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春季-1.2-《齐桓晋文之事》巩固与拓展-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春季-1.2-《齐桓晋文之事》巩固与拓展-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5:0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季课程-02-《齐桓晋文之事》巩固与拓展
教学内容
1.根据你的积累填写文学常识。(简单)
孟子,名____________,字子舆,是____________之后的____________大师,战国时期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家,有_________________之称。孟子主张实行“____________”,最早提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___________;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编于_______________一书。
【答案】
轲;孔子;儒学;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亚圣;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内,出现了名家、法家、墨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学术派别,诸子百家各自著书立说,招收学生,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四家的政治思想内容最为丰富,而这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上述两幅图中的人物分别是儒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一、第一课《齐桓晋文之事》
【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前 372 年—前 289 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孟子的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2)《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3)“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
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2.《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更具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
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二、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2.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2)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5)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3.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3)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6)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7)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8)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9)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0)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1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12)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13)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14)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5)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乃仁术也
②夫子之谓也
③是诚不能也
④是折枝之类也
⑤是罔民也
(2)被动句
①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3)省略句
①臣闻之(于)胡龁曰
②将以(之)衅钟
③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④及(其)陷于罪
⑤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4)宾语前置句
①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②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③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④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⑤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⑥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⑦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⑧然则一羽之不举: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⑨舆薪之不见: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5)状语后置句
①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②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③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④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⑤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6)主谓倒置句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②若是其甚与
三、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保民而王”。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洗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四、结构层次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转换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放
弃霸道,实行王道。
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五、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欲擒故纵的论辩技巧。
凡是高妙的游说,论辩者首先要把握对方的心理,化解对方的敌意,求同存异,掌握主动,蓄谋存势,
然后再抓住时机,一举攻破对方。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尤其是在论说的主动权的把握上和千回百转、迂回前进、游刃有余的说理过程上,更为人称道。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最后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
2.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的论辩风格。
孟子散文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3.善用譬喻的论辩手法。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
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
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用“力足以举百钧 ,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强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 261 章,其中,有 93 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 159 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4.句式多变的论辩语言。
文中散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句式灵活多变,充分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增强气势。
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例题精讲】
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简单)
(1)吾不忍其觳觫
(2)仰不足以事父母
(3)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4)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6)盖亦反其本矣
(7)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
(8)是罔民也
例 2.指出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简单)
A.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例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体会其深刻含义。(中等)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译文:
含义:
(2)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译文:
含义:
【答案】
1.(1)恐惧发抖的样子(2)赡养、奉养(3)憎恨、痛恨(4)等到;通“网”,活用为动词,张开网罗捕捉, 引申为“陷害”(5)道路(6)何不(为什么不);返:回到(7)作出榜样(8)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 引申为陷害
2.A、使动用法:使秦楚来朝见 B、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王道统一天下 C、名词活用为动词:施以刑罚 D、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3.(1)译文: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含义: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们的行事都不是依靠仁政,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一定是在问他们行“霸道”之事,这也正说明了齐宣王有称霸的企图。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体味句子深刻含义的能力。译句时需要补出必要的省略成份。省略的内容又源于对人物事件的了解。如文中齐桓公、晋文公,前者九合诸侯,一文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了解这些,对于补出必要内容有很大帮助,更有利于理解深层含义。
(2)译文: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看到牛没有看到羊。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含义:孟子要宣传“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他不是空泛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肯定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和体会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此处孟子一再鼓励宣王就是为了使宣王对道产生兴趣,诱使其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翻译时要深刻体会孟子论辩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特点。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等)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
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
1.下面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乃去舍市傍 离开 B.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教化
C. 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纺织 D. 宁能衣其夫子 衣服
2.下面每组画线词语意义与用法不一致的一组是( )
A.①孟母以刀断其织 ②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B.①是不免于厮役 ②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
C.①何以异于织绩而食 ②明于姑母之道
D.①既学而归,孟母方绩 ②孟子惧而问其故
3.下面事件能够体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 )
①徙舍学宫之傍 ②孟母以刀断其织 ③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 ④妇辞孟母而求去
⑤孟子谢,遂留其妇 ⑥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
A. ①②④ B.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孟母两次迁徙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儿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
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
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
5.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 分)
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
礼于人不亦远乎
(2)翻译下面句子(6 分)
①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3 分)
②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3 分)
【答案】
1.【文言实词】 D(衣:此处作动词用,作“穿衣”解。)
2.【文言虚词】 C(介词,与、同/介词,对于;A.都是介词,解作“用”;B 都是代词,解作“此、这”。 D 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3.【信息筛选】 C(④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⑥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
4.【内容归纳】C(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内室,孟子也不是离家外出,而只是没有进入内室。)
5.【断句与翻译】(10 分)
(1)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 (4 分。每错、漏 3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①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求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3 分。“立名”1 分;“广知”1 分;大意 1 分。)
②女的会因为这样而荒废求生的本领,男的就会不修道德,就算不成为窃贼盗匪,也会成为别人的奴役了。[3 分“废”1 分;“堕”1 分;判断句式 1 分。]
【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一片)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
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
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了(一处)集市的近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
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应该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了一个公学学校的旁边。(这时)小孟子所学玩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到:“(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长久)把家安在了这里。 等孟子长大成人,(便很顺利地)学(精)了《易》、《书》、《诗》、《礼》、《乐》、《春秋》等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 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
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
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洞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 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请让我回到 父母家中。’孟母于是叫来孟子对他说:‘礼节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 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 上人有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责怪别人没有礼节,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 ’孟子于是 道歉,于是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二、记类文言文
【知识梳理】
游记类文言文中的游,是一种和人类社会相始终的活动。早在有文字记录以前,人们便口耳相传着伏羲、 女娲、炎帝、黄帝、舜、大禹等奔走九州的游踪。三代以降,诸侯朝觐天子以及诸侯间的会盟,士人的游学、 游说,甚至熙熙攘攘的商旅、其乐融融的郊游,都使得文言文瑰丽的宝库中,从来不乏游记类散文。
游记根据“游”的地点,大致可分为自然山水类游记和人文景观类游记。前者一般着眼于地理方位(离俗)、游览原由(贬谪)、游览路径(换景)、命名原由(言志)、自然环境(清幽)等;后者一般涉及建造过程、 命名原由(言志)、形制特色(爱憎)、周遭环境(清雅)、生活状态(闲适)等。两者的共同点是“借以兴怀”。
游记根据主旨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写景记事,如《登泰山记》;写景抒情,如如《小石潭记》、《九嶷山图记》、 《项脊轩志》;劝慰勉励,如《黄州快哉亭记》;写景记事言志,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病梅馆记》;
写景说理,如《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肯定颂扬,如《潭州东池戴氏堂记》、《许氏吴兴溪亭记》。
1.游记的阅读技巧
五“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何特色
何人:人物身份、经历、性格等 何景:游览路径、大环境氛围、小环境特点等 何情:如何通过“景”、 “事”来抒的什么情 何理:如何通过“景”、“事”来说的什么理 何特色: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谋篇布局。
(1)了解作者的游览情况,把握景物的得名原因、作者的游踪、景物的特色等信息。
(2)抓住关键性的词句,理解词、句的内容。
(3)鉴赏精彩文句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谋篇布局等。
2.游记的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是基础;议论、抒情为旨归。
3.游记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对比、象征、联想、想象、扬抑等
4.游记中的景物描写的角度及作用
角度:
(1)形状、声音、色彩
(2)远近、俯仰(高低)、内外
(3)动静、虚实
(4)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作用:
(1)交代游览的背景(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2)介绍游览的进程
(3)渲染气氛
(4)突出人物思想
(5)衬托人物心情等游记的谋篇布局
5.游记的语言运用
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修辞手法。
注:文言文中句段形式的鉴赏:包括鉴赏手法和语言两个方面。
手法的鉴赏:
1.结构层次:文章(文段)的思路、线索、顺序,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抒情(直接、间接抒情) 、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反衬、烘托、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以动写静、虚实相生、详写略写等。
语言的鉴赏:
1.遣词造句:词语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的表达效果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等
3.语言风格:准确、简洁、周密、平实、清晰、生动、流畅;清淡朴素、绮丽华美,直白率 真、含蓄蕴 藉,沉郁苍凉、豪迈刚劲等。
当然,我们接触得比较多的是斋记,即作者为自己或友人的书斋作的记,内容上一般会描写书斋的环境、 建造缘由、建造过程、命名缘由等等,特别要注意书斋名字的由来,它一般会体现作者的志趣,或者治学、修身等内容的见解,当然,文章也会有关于名字由来的论述。
【例题精讲】
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习题。(中等)
青溪别业记
(清)廖燕
①青溪别业者,为金陵鹤闲朱先生读书处也。予未至其地,其胜概则不可得而知者焉。今得而记之者,□因其嗣君林修为予道其详也。
②林修于兹岁甲子春自金陵来粤。袖图示予曰:“予族始家四明,至于祖双塘公值流寇之乱,以越地濒海不可居,遂徙家金陵。父鹤闲公以孝廉历宦荆楚,虽清白所遗,而堂构恢廓,颇称名阀。有别业在秦淮名青溪 者,为予祖及予身三灯火之地,兹图是其大略者。君其为予记之。”
③予按其图,青溪为秦淮胜地。唐诗人王昌龄曾卜居于此。而别业隶其中,园林泉石,左右环绕,其最高而迥出城堞者,曰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诸胜隐然在望。而沿溪一带,阁其上者八九,可弈可钓。对岸游 人,曳屐扶筇,往来短篁疏柳间。凡图之所有者,皆可书而记也。
④虽然,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①,颜子陋巷而不改其乐。有舜禹之心,则虽天台、雁荡、罗浮以及鄱阳、洞庭伟丽奇崛之景,只如其胸中文章之所变现。有颜子之心,则虽一箪一瓢,皆足以寄其心斋坐忘之怀。况兹园林泉石之胜,有可乐而可游者耶?自②非然者,吾俱其诱于物者必多也。此林修所以欲记之,而有所取舍于其间也。呜呼!知林修,则可以知鹤闲先生焉。于是乎书。
【注】①与:私有,享有。②自:假如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 (1 分)
A.亦 B.夫 C.故 D.盖
(2)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第④段中“舜禹之心”和“颜子之心”可贵之处分别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4)下列关于“青溪别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青溪别业是作者仰慕已久的秦淮名胜。
B.青溪别业有鹫岭、蒋岭、虎踞等美景。
C.青溪别业曾有唐代诗人王昌龄居住过。
D.青溪别业是朱家三代人生活过的地方。
(5)简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答案】
(1)(1 分)D
(2)(3 分)①写出了青溪别业图的内容,突出了别业景观的美好。②呼应首段中的“胜概”,为下文关于人 与环境(人当役境,不当为境所役)的议论做铺垫。
(3)(2 分)不私享天下(1 分)安贫乐道(1 分)
(4)(2 分)D
(5)(4 分)介绍了青溪别业的来历和概况,论述了人当役境而不为境所役的观点,宣扬林修父子不为外物所役的品德,期望人们不要诱于外物而为境所役。
【参考译文】
青溪别业是金陵朱鹤闲先生读书的地方。我没有到过那个地方,那里的美景就不得而知了。 现今能够为它写记,是因为他(鹤闲先生)的儿子朱林修为我讲述了那里的详细情况。
林修在甲子这一年春天从金陵来广东,从袖中拿出一幅图给我看,说:“我们家族起初在四明安家,到了祖父双塘公的时候,遇到流寇作乱,因为越地濒临大海不能再居住了,于是迁家到金陵。我父亲鹤闲公凭孝廉的身份在荆楚一带连续做官,虽说为官清白,所留下的房舍,厅堂建构宏阔,也还稍稍符合名门的气派。有一处位于秦淮名字叫青溪的别业,是我祖父、父亲和我三代人生活的地方。这幅图画的是它大概的情形。您一定替我给它写一篇记。”
我察看了这幅图,青溪算得上是秦淮的胜地。唐代诗人王昌龄曾经在这里选地居住。而青溪别业就 属于其 中一处,有园林泉石在左右环绕着,那最高的并超出城墙的,叫尘外楼,鹫岭、蒋岭、虎踞各处 胜景都可以隐 约看见。沿着溪流一带,在上面建有八九处阁楼,在上面可以下棋,可以垂钓。对岸的游 人拖着木鞋拄着拐杖, 在竹林柳树间来来往往。大凡图中所有的景象,都是可以写下来作记的。
虽然是这样,人应该役使环境,而不应当被环境所役使。所以舜和禹拥有天下而不私自享有天下, 颜回住在简陋的巷子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如果具有了舜和禹那样的心境,那么即使是天台山、雁荡山、 罗浮山以及鄱阳湖、洞庭湖那样伟丽奇崛的景观,也只不过是那胸中文章的变幻外显。如果具有颜回那样的心境,那么即使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也都完全可以寄托他内心静虚忘我的情怀。更何况这处园林中有那些让人快乐可供游赏的泉石美景呢?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我恐怕他被外物所诱惑的事一定会很多。这就是林修想让我作记而他在其间会有所取舍的原因。哎! 了解了林修,那么就可以了解鹤闲先生了。 于是我就写下了这篇记。
例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困难)
静者居记
(明)高启
①浔阳张君来仪,以“静者居”名其所寓之室,尝属子记之,久辞而未获□。
②一日,与客往候之,入其室,竹树翳深,庭户虚寂,落然无嚣声。客顾而叹曰:“美哉居乎!使张君不勤动于外、有以自乐而成夫静者,非是居乎?”
③予谓客曰:“子何言之戾耶?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 居静矣。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夷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 子谓其果静乎?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 其居非静失。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 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子谓其果非静者乎?盖静也系于人,不系于居。人能静则无适而不静,是居 之静无与于人,人之静亦无待于居也。虽然,亦有待其居而静者矣,然非此之谓也。《传》曰:‘居天下之广居。’ 广居,仁也。自克己以复之,主敬以守之,至于安重而不迁,渊靓而莫测,则其体静矣,故曰‘仁者静’。张 君之志,盖在于是,而假以名其室,子岂未之思乎?”
④客未有以应。张君起而谢曰:“
若居仁而静者,虽非愚所及,则愿学之焉。子之言备矣,岂不足记吾居哉?请书之。”
⑤顾予欲静而未能者,姑书以识之,俟他日从君而从事焉。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矣
B.乎 C.耶
D.也
(2)第②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 。(2 分)
(3)对第⑤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欲静而未能”点明作者久未写记的原因。
B.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加深了对“静”的认识。
C.作者通过写这篇记同时勉励张君和自己。
D.作者觉得要随张君学习才能成为“静者”。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①吾知其所勉 ②居不静而静者 ③居静而非静者 ④吾知其所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5)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 分)
【答案】
(1)(1 分)D
(2)(2 分)对居室“静”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1 分),引出后文“客”的感叹(1 分)
(3)(2 分)C
(4)(3 分)D
(5)(4 分)本文先以居静人不静的现象,反驳了“静系于居”的看法(1 分),再从居不静人静的现象, 提出 “静系于人不系于居”的观点(1 分)。在此基础上,又把对“居”的理解上升为心灵的居所(1 分),由此推 进一层,提出“居仁而静”这一最为核心的观点(1 分)。全文紧扣“居”“静”关系,连
贯而下,层层推进。
【巩固练习】
例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中等)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①
柳宗元
①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因高丘之阻以面势,无欂栌节棁② 之华。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昭其俭也。
②是山崒③ 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尾蟠荒陬,首注大溪,诸山来朝,势若星拱,苍翠诡状,绮绾绣错。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④ 也。然以壤接荒服⑤ ,俗参夷徼⑥ ,周王之马迹不至,谢公之屐齿不及,岩径萧条,登探者以为叹。
③岁在辛卯,我仲兄以方牧之命,试于是邦。夫其德及故信孚,信孚故人和,人和故政多暇。由是尝徘徊此山,以寄胜概。乃壁乃涂,作我攸宇⑦ ,于是不崇朝而木工告成。每风止雨收,烟霞澄鲜,辄角巾鹿裘,率昆弟友生冠者五六人,步山椒而登焉。于是手挥丝桐,目送还云,西山爽气,在我襟袖,以极万类,揽不盈掌。
④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是亭也,僻介闽岭,佳境罕到,不书所作,使盛迹郁湮,是贻林间之愧。故志之。
【注】①柳宗元被贬广西任柳州刺史时,其二兄柳宽亦任职邕州(现今南宁)。②欂(bó)栌节棁(tuō)欂栌,斗拱。棁,梁上的短柱。③崒(zú):险峻。④裔:边远的地方。⑤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京畿二千五百里的地区,为五服中最远之地。⑥徼(jiǎo):边界。⑦攸宇:安适的房屋。
(1)概括第①段的内容。(3 分)
(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3 分)
(3)可填入第④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 分)
A.也 B.耳 C.矣 D.者
(4)对第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柳宗元的二兄因为实施了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
B.本段写景简练传神,可与第②段的“以为叹”相呼应。
C.本段文字体现了山川之美与士子俊逸相得益彰的情趣。
D.本段文字看出柳宗元的二兄不留恋官场而纵情于山水。
(5)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3 分)【答案】
(1) (3 分)说明建亭的时间、地点以及亭子的简朴特点。(时间、地点和简朴各 1 分)
(2) (3 分)画线句以长短句的形式(以四言为主),用拟人的手法(1 分)生动地描写了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 分),为下文登探者抒发感叹做铺垫。(1 分)(句式和手法写到一点就给 1 分)
(3)(1 分)C
(4)(2 分)D
(5)(3 分)本文通过叙写茅草亭建造的起因、经过、简朴特点(1 分),描绘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以及率友登山的乐趣(1 分),赞美了柳宗元二兄的德政,同时表达了“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观点(或为自己能使马退山彰名而欣慰。)(1 分)
【参考译文】
这年冬天十月份,在马退山的南面修建了一个新亭子。倚靠着险要的高丘,顺应着山势地形,没有华丽的斗拱和梁上短柱。(亭子)没有砍削椽子,没有修剪亭顶上的茅草,没有修建四周的墙,把白云当作篱笆,青山当作屏风,来彰显它的俭朴。这座山高高耸立在茫茫群山之中,直插云需,绵延几十近百里,山尾盘卧在荒远的角落中,山头直接插入宽阙的溪流中,四周群山朝向着它,那情形好像众星拱月,深绿怪异的形状,美丽盘绕,色彩错杂如绣,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但因为这儿与荒僻之地接壤,风俗与东部边界之地夹杂,周穆王的远游之马未曾来过,谢灵运的足迹也没到过这里,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寻的人也为此而慨叹。
辛卯年(元和六年),我二哥获命担任当地长官,来到这个地方试任。因为他实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所以政通人和,政通人和所以有更多闲暇时间。因此他常常流连于马退山,寄怀于这里的美景。(他)就筑围墙涂泥浆,建造自己安适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完成了。每当风停雨驻,空气清新的时候,(他)就戴上头巾穿上便服,带领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顶登上茅亭。(他们)就手弹着琴,眼望着环绕身边的流云,日落时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怀之中,远处的自然万物,收揽过来还放不满手心。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了。这座亭子,身处岭南偏远之地,是美景但人迹罕至,(如果我)不记下(我仲兄)在这座山上建造的亭子的事,会使美好的景观湮没,这将留下愧对山林溪水的遗憾。所以写下这篇记。
检测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 分)(中等)
砚室记
(明)陆树声
①余性寡嗜好,平生所蓄,舍书史外,无长物,自为史官,蓄一端砚,及官南雍,得一砚,歙石也。已前后得石,属工理之,凡得砚者十。曰:“蓄此足,越十吾无取焉。”因自号十砚主人。椟藏之,题曰“砚室”。 间一出之,置几上,兀傲相对。
②客有规余好之癖者。余曰: "癖此,不犹愈于癖他好乎 ”异日,客有具辨眼者,视之,举非佳品也。 余曰:“客知余癖砚矣,宁庸以佳品为癖乎 (甲)且昔之论砚者多矣。自欧阳永叔、蔡君谟。洪景伯推龙尾良者出端石上,而苏子瞻至列以牛后,乃复为罗文作传,岂物无定论,其轻重一出士人之喙耶 (乙)如使余嗜砚而取必于佳,则珍玩珠品,世不有万于砚者乎?(丙)夫珍玩珠品,非有力者不能致,而往往规夺所好于他人, 故不以移余之嗜,独余材薄无文,知嗜砚矣,不能为之重。以余之不足以重砚也,又何暇计其品之高下 (丁)虽然,姑余之嗜砚,不移于珍玩珠品,则砚之托于余而见嗜也,安知不因以为重乎?然则余之癖未解也。”
③他日,璋子学书,出其一授焉,曰: "俟汝能书,吾将举全室畀① 之。"有问者,曰:“此余家青毡② 也,惟勿以籝金③"例之。”十砚主人记。
选自《陆文定公集》
【注】 ①畀:给与。②青毡:语自《晋书·王羲之传》 “(王献之)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
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③籝金:财物。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哉 B.也 C.矣 D.耳
(2)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平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平生收藏的也就是十块砚台。
B.作者前前后后一共得到了十块砚石,嘱托工匠雕琢并且加工。
C.作者觉得收藏已够,除非有比这十块更好的,就不会再谋求。
D.作者不断地会取出一些收藏放在桌案上,骄傲地向朋友展示。
(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中,位置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又安知余所蓄之果佳乎否也
A.甲 B.乙 C.丙 D.丁
(4)第②段作者通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收藏砚台的原因,请对此加以分析。(4 分)
(5)第③段中“青毡”译为“传家旧物”或者“传家之宝” ,哪一种更接近作者旨趣,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1)(1 分)C
(2)(2 分)B
(3)(3 分)B
(4)(4 分)答案示例:作者用大量问句来强调自己以砚为癖的原因,一是物无定论,二是佳者易为人所夺,三是虽感慨自己的才能学养尚不足为砚增色,但自己对砚的专注或已增加了砚的价值。这些问句逐层深入,加强语气,不仅解释作者收藏砚台的意义,也坚持了在砚上寄托情志的取向。
(5)(3 分)答案示例一:“传家旧物”好;“旧物”和“籯金”形成更为鲜明的对照,也与第一段“敝帚自珍”的态度相映衬;表明自己不同于流俗,而是诗书传家的洒脱。
答案示例二:认为“传家之宝”好;作者在前文反驳了“客”对砚台价值的评价,又将砚台赠与儿子,勉励他好好读书,可见对这些砚台的珍视;翻译成“传家之宝”更能凸显出作者的态度。
检测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困难)
君子亭记
王阳明
①阳明子既为何陋轩① ,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时;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②门人曰:“夫子盖自道也。吾见夫子之居是亭也,持敬以直内,静虚而□,非君子之德乎?遇屯而不慑,处困而□,非君子之操乎?昔也行于朝,今也行于夷,顺应物而能当,虽守方而□,非君子之时乎?其交翼翼,其处雍雍,意适而匪懈,气和而□,非君子之容乎?夫子盖谦于自名也,而假之竹。虽然,亦有所不容隐也。夫子之名其轩曰‘何陋’,则固以自居矣。”
③阳明子曰:“嘻!小子之言过矣,而又弗及。夫是四者何有于我哉?抑学而未能,则可云尔耳。昔者夫子不云乎?‘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②,吾之名亭也,则以竹也。人而嫌以君子自名也,将为小人之归矣,而可乎?小子识之!”
(选自《王阳明集》有删改)
[注]①何陋轩: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后,伐木为轩,自建居所,并命名为何陋轩,取《论语》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意。②《论语注疏》:人博学先王之道,以润其身者,皆谓之儒。但君子(儒)则将以明道,小人(儒)则矜其才名。
(1)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君子亭位于何陋轩的前面。
B.交代了君子亭命名的缘由。
C.竹之姿像虞宫廷里的群妃。
D.必要的隐忍也是君子之道。
(2)将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方框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弗拘 ②能亨 ③若愚 ④能恭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3)有人认为第③段中“嘻”字可两解:一是表惊讶的感叹词,二是嬉笑的意思:结合具体内容推断不同解释背后的王阳明形象。(4 分)
(4)本文围绕“君子亭”的命名,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4 分)
【答案】
(1)(2 分)C
(2)(2 分)D
(3)(4 分)答案示例:第一种,“嘻”字做感叹词解,后面的文字显得语重心长,严厉而认真,符合王阳明师长的身份,既有对门人错误思想方式的批评,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严肃态度。对比门人略带戏谑的说话方式,王阳明的严师形象呼之欲出。
第二种,嬉笑之意,首先这一声 “嘻”笑本身就有种“我就是这么想的,被你戳穿了”的调皮感,有了这个“嘻”字,后面所有的自谦就都有了自傲的意味。这种自谦不是虚伪,是中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这样的王阳明不仅只是一个严肃的哲学家,而变成了可爱的长者形象,更富有生活气息。
(4)(4 分)答案示例:本文先从德行、操守、明达、和乐四方面揭示了君子之道,阐明以“君子”命名亭子的原因;然后借门人之口,指出阳明子完全具备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及从阳明子对自己住所“何陋轩”的命名中即可看出阳明子是夫子自道;随后阳明子则表示自己对君子之道是学而不能,不敢以“君子”自任,如不注重明道而追求才名将是小人之流;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君子谦虚、正直、明达、和乐的品性,回应了开头,层层推进,曲折有致。
【解析】
15.原句意为“群竹傲然挺立,遇风也不挠不屈,如同端冕正笏列在君侧的大臣们的风姿仪容”。
16.根据君子之道,一一对应。君子之德对应静虚而若愚,君子之操对应处困而能亨,君子之时对应守方而弗拘,君子之容对应气和而能恭。
17.门人夸赞王阳明具备君子之道的四个表现,第一种解释能够体现王阳明对于门人的赞扬的谦虚与反省,看得出一个严肃认真的师长形象;第二种嬉笑之意则含有玩笑可爱之形。
18.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首先从亭子命名的原因来揭示所谓的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然后借门人之口来表现王阳明具备君子之道,最后王阳明自己的看法,突显其君子谦虚之性。
课后巩固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4 题。(简单)
《鱼,我所欲也》(节选)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孙仪① 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 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③ 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假如 ③迁就他人。)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4 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 是:__________
(3)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一:__________ (4)其弟子谏曰 其:__________
2.借助工具书,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上面两篇短文,你是如何看待取和舍的?结合文章简要谈谈。(3 分)
【答案】
1.(1)“辩”通“辨”,辨别(2)是”意为“这些”,指前文中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华丽的住宅,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劳苦的人的感激(3)全(4)代词,代公孙仪
2.(1)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关键词“蹴尔”“与”,共 2 分)(2)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何故 (省略句,关键词“嗜”,共 2 分)
3.(3 分)在利和义面前,我们要知轻重,明得失,晓利弊,舍利而取义。(围绕“舍利取义”作答即可)
预习内容
《窦娥冤》巩固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