2.小明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突然听到楼下志愿者急需口罩,他发现家里还有多余的口罩,立即打成一个小包裹
告知志愿者,从自家离地7.2m的窗户由箭止释放(志愿者已经做好安全防护)。包裹下落时可忽略空气阻
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请你帮他估算一下,包裂下落到地面瞬间的速度为
A.3m/s
B.5m/s
C.10m/s
D.12m/s
3.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其中一个F=10N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60°角,但其
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A.0
B.10N
C.10√2N
D.20N
4,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
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p=aq=g
B.ap=2g,aq=0
C.ar=8+aq=2g
D.ap=2g,aa=g
【高一物理试题·第1页(共4页)】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A C AD AB AD AC
1.A 解析:交汇对接完成后,天舟五号和空间站组合体一起飞行,所以以空间站为参考系,
天舟五号是静止的,A正确;北京时间 2022年 11月 12日 10时 03分指的是时刻,B错误;
长征七号火箭发射起飞后,火箭对尾部喷出的燃气的作用力和燃气对火箭的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错误;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 D错误。
2.D 2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规律有 v 2gh,解得 v 2gh 2 10 7.2m/s=12m/s ,
故选 D。
3.B 解析:由于该物体原本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可以认为其中的一个力 F与其他力的合力
F’相互平衡,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当 F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60°角后,F与 F’的夹角变
为 120°,根据力的合成可知 F与 F’产生的合力大小与 F、F’相等,故 B正确,ACD错误。
4.B 解析:细绳烧断前,弹簧弹力等于物体 Q的重力,细绳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
mpg mqg
并没有变化;吊篮 P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的作用和弹簧弹力的作用,则:aP= m =2g;p
物体 Q的合力在这一瞬间仍为零,则:aQ= 0,故 B项正确。
5.A 解析:三物块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相同,对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
F
二定律得 F m 2m 3m g m 2m 3m a,解得 a g;以 Q、R组成的整体为
6m
2
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T m 3m g m 3m a,解得T F ,故选 A。
3
x x
6.C 解析:AB段中间时刻的速度 v 11 ,BC段中间时刻 D点的速度 v v 2 t D 2

2 t
a v2 v 1 x2 2x1 1 1
t t ,联立解得:
a
3( t)2 ,D到 B的逆过程:
x vD t a( t)
2
,联立解得:

2 2
x x 1 x2 ,故 C正确。(解法二:构建等时间间隔、运用逐差公式计算亦可)
3
7.AD 解析:体重计示数是 40kg,示数小于体重,说明该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重力,
处于失重状态,故 A正确;该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同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B错误;电梯做向上的减速运动也会是失重状态,示数小于其
mg F 50g 40g 1
重力,故 C错误;以人为研究对象 mg-FN=ma,求得:a= N = g,方向m 50 5
1
竖直向下,选项 D正确。
v
8.AB 1
16 2 1
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a1 | | m/s m/s
2
t 48 3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1
a | v2 | 20 2 1 22 m/s m/s t 40 2 ,则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A正确;t 24 s时两车的速2
1
度相等,且均为 v (16 24) m/s 8 m/s,B正确;0~24 s内,甲车的位移
3
x 16 81 24 m 288 m x
20 8
,乙车的位移 2 24 m 336 m,两车位移之差 x x2 x2 2 1
48 m,
若两车在 t 24 s时刻相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等于 48 m,若两车在 t 24 s时刻之
前相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小于 48 m,C错误;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没有相撞,则
速度相等后,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两车不可能相撞,D错误。
9.AD 解析:以花盆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受重力 G、绳 OA的拉力 FOA和绳 BO的拉力
FOB。根据平衡条件知,两根绳子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轻绳 OB
在不同位置时力的合成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FOA逐渐减小,FOB先减小后增大,当θ=
90°时,FOB最小,故 AD项正确,BC错误。
10.AC 解析:速度的转折点即达到共速时,所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是 4m/s,A正确;由
7
v-t图的斜率可知 a 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g cos37 g sin 37 ,解得 ,B错8
误;0~6s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下滑动, 6s之后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由 v-t图的面积可
1
求得划痕长度为 s 4 2 6m 18m,C正确;0~8s内摩擦力方向一直沿传动带向2
上,D错误。
11.答案:(1)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2)B (3)mg (4)98(每空 2分)
k
解析:(1)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2)由平衡条件可知 F=nmg,弹力与 n成正比,由图像知,弹簧伸长量与 n成正比,所
以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故选 B。
2
(3)根据胡克定律 F=kx得 nmg=k(l l Δl mg- 0),整理得 = 。
Δn k
(4) k Δn弹簧的劲度系数 = mg 6= ×0.05kg×9.8m/s2=98N/m。
Δl 13 10 -( - )×10 2m
12.答案:(1)不需要(2分) (2)C(3分) (3)2.0(3分)
解析:(1)由图可知,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读出绳子的拉力,不是砂桶的重力充当合力,所
以不需要满足M m;
(2)由(1)可知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导致 a较大时,图线仍保持原方向不变,故 C正
确,AB错误;
(3)由题意知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5 0.02s 0.1s,根据逐差法得加速度
a xCE xAC (8.61 10.61) (4.61 6.59) 22 2 10 m/s
2 2.0m/s2。
(2T) 4 0.1
13.解析:(1)着陆后 8s末滑行的速度 v v0 at8 (60 6 8)m/s=12m/s (4分)
v
(2)飞机停止滑行经历的时间 t 0 10s(4分)
a
(3)12s飞机已经停止运动,则飞机着陆后 12s内滑行的位移等于 10s内的位移,则
x v0 t 60 10m=300m(4分)
2 2
14.解析:(1)如图甲所示分析结点 P受力
由平衡条件得 FA cos37 G1(2分)
FA sin 37 FB(2分)
解得 FA 5N, FB 3N(2分)
(2)再分析G2 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
Ff G2 sin 37 F B cos37 (2分)
F F N B sin 37 G2 cos37 (2分)
F B FB(1分)
解得 Ff 60N, FN 75N (1分)
F 60
(3 f)动摩擦因数为 0.8F 75 (2分)N
3
15.解析:(1)对 A和 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2 1mg 2ma(2分)
解得 a 1m/s2(1分)
隔离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a(1分)
解得 f 1N(1分)
(2)撤去 F后,隔离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 1mg 2mg maA (1分)
解得 aA 4m / s
2
(1分)
隔离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mg maB(1分)
a 2m / s2解得 B (1分)
撤去 F瞬间 A和 B速度 v at 4m/s(1分)
从撤去到停止 A和 B位移分别为 xA 、 xB
v2 2aAxA(1分)
解得 xA 2m
v2 2aBxB(1分)
解得 xB 4m(1分)
木板的最小长度 L xB xA 2m(1分)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