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昼夜与四季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昼夜与四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3-22 20:47:40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思考:杆影的长度和什么有关?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正午;正北
杆影变化规律:一天中,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刚好相反。
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思考1:一年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思考2: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关吗?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夏天与冬天比,哪个季节更深些?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影子的长度为零。太阳高度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长。
问: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
A
B
C
地球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思考:正午的太阳高度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为地球公转
周期,长度为_________
3.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称
为______
4.在公历中,1年=____日,每隔四年有一次闰年, 1闰年=_____日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沿椭圆轨道绕
太阳运转.
自西向东
365.25日
公历
365
366
A
C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B
D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公转轨道
北极星
地轴
赤道
66.5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公转周期约365.25天
假如黄赤夹角为0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
四季的变化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夏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冬至)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春秋分)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春秋分)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季节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5 N
0
23.5 S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冬至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
春分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
夏至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
所以,季节的不同,竿影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
南回归线上
赤道上
赤道上
北回归线上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内为极(夜)
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冬至
春分
秋分
夏季: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气温高,昼长夜短。
冬季:太阳高度__,昼___夜__,光照时间___,气温低,
春季和秋季:太阳高度适中,天气不冷不热,昼夜差不多长。
思考:南半球的四季和北半球的四季一样吗?




你知道如何判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吗?
1、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50。
2、在我国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日子,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是不同的。由于地球的公转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
3、太阳光线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4、太阳高度越大,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太阳高度越小,光照强度越小、光照时间越短。
5、太阳高度最大、光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叫夏至;太阳高度最小、光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叫冬至。
6、一年中白昼与黑夜长度相等的两天叫春分和秋分。
四季的形成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纬23.5度,太阳高度大,光照时 间长,气温高,白昼长黑夜短。
夏至: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杆影最短的一天)
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纬23.5度,太阳高度小,光照时 间短,气温低,白昼短黑夜长。
冬至: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最短(杆影最长的一天)
春季和秋季:太阳直射点赤道,太阳高度比较适中,白昼和黑夜差不多长,天气不冷不热
春分和秋分:昼夜平分
二十四节气
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叫节气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盲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五廿一,下半年是七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练习:
1.一年有366日的是( )
A.2300年 B.2006年 C.2018年 D.2004年
D
2.形成四季更替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答:一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二是地球的自转轴 与地球公转轨道间有66.5°的夹角。
3.为什么冬天比夏天冷?
答:冬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与赤道间,距北半球远,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获得太阳光热少,夏天则相反,所以冬天比夏天冷。
4、比较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公转 自转
相同点
不同点
自西向东
周期为一年
周期为一日
公转中心为太阳
自转中心为地轴
产生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
产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A
B
C
D
5.读图,思考以下问题:
(1)该图是以地球 __________极为中心的的极地投影图,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太阳从右边射向地球,处在白昼的是_____;黑夜上的是__;晨线是的是___:昏线是的是___;

地球呈现逆时针方向转动
D
B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