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2023上)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D A C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D B A B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C C A
26.(10分)(1) (2分) 11:12(2分)
(2)2Na2O2+2CO2=2Na2CO3+O2 (2分)
H2O2+2Fe2++2H+=2Fe3++2H2O (2分) (4)mol/L(2分)
(14分) (1) MnO2+4H++2Cl-Mn2++Cl2↑+2H2O (2分) (2) E中布条不褪色,F中布条褪色(2分)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因为氯气与水反应可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 (2分)
(3)棉花团变为蓝色 (1分) Cl2+2KI=I2+2KCl (2分) (4)Cl2+2OH-=Cl-+ClO-+H2O (2分)
Ⅰ. 氧化 (1分) Ⅱ.Cl-+ClO-+2H+=Cl2↑+H2O(2分)
28.(10分)(1) ① Fe(2分) ② HCl (2分) ③ Fe(OH)3 (2分)
(2)2Al + 2NaOH+2H2O ==2NaAlO2 + 3H2↑(2分)
(3)2Na + 2H2O == 2Na+ + 2OH- + H2↑(2分)
(16分)(1) (2分)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分)
(2)S2->Cl- (2分) S2->Cl- (2分) Cl2 + S2- = 2Cl- + S↓ (2分)
(3)> (2分) 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分) (4)AB(2分)银川名校2022/2023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卷
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市售的食品包装中常带有一小包铁粉,并标有“吸氧剂”字样,这是利用了铁粉的
A.氧化性 B.还原性 C.吸水性 D.导电性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制造指南针的磁性物质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
4.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5.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滑雪是冬奥会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滑雪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
A.滑雪板底板——塑料
B.滑雪手套——聚乙烯
C.滑雪服面料——尼龙
D.滑雪杖杆——铝材(铝、镁)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片反应:Cu+Fe3+=Fe2++Cu2+
C.钠与水反应反应:Na+H2O=Na++OH-+H2↑
D.铁粉溶于稀硫酸:Fe+6H+=Fe3++3H2↑
7.稀土元素的电子数是
A.142 B.84 C.58 D.26
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OH+HNO3=NaNO3+H2O B.NH3+HCl=NH4Cl
C.2Fe(OH)3Fe2O3+3H2O D.C+O2CO2
9.记笔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不需要改正的是
A.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B.钠要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在焰色试验中,某溶液的焰色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10.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Fe2(SO4)3===2Fe3++3SO B.KClO3===K++Cl-+O
C.KAl(SO4)2===K++Al3++2SO D.NaHSO4===Na++H++SO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ⅥA族 B.第二周期ⅤA族
C.第三周期Ⅵ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
12.根据元素周期律表无法判断的是
A.稳定性:H2O>H2S>PH3 B.酸性:HClO4>H2SO3>H2SiO3
C.碱性:KOH>NaOH>LiOH D.氧化性:F2>O2>N2
13.用10mL0.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FeSO4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
14.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方法是
A.滴入KSCN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适量铜粉并过滤 D.加入适量铁粉并过滤
1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转化不是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Na→NaOH→Na2CO3→NaCl B.Al→Al2O3→Al(OH)3→AlCl3
C.Mg→MgCl2→Mg(OH)2→MgSO4 D.Na→Na2O2→Na2CO3→NaHCO3
1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mL浓盐酸
C.配制1L0.1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
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紧贴容量瓶内壁
1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的电子式为
C.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
D.KCl形成过程:
18.质量相同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
A.1:2 B.1:3 C.3:2 D.1:1
19.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研发的。下图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体X、Y通入顺序可以交换 B.步骤III所得晶体为
C.步骤II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差异 D.步骤IV包括溶解、蒸发、结晶
20.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再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
A.过量铁与稀盐酸 B.少量氯水与FeCl2溶液
C.少量铁粉与CuCl2溶液 D.过量铁粉与FeCl3溶液
21.《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彼人采蒿蓼之属, 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提示:“石碱”即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碱”中含有离子键 B.“石碱”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石碱”是离子化合物 D.“石碱”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2.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H+、Mg2+、Ba2+、Cl-、CO2-3、NO-3中的几种,进行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分析上述实验,下面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H+、Mg2+、Ba2+、Cl-、NO
B.一定含有H+、Mg2+、Cl-,一定不含有CO
C.一定含有H+、Ba2+、NO,一定不含有Cl-
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Cl-、NO
23.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dC1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的仪器还可以制取H2气体
B.装置⑤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
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PdC12+CO+H2O=Pd↓+CO2+2HCl
24.短周期元素X、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最简单氢化物与最高正价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
B.原子半径:
C.Y、Z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 > Y
D.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01×1023
B.64gSO2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2L 0.5mol L 1Mg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约为6.02×1023
二、填空题:(共10分)
26、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1)的摩尔质量为 ,相同质量的与D2 188O所含中子数之比为
;(提示:D为)
(2)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过氧化氢酸性溶液氧化氯化亚铁的离子方程式: ;
(4)某Al2(SO4)3溶液VmL中含有a克Al3+,取出mL溶液稀释成3VmL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4分)
27.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试管C中盛放饱和氯化钠溶液,D中盛放浓硫酸,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E、F中的现象是______,对比E和F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及解释是______。
(3)装置G处的现象为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试剂X的作用:______。
(5)家庭中常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清洁卫生。某品牌消毒液包装上说明如下图。
注意事项: 1.本品对棉织品有漂白脱色作用,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2.密封保存,请勿与洁厕灵同时作用。 3.保质期为一年
Ⅰ.NaClO有较强的______(填“氧化”、“还原”)性,所以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
Ⅱ.“消毒液与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四、推断题(共26分)
28.(10分)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丙_______,H_______。
(2)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 。
29.(16分)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氢化物的稳定性HmD>HmC;②Cm-、E(m-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HmDm的电子式为_______,含有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2)Cm-、E(m-1)-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均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比较两种氢化物的沸点:HmD_______HmC(填“>”或“<”),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4)用于判断C和D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__。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C.得电子数目的多少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