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学历案-(教案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学历案-(教案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4:28:42

文档简介

《庖丁解牛》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过秦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
1.梳理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2.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
3.感悟文中之道,认识作品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品背景,达成目标1。
2.通过自学反馈,夯实基础,理清课文事情发展经过,指向学习目标2、3。
3.通过课堂活动一二三,达成学习目标3并检测学习目标2。
4.通过课堂活动四,再次巩固目标2,达成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
1、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庄子主张“天道无为”。“道”是什么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生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齐物论》在谈到风的时候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这是说风是自己在吹,是“自取”,并不是哪个外在的怒者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是一种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庄子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用“异者”的眼光去看,那么,肝与胆的距离就像楚和越那样遥远;如果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么,万物都是一样的。
(3)庄子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提出一种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不追求什么功名事业(无功),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毁誉(无名),这种人在精神上才是自由的。
2、题目解说
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⑴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⑵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⑶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剖开,分解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
3、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庄子针对人在残酷现实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生活、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无求远害,想在复杂的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4、文学常识
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特点①: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特点②: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 课中学习
自学反馈(指向目标2)
读课文,读准下列字。
踦 砉 騞 郤
窾 綮 硎 謋
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脉络。
研讨文本内容

活动一:朗读课文,梳理文意,把握重点词语、理解相关句式及成语。(达成目标3 ,检测目标2 )
一、一词多义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
视为止,行为迟(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2、于
合于《桑林》之舞(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虽然,每至于族( )
3、然
砉然向然( )
奏刀騞然( )
因其固然( )
虽然,每至于族( )
怵然为戒( )
二、古今异义词
天理
古义: ;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固然
古义: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虽然
古义: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至于
古义: ;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字词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
四、句式判断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 )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五、找出本节课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活动二:欣赏“解牛之美”(达成目标3,检测目标2)
庖丁为( )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向( )然,奏( )刀騞然,莫不中( )音。合( )于《桑林》之舞,乃( )中( )《经首》之会( )。
文惠君曰:“嘻,善( )哉!技盖( )至此乎?”
1、第一段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3.为什么要借文惠君的口夸赞庖丁
活动三:探讨解牛经----读第三段(达成目标3,检测目标2)
庖丁释( )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 )也,进( )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 )神遇( )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 ),批( )大郤( ),导( )大窾,因( )其固( )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 )刀,割也;族( )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为之踌躇满志( ),善( )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总说:
必经之路:
2.解牛的三种境界是怎样的?
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的良庖、族庖、庖丁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5、《庖丁解牛》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进行分析。
活动四 :探究写作目的(巩固目标3)
探究“庄子之道”--引导课文意旨探究。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2、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
(首先,要读懂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其次,还要读懂庄子借族庖、良庖和庖丁比喻的三种人;接下来,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的“养生之道”才能迎刃而解。)
3、你如何评价庄子的养生之道?
【检测与作业】
一.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最终的顿悟;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就算技艺再高超在关键地方也要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形有声有态;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尊重规律。其三,谨慎小心,收藏锋芒:“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简而言之,“依理--谨行--藏锋”。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老聃死,秦失①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②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③哭而哭者。是遁天倍④情,忘其所受⑤,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⑥。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⑦。”(《庄子 养生主》)
[注]①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②其人:指得道之人。
③蕲:通“祈”。④倍:通“背”。⑤受:禀受。⑥刑:过错,过失。
⑦帝之县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2)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2、庄子借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
[学后反思]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记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需要何种帮助,分享经验。《庖丁解牛》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过秦论》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课时:2课时
【课标要求】
1.梳理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2.全面学习课文内容,正确评价作品。
3.感悟文中之道,认识作品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品背景,达成目标1。
2.通过自学反馈,夯实基础,理清课文事情发展经过,指向学习目标2、3。
3.通过课堂活动一二三,达成学习目标3并检测学习目标2。
4.通过课堂活动四,再次巩固目标2,达成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
1、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附近)人,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庄子主张“天道无为”。“道”是什么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生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齐物论》在谈到风的时候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这是说风是自己在吹,是“自取”,并不是哪个外在的怒者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是一种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庄子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用“异者”的眼光去看,那么,肝与胆的距离就像楚和越那样遥远;如果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么,万物都是一样的。
(3)庄子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提出一种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不追求什么功名事业(无功),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毁誉(无名),这种人在精神上才是自由的。
2、题目解说
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⑴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⑵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⑶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剖开,分解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
3、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庄子针对人在残酷现实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生活、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无求远害,想在复杂的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4、文学常识
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特点①: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特点②: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 课中学习
自学反馈(指向目标2)
读课文,读准下列字。
踦(yǐ) 騞(huō) 砉(xū) 謋(huò)
卻(xì) 軱(gū) 硎(xíng) 窾(kuǎn)
怵(chù) 间(jiàn) 向(xiǎng)
速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一段):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 。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庖丁与文惠君的对话 。
第三部分:从故事中引出养生之道。
研讨文本内容

活动一:朗读课文,梳理文意,把握重点词语、理解相关句式及成语。(达成目标3 ,检测目标2 )
(一)一词多义
1、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①解;②作为)
视为止,行为迟(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都是介词:因为)
2、于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3、然
砉然向然(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
二、古今异义词。
天理
古义:指牛的自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固然
古义:本来的结构;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
虽然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至于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三、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名词作状语,一年年,一月月
四、重要句式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者,……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技未尝经肯綮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活动二:欣赏“解牛之美”(达成目标3,检测目标2)
庖丁为(给)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接触),肩之所倚(倚靠),足之所履(踩),膝之所踦(抵住),砉然向(同“响”)然,奏(进)刀騞然,莫不中(合乎)音。合(合乎)于《桑林》之舞,乃(又)中(合乎)《经首》之会(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好)哉!技盖(同“盍”,何、怎么)至此乎?”
1.第一段是如何描写庖丁的“游刃有余”的状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写动作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来铺排描写,准确凝练;此外,作者还运用了摹声的修辞手法,用了两个贴切的拟声词“砉”“”,来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绘出庖丁解牛动作的节奏感。
作者写庖丁解牛时突出其刀声之悦耳,仿佛不闻牛之惨叫,暗示了牛似乎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就被“解”了,强调说明了庖丁技艺之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的刻画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了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这是行文的悬念感。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再现了庖丁的高超技艺,又为下文文惠君的赞叹、质疑和庖丁的畅谈解牛之道做了铺垫。 2.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中《经首》之会”
明确: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3.为什么要借文惠君的口夸赞庖丁
为了突出庖丁解牛技艺的高超,看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活动三:探讨解牛经----读第三段(达成目标3,检测目标2)
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天道,自然的规律)也,进(超过)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完整的)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用)神遇(接触)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精神活动)行。依乎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击)大郤(同“隙”,空隙),导(引导)大窾,因(顺着)其固(本来的)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尝试),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更换)刀,割也;族(众,一般的)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彼节者有间(空隙),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因此)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虽然这样),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戒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轻)。謋然已解,如土委(散落,卸落)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张望,看),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揩拭)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向庖丁取经,看看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出神入化的境界的。
总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追求规律),不满足于技艺,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总的概述技艺高超的原因。
必经之路:长期的摸索,反复的实践,去了解牛的复杂的结构(必经之路)。
2、解牛的三种境界是怎样的?
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懂得规律)
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运用规律)。
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4、文中的良庖、族庖、庖丁分别比喻什么样的人
(1)族庖,比喻做事固执蛮干的,他们的精神容易受到损害。
(2)良庖,比喻较会处事的人,但因执着于解决问题,不识变通,他们的精神也会受到损害。
(3)庖丁,比喻能够“缘督以为经”的人,他们懂得顺应自然之道,他们的精神不会受到损害。
5、《庖丁解牛》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试举例进行分析。
明确:
说理方法 举 例
层层推进 庄子把庖丁解牛的经历分三个阶段去写,“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把解牛技术逐层提升,“进乎技矣”,进入更高层次的道
善用比喻 庄子以庖丁解牛比喻养生之道
善用对比 用庖丁解牛前后之技术作对比: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及十九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有形”至“无形”,说明解牛之至高境界
活动四 :探究写作目的(巩固目标3)
探究“庄子之道”--引导课文意旨探究。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庖丁解牛,不仅是在解牛,也是在解人生,牛象征着世界,庖丁象征着自己。我们不能像族庖那样和世界死磕,也不能像良庖那样和困难纠缠,要像庖丁那样找准事物的规律,抓住事物的关键,久练技艺,定会达到目无全牛之境界,也会游刃有余于天地间。
2、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相似之处
(首先,要读懂庖丁解牛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其次,还要读懂庄子借族庖、良庖和庖丁比喻的三种人;接下来,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的“养生之道”才能迎刃而解。)
(1)他以“刀”喻“生命”,“刀刃”喻“自然本性”;牛身筋骨错杂处喻世上纷繁的事物。庖丁解牛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游刃于骨节的空隙,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喻人如能顺应自然,无论事物如何纷繁,也可应付裕如,那么便本性无伤,天年尽享了。
(2)而文惠君听到庖丁说解牛时只要寻找关节的空隙,不可乱砍乱割,他便领悟到做事或治国都一样,只要找出关键性的地方,顺乎自然的天理去做,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3、你如何评价庄子的养生之道?
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但作为独立的寓言故事,启示却是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人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检测与作业】
一.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最终的顿悟;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就算技艺再高超在关键地方也要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形有声有态;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尊重规律。其三,谨慎小心,收藏锋芒:“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简而言之,“依理--谨行--藏锋”。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答案C.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老聃死,秦失①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②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③哭而哭者。是遁天倍④情,忘其所受⑤,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⑥。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⑦。”(《庄子 养生主》)
[注]①秦失:人名,姓秦名失,老聃朋友。②其人:指得道之人。
③蕲:通“祈”。④倍:通“背”。⑤受:禀受。⑥刑:过错,过失。
⑦帝之县解:顺应自然法则的生和死。帝,自然,县,生;解,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原先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2)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这是违反天性违背真情的,忘记了自己的禀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
2、庄子借这个故事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
可据“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来判断分析
【译文】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这样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