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齐桓晋文之事》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课时:3课时
【课标要求】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通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达成目标1。
2.通过课堂活动二,夯实基础,理清课文事情发展经过,指向学习目标2、3。
3.通过课堂活动三、四,达成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
1、作者介绍
姓名:孟子,名轲 生卒:约前372—前289 籍贯: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
身份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
思想主张 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仁政”口号,兼言仁与义。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功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
代表作品 《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
代表作品 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题目解说
“齐桓”指的是齐桓公,“晋文”指的是晋文公,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事”指的是用武力争霸于诸侯的事业。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才是正道,“霸道”是不可行的。
3、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场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4、资料链接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是“仁政”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还有: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的。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也可对国君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
孟子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主张君子应做到“不扰民”,指出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要得民心。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仁政为基本主张。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实行仁政。“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 课中学习
课堂活动一:自学反馈(指向目标2)
1、注音
觳觫(hú sù) 胡龁(hé) 彼恶(wū)知之
褊(biǎn)小 忖度(cǔn duó) 便嬖(pián bì)
莅(lì) 商贾(gǔ) 惛(hūn) 赡(shàn)
2、文化常识
①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②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
③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
④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周代称庠,殷代称序。
课堂活动二:研讨文本内容
①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①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②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某一类人)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不得已),则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乎?”
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曰:“保民(安民,养民)而王,莫之能御(阻挡)也。”
⑤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⑥曰:“可。”
⑦曰:“何由知吾可也?”
⑧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往)?’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释放)之!吾不忍其觳觫(形容恐惧战栗的样子),若无罪而就(走向)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替换)之。’不识有诸(“之乎”的合音)?”
⑨曰:“有之。”
⑩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吝惜,舍不得)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的确)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狭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对……感到奇怪)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他们)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之?王若隐(痛惜,哀怜)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区别)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理所当然)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这,指以羊易牛)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厨房)也。”
第一部分(第1—14段):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 齐宣王问“霸道”之事,而孟子崇尚“王道”,那么孟子是如何诱导齐宣王进入自己分析的话题的?
答案 首先以“臣未之闻也”为托词岔开话题。然后抓住对方心理,以“无以,则王乎”把话题引到“王道”上来。孟子知道齐宣王问“霸道”的目的是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对方讨论统一天下的方法,以达到“请君入瓮”的目的。
2、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牛易羊”的事情?
答案 ①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②以“以牛易羊”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③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②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王说(同“悦”,高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揣测)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这样)行之,反(回头)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禀报)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视力)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整车的柴火)。’则王许(认可)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偏偏、却)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因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表示被动)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表现)何以(怎么、用什么)异(区分)?”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告诉)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敬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于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至于兄弟,以御(治理)于家邦。’言举(拿)斯心加诸(之于)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天下),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儿女)。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称量),然后知轻重;度(丈量),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考虑)之!
第二部分(第15—20段):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孟子在第16段中比喻的含义是什么?设喻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①含义:以“举百钧”与“举一羽”、“察秋毫之末”与“不见舆薪”巧妙设喻,“举一羽”“不见舆薪”喻指保民,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②用意:旨在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引出齐宣王的“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这一观点,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
2、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用意是什么?
答案 ①以“挟泰山以超北海”比喻“不可能”的事;以“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在文中比喻行“仁政”。②这组对照性的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齐宣王能“王天下”而不去做。
3、孟子是如何论证“推恩”的作用的?
答案 用对比的手法,说明“推恩”与“不推恩”的不同结果,发人深省。孟子强调唯有推恩,才能保民;唯有保民,才能保四海;唯有“善推其所为”,使普天下之民均受其泽,才能成为“大过人者”的贤明之君。明确指出“推恩”是“保民而王”的现实途径,从而将王道的概念具体化。
③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王兴甲兵,危(使……处于险境)士臣,构怨(结怨)于诸侯,然后快(痛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指美味的食物)不足于口与?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不足于体与?抑(或者,还是)为采色(指绚丽的颜色。“采”同“彩”)不足视于目与?声音(指音乐)不足听于耳与?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开辟)土地,朝(使……朝见)秦楚,莅(统治)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而抚四夷也。以若(如此)所为,求若所欲,犹(犹如)缘(攀登,爬)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像)是其甚与?”
曰:“殆(恐怕,可能)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有其一。以一服(使……降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同“盍”,何不)亦反(回到)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天下之欲疾(憎恨)其君者皆欲赴诉(奔走求告)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第21—33段):揭出齐宣王“大欲”,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督促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第27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比喻论证。爬上树去找鱼的结果可想而知,以此来说明齐宣王以区区之齐国,要战胜力量强大的各诸侯国的做法之不可取,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破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2、在第31-33段中,孟子是如何敦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的?
答案 ①首先,以“邹人与楚人战”为喻论证“霸道”不可能实现的原因。②进而从正面极力铺陈“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展现出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显示出行“王道”巨大的诱惑力。
④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四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王曰:“吾惛(不明事理,糊涂),不能进于是(达到这一步)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愚钝),请尝试(试行)之。”
曰:“无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至于)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放纵)辟(不正)邪侈(过度),无不为已。及(等,等到)陷于罪,然后从而(接着就)刑(处罚)之,是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活)妻子,乐岁(丰年)终身饱,凶年(荒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只是)救死(摆脱死亡)而恐不赡(足),奚(何)暇(空闲)治(讲求)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种植)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失其时(季节。这里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指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用作动词,慎重办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之教,申(申诫,告诫)之以孝悌(敬爱兄长)之义,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者不负(背东西)戴(顶东西)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四部分(第34、35段):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重点阐述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活动二: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课文中,孟子为我们描绘的实施仁政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孟子的主张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 (1)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和谐,又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推恩足以保四海”);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之(“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皆欲赴诉于王”);再次,国家的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凶年免于死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总之,这是一个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
(2)孟子的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征战,“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孟子主张保护人民,推行仁政,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课堂活动三 理解观点 分析说理(学习目标3)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论证结构 主要内容 论证方法 文中例句
1~14段 树立信心——可为 比喻论证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5~20段 ②解决矛盾——为与不为 对比论证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1~33段 反面论证——不为的危害 ③类比论证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特点小结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具体翔实,生动形象
课堂活动四 探究说理技巧(学习目标3)
1.对于齐桓、晋文之事,《论语》以及《孟子》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可见孟子是知道的。但在本文中,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答案 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所以,他避实就虚,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这样是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接下来,他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和自己讨论如何“行王道”的话题。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案 孟子运用欲擒故纵法,拉近了他与齐宣王的距离。在孟子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后,齐宣王饶有兴趣地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知道,齐宣王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不是“保民”。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好感,大大缩短了彼此间的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3.课文所用“以羊易牛”“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三例,分别属于论说上的哪种例证?三者分别讲了什么道理?
答案 (1)“以羊易牛”属于事例,说明齐宣王具有“仁心”,他看到牛恐惧战栗而产生不忍之心。(2)“为长者折枝”属于设例,说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仁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做。(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为语例,引自《诗经》,意思是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4.本文中,孟子善用比喻、类比和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 (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如,以“举一羽”“见舆薪”比喻保民,以此来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又如,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来解释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
(2)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如: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从而指出齐宣王不行仁政,实是“不为”而非“不能”;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
课堂活动五:作文素材积累
名句
①人皆可以为尧舜
大意: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感悟:尧舜是儒家经典所描述的圣人,但是孟子并没有认为平常人达不到那种境界。孟子认为每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就好比我们做事,要想做成一件事不在于“能与不能”,而在于“做与不做”。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意:在逆境中生存,而在安逸中死亡。
感悟:在生活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拿着稳定的工资,过着稳定的生活,然后安于现状,结果意志不断消磨,早早地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承受生活变动,不断地接受挫折冲击,才能变得更强大!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意:富贵奢侈的生活不能引诱他堕落,贫困卑贱的生活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强悍的武力不能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感悟:有些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对着他人溜须拍马,奴颜婢膝,这些辱没尊严的事大丈夫是不做的。尊严是一个人生命的骨架,而对于民族来说,尊严是他们永不屈服的动力与源泉。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意:不得志的时候就修身养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得志的时候就要兼济天下的福祉。
感悟:圣人的心思无非是造福天下,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们贫贱时能修养道德、坚守本心,在身居高位时能造福天地。而小人贫贱就为非作歹、偷鸡摸狗,即使身居高位也只会盘剥百姓。所以穷要穷得有志气,富要富得正当。
⑤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意:(道所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要到那里。
感悟: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先贤为了追求真理,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之所以这样,就是真理(道)在引导他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佳片鉴赏
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于是你由孤独变得孤傲了。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吧!
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你也只能泪眼朦胧地心痛万分地看着哀鸿遍野尸骨满地。硝烟埋没你的救民之心,亦使你的爱民之情显得更为真切,使你想“兼善天下”的博大情怀显得更为高贵!
关上《孟子》,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检测与作业
一、选择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两个“与”都是语气助词,可译为“吗”。
B.前一个,是介词,在,后一个是介词,对。
C.前一个,动词,像,后一个,连词,如果。
D.前一个,连词,表修饰,后一个,连词,表转折。
2.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临时虚构”错误,孟子说“闻之胡龁曰”,是因为事情是从齐宣王的大臣胡龁那里听来的,所以他需要确定事情是否可靠,这样才能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并非是他临时虚构。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褊小(biǎn) 庖厨(páo) 侃大山(kǎn) 陈词滥调(làn)
B.忖度(dù) 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 沐猴而冠(guàn)
C.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
D.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看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B项,“忖度”的“度”应读duó,意思是推测,揣度。
4.下列句子中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为长者折枝
B.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箕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罔民而可为也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这是针对通假字设题,然后将该字的本义、引申义等都代入句中,如果都讲不通,则要考虑通假。
A项,前一句中,“刑”通“型”,做表率,做榜样;后一句中,“枝”通“肢”,肢体。
B项,前一句没有通假,后一句中,“盖”通“盍”,“反”同“返”,返回。
C项,前一句中,“涂”通 “途”,道路;后一句中,“已”通“矣”,语气词。
D项,前一句中,“颁”通“斑”;后一句中,“罔”通“网”。
故选B。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B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有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百亩之由,勿夺其时”意思是“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夺” ,耽误。
故选B。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D )
A.臣未之闻也 B.莫之能御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臣闻之胡龁曰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审清题干的选择要求。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未闻之也”“莫能御之也”“有何陋”;
D项,“臣闻之胡龁曰”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臣闻之(于)胡龁曰”。
故选D。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D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然后抓住“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这两个关键信息,再来分析选项。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是齐宣王的话,③“然则废衅钟与”句是牵牛之人所说的话,这两句都与“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无关,故可以排除包含这两句的选项。
故选D。
三、非选择类
8.(1)名词的活用
①无以,则王乎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②刑于寡妻 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③然后从而刑之 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④是罔民也 罔:同“网”,名词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
⑤树之以桑 树:名词作动词,种。
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作动词,穿。
(2)动词的活用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②朝秦楚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见。
③以一服八 服:使动用法,使……降服。
9.形容词的活用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敬爱; 后面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形容 词作动词,爱护; 后面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⑦轻暖不足于体与 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⑧危士臣 危:形容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⑨小固不可以敌大 形容词作名词 小:小的国家; 大:大的国家。
⑩寡固不可以敌众 形容词作名词 寡:人口少的国家;众:人口多的国家
弱固不可以敌强 形容词作名词 弱:弱小的国家;强:强大的国家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大王您不要对老百姓说您吝啬感到奇怪。“异”,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②句意:这就是君子远离厨房的原因。“远”:形容词做动词,远离。
③句意: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明”,形容词做名词,视力。
④句意: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第一个“老”,形容词是做动词,赡养,孝敬;第二及第三个“老”,形容词做名词,老人,长辈。
⑤句意: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第一个“幼”,形容 词作动词,爱护;后面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⑥句意: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⑦句意: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吗?“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⑧句意:使贵族和朝廷大臣人人自危。“危”,形容词的使动,使……受到危害。
⑨句意:小的一方本来不可以同大的一方敌对。“小”和“大”都是形容词做名词,小的国家,大的国家。
⑩句意:少本来就打不过多的。“寡”“众”都是形容词做名词,人口少的国家,人口多的国家。
句意:弱者本来就打不过强者。“弱”“强”,形容词做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大的国家。
四、情景默写
10.填空。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除了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还要做到的是:“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 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
(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帛”“黎”“谨”“庠序”“悌”。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婚,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B.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可以作为对老师的称呼。文中意为前者。
C.庠序,古代地方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泛指学校。
D.孝悌,孝顺父母,有时指孝顺之人。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孟子善于论证,消了宜王称霸之心。齐宜王希望“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但孟子用“缘木求鱼”之喻和“邹人与楚人战”之例让他放弃了。
B.孟子施政之策,内容十分具体详实。他描述王道景象时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时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C.孟子通过对比,启发宜王施行仁政。他把明君的制民之产与当今国君的制民之产进行了对比,指出宜王的治理还差得很远,这就使宣王明白了施政方向。
D.孟子善用整句,以之增强语言气势。如他以“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几句描述发政施仁产生的结果,因为形成了排比,所以气势酣畅,很有感染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凭借一个国家而想使八个国家服从,这与邹国对抗楚国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15.“保民而王”是孟子的施政纲领,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其要点。
答案.①富民,即让百姓温饱;②教民,即让百姓懂得礼义。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却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就会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等到犯了罪,然后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
“惟士”是“为能”的主语,两者不能断开,故排除A.D项;
“无不为已”“及陷于罪”是两个句意完整的句子,“已”的意思是“止,罢了”,“及”的意思是“等到”,中间需断开,故排除B项。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错在缺少对“悌”的解说。孝悌,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五亩、百亩、八口”等,只是孟子在举例子,并非实施王道时对地亩数和人口数等的规定。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服,使服从,使顺服;敌,对抗;盖,为什么不/何不。
(2)恐,怕、担心;奚,哪里/何;治,讲求。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知,孟子认为执政者应满足百姓的温饱,即富民;
结合“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可知,孟子认为执政者应重视教化,让百姓懂得礼义,即教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有删改)
(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怒”。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节选自《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后也借指孤单无伴之人。
B.河内,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商畿内,故称河内。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亦泛称学校。
D.天子,古代人认为君权受命于天,故称帝王为天子,后亦用来指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梁惠王面对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的现实,内心很茫然,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是他信服孟子的主张,而实施仁政的心理基础。
B.从选文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部分组成的,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
C.太史公认同孔子的“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的观点,并认为天子和庶人喜好利的弊端有所不同。
D.孟子的主张不符合所到之国的需要,是因为各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能,而他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没有这样的事。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分析】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用”是动词,意思是“任用”,动作的发出者是“宣王”;而“适”是动词,意思是“到……去”,动作的发出者是“孟子”,故“用”和“适”之间应断开,据此排除BC;
“所言”是所字结构,指“孟子的主张”,作“果”的宾语,故应在“所言”后断开,据此排除D。
本句意为:通晓道之后便去游说以求侍奉齐宣王,宣王不能任用他,于是他就到了梁,梁惠王不实行他的主张,认为其主张不切实际。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后亦用来指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错误,天子专指国王或皇帝。
故选D。
18.A.“这是他信服孟子的主张,而实施仁政的心理基础”无中生有,且与文中“梁惠王不果所言”矛盾,“不果所言”的意思是“不实行他的主张”。
B.“孟子更强调后者”无中生有,“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逻辑错误,文中说的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可知,应该先是百姓“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后才是“王道之成”。
C.“天子和庶人喜好利的弊端有所不同”错误,原文“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的意思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有好利的弊病,有什么区别呢”。
故选D。
19.得分点:
(1)“然而”,这样却;“王”,名词作动词,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
(2)“道”,宗旨,原则;前一个“明”,彰显,彰明;“亲”,亲近;“止”,达到;“至”,最、极。
参考译文:
(一)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算是)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河内;黄河以东的地方收成不好,也是这样。看看邻国的政务,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为什么呢?”
……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吃不完;细网不进池塘,鱼鳖吃不完;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用不完。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能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五亩大小的宅院里),五十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繁殖的季节,七十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上肉了;百亩的田地,不要侵占耕种的时间,几口之家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吃上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没有这样的事。
“(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这与刺人把人杀死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二)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家”时,总免不了放下书感叹一番。说:唉,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啊!孔夫子极少谈论利,就是为了时常防范祸乱的根源。因此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来行事会带来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有好利的弊病,有什么区别呢?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师从子思的弟子。通晓道之后便去游说以求侍奉齐宣王,宣王不能任用他,于是他就到了梁,梁惠王不实行他的主张,认为其主张不切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富兵强;楚国和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使强敌削弱;齐威王和宣王用孙膑、田忌等人,使国力强盛,各诸侯国纷纷东来朝拜齐国。当时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孟子却称颂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而与他所游说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不符。于是他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书》,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学后反思]
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记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需要何种帮助,分享经验。
枣庄一中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学历案(教师版) 《齐桓晋文之事》 编写:贺凡、徐凯 时间:2022.2.16《齐桓晋文之事》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齐桓晋文之事》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课时:3课时
【课标要求】
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通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课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达成目标1。
2.通过课堂活动二,夯实基础,理清课文事情发展经过,指向学习目标2、3。
3.通过课堂活动三、四,达成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
1、作者介绍
姓名:孟子,名______ _ 生卒:约前372—前289 籍贯: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
身份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________”。
思想主张 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提出“________”口号,兼言仁与义。他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功夫,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
代表作品 《孟子》共七章,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
代表作品 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篇以及《________》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题目解说
“齐桓”指的是齐桓公,“晋文”指的是晋文公,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事”指的是用武力争霸于诸侯的事业。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才是正道,“霸道”是不可行的。
3、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场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4、资料链接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是“仁政”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的“仁政”思想还有: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的。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也可对国君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
孟子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主张君子应做到“不扰民”,指出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要得民心。
“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仁政为基本主张。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实行仁政。“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 课中学习
课堂活动一:自学反馈(指向目标2)
1、注音
觳觫( ) 胡龁( ) 彼恶( )知之
褊( )小 忖度( ) 便嬖( )
莅( ) 商贾( ) 惛( ) 赡( )
2、文化常识
①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②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四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周代称______,殷代称______。
课堂活动二:研讨文本内容
①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①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②孟子对曰:“仲尼之徒( )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 )乎?”
③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曰:“保民( )而王,莫之能御( )也。”
⑤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⑥曰:“可。”
⑦曰:“何由知吾可也?”
⑧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 )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 )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 )之。’不识有诸( )?”
⑨曰:“有之。”
⑩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 )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 )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 )恶( )知之?王若隐( )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 )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 )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 )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 )也。”
第一部分(第1—14段):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 齐宣王问“霸道”之事,而孟子崇尚“王道”,那么孟子是如何诱导齐宣王进入自己分析的话题的?
2、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牛易羊”的事情?
②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王说( ),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 )行之,反( )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 )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 )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 )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 )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 )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何以( )异( )?”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 )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 )于寡妻( ),至于兄弟,以御( )于家邦。’言举( )斯心加诸( )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 ),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 )之!
第二部分(第15—20段):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孟子在第16段中比喻的含义是什么?设喻的用意是什么?
2、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用意是什么?
3、孟子是如何论证“推恩”的作用的?
③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三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抑( )王兴甲兵,危( )士臣,构怨( )于诸侯,然后快( )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 )不足于口与?轻暖( )不足于体与?抑( )为采色( )不足视于目与?声音( )不足听于耳与?便嬖( )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 )土地,朝( )秦楚,莅( )中国( )而抚四夷也。以若( )所为,求若所欲,犹( )缘( )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 )是其甚与?”
曰:“殆( )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 )有其一。以一服( )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 )亦反( )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天下之欲疾( )其君者皆欲赴诉( )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第21—33段):
活动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第27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在第31-33段中,孟子是如何敦促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的?
④
活动一:朗读课文第四部分,梳理文意,解释加点字词,并概括层意。(学习目标2)
原文:
王曰:“吾惛( ),不能进于是( )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 ),请尝试( )之。”
曰:“无恒产( )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 )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 )辟( )邪侈( ),无不为已。及( )陷于罪,然后从而( )刑( )之,是罔( )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 )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 )妻子,乐岁( )终身饱,凶年( )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 )救死( )而恐不赡( ),奚( )暇( )治( )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 )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鸡、豚( )、狗、彘( )之畜,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 )庠序( )之教,申( )之以孝悌( )之义,颁白( )者不负( )戴( )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四部分(第34、35段):
活动二: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学习目标3)
1、课文中,孟子为我们描绘的实施仁政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孟子的主张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课堂活动三 理解观点 分析说理(学习目标3)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论证结构 主要内容 论证方法 文中例句
1~14段 树立信心——可为 比喻论证 ①
15~20段 ② 对比论证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1~33段 反面论证——不为的危害 ③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特点小结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具体翔实,生动形象
课堂活动四 探究说理技巧(学习目标3)
1.对于齐桓、晋文之事,《论语》以及《孟子》的其他篇章中都有所评价,可见孟子是知道的。但在本文中,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2.“《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3.课文所用“以羊易牛”“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三例,分别属于论说上的哪种例证?三者分别讲了什么道理?
4.本文中,孟子善用比喻、类比和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课堂活动五:作文素材积累
名句
①人皆可以为尧舜
大意: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
感悟:尧舜是儒家经典所描述的圣人,但是孟子并没有认为平常人达不到那种境界。孟子认为每一个人能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就好比我们做事,要想做成一件事不在于“能与不能”,而在于“做与不做”。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大意:在逆境中生存,而在安逸中死亡。
感悟:在生活上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拿着稳定的工资,过着稳定的生活,然后安于现状,结果意志不断消磨,早早地丧失了当年的锐气。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承受生活变动,不断地接受挫折冲击,才能变得更强大!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意:富贵奢侈的生活不能引诱他堕落,贫困卑贱的生活不能让他改变志向,强悍的武力不能使他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感悟:有些人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对着他人溜须拍马,奴颜婢膝,这些辱没尊严的事大丈夫是不做的。尊严是一个人生命的骨架,而对于民族来说,尊严是他们永不屈服的动力与源泉。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意:不得志的时候就修身养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得志的时候就要兼济天下的福祉。
感悟:圣人的心思无非是造福天下,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们贫贱时能修养道德、坚守本心,在身居高位时能造福天地。而小人贫贱就为非作歹、偷鸡摸狗,即使身居高位也只会盘剥百姓。所以穷要穷得有志气,富要富得正当。
⑤虽千万人吾往矣。
大意:(道所在的地方),即使有千军万马也要到那里。
感悟:曾经有许许多多的先贤为了追求真理,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之所以这样,就是真理(道)在引导他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佳片鉴赏
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于是你由孤独变得孤傲了。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吧!
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你也只能泪眼朦胧地心痛万分地看着哀鸿遍野尸骨满地。硝烟埋没你的救民之心,亦使你的爱民之情显得更为真切,使你想“兼善天下”的博大情怀显得更为高贵!
关上《孟子》,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检测与作业】
一、选择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得闻与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B.王坐于堂上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C.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D.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2.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褊小(biǎn) 庖厨(páo) 侃大山(kǎn) 陈词滥调(làn)
B.忖度(dù) 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 沐猴而冠(guàn)
C.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
D.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
4.下列句子中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为长者折枝
B.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盖亦反箕本矣
C.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罔民而可为也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敏:聪慧
B.百亩之由,勿夺其时 夺:夺取
C.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说明
D.奚暇治礼义哉 治:讲求
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臣未之闻也 B.莫之能御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臣闻之胡龁曰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三、非选择类
8.(1)名词的活用
①无以,则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刑于寡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然后从而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是罔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树之以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朝秦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一服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形容词的活用
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轻暖不足于体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危士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小固不可以敌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寡固不可以敌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弱固不可以敌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10.填空。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认为让百性向善的前提除了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还要做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婚,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荀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B.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有时也可以作为对老师的称呼。文中意为前者。
C.庠序,古代地方学校,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泛指学校。
D.孝悌,孝顺父母,有时指孝顺之人。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善于论证,消了宜王称霸之心。齐宜王希望“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但孟子用“缘木求鱼”之喻和“邹人与楚人战”之例让他放弃了。
B.孟子施政之策,内容十分具体详实。他描述王道景象时的数字,如五亩、百亩、八口等,对实施王道时的宅之面积、地亩数量、家庭人口做了具体规定。
C.孟子通过对比,启发宜王施行仁政。他把明君的制民之产与当今国君的制民之产进行了对比,指出宜王的治理还差得很远,这就使宣王明白了施政方向。
D.孟子善用整句,以之增强语言气势。如他以“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等几句描述发政施仁产生的结果,因为形成了排比,所以气势酣畅,很有感染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保民而王”是孟子的施政纲领,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其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有删改)
(二)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怒”。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节选自《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B.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D.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后也借指孤单无伴之人。
B.河内,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商畿内,故称河内。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亦泛称学校。
D.天子,古代人认为君权受命于天,故称帝王为天子,后亦用来指有资格继承君位的人。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面对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的现实,内心很茫然,迫切想知道原因,这是他信服孟子的主张,而实施仁政的心理基础。
B.从选文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部分组成的,孟子更强调后者,因为这样,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
C.太史公认同孔子的“一味根据自己的利益行事,会招致多方面的怨恨”的观点,并认为天子和庶人喜好利的弊端有所不同。
D.孟子的主张不符合所到之国的需要,是因为各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能,而他却称述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德政。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后反思]
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记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需要何种帮助,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