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5: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古今异议、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文意的理解、论辩的语言艺术。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ppt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他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这节课,我们将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
二、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扩置学宫,招 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作者、作品及思想
1、作者: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2、作品:《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3、思想
(1)性善论。仁、义、礼、智。
(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仁政思想。养民(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王道思想。以德行政者王。
(5)存养式。保存“良心”、扩展“善端”。
四、分析文本
1、听录音朗读,认识生字。
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齐宣王急于成就霸业,提出齐桓公、晋文公的话题;孟子怎样委婉地转换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孟子:a.反对“霸道”,提出“保民而王”的王道。
b.以羊易牛 百姓皆以王为爱 王之不忍 牛羊何择焉 无伤也,是乃仁术 王说
c.力足以举百钧 不足以举以羽 不用力
明足以察秋豪 而不见舆薪 不用明
百姓之不见保 不用恩
王之不王 不为,非不能也
(2)“不为”与“不能”有何区别?要如何做?
孟子:a.挟泰山以超北海 不能 诚不能
为长者折枝 不能 是不为,非不能也(比喻论证)
王之不王 折枝之类 是不为,非不能也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c.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善推其所为
d.权,知轻重;度,知长短 王请度之
3、重点难点化解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1)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文章中的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五、拓展延伸
甲、乙两名同学住同一个宿舍。甲不拘小节,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乙很精细,不喜欢别人乱动自己的东西。有一次因为甲用了乙的香皂,两个人吵了起来。你设想一下,该如何调解他们的矛盾?
分析:
(1)对甲可以这样说:可能是你没有在意拿错了,也可能是随意习惯了,觉得用一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都没有什么。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不过我们也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习惯。寝室空间小,同学间相互尊重别人的习惯,才能融洽相处。
(2)对乙可以这样说:甲可能没有在意,就拿错了你的香皂。甲平时大大咧咧,毛毛糙糙的。不要被生活中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绊住了,要大度些,古人云“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嘛!
六、知识点归类
1、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 “以”通 “已”,止。
(2)王说 “说”通 “悦”,高兴。
(3)刑于寡妻 “刑”通 “型”,作榜样。
(4)可得闻与 “与”通 “欤”,吗。
2、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 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3)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视力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尊敬
(6)权,然后知轻重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称称
3、古今异议
(1)吾何爱一牛 爱:吝啬
(2)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所以:......的原因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中国:中原地区
七、作业
请就下面一则材料展开论辩。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他于是振作起来。
第二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也禁不住说:“可怜的蚂蚁,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很容易就能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蚂蚁!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蛮干一气了——我是个人,是个有头脑的人。”他于是做出了新的选择。
正方论题:面对挫折,决不放弃
反方论题:面对挫折,重新选择
附、相关知识补充
1、《孟子》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 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2、“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