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咕咚 教案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咕咚 教案 第一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6: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咕 咚第一课时
徐春燕
教材分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并有其相对应的四幅插图。本文也是继一上《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上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定的识字、猜字的方法和经验,对连环画故事也比较感兴趣。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定的思维惰性,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认字;正确书写“家、象”。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学习第1-4自然段,了解兔子拔腿就跑和其他小动物们跟着跑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通过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游戏导入 渗透识字方法
课前游戏1:学一学。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学一学”。学什么呢?根据老师的提示,模拟出声音。
模拟小鸡、青蛙、小猫的叫声。
课前游戏2:猜一猜。
游戏的第2关是猜一猜。这三种声音都可以用汉字来表示。大屏幕上有三组汉字,哪一组是谁的叫声?为什么?
ppt出示1、呱呱 2、喵喵 3、叽叽
3、猜课题的读音,揭题并总结拟声词的特点。
板块二 图文对照,多形式猜生字
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七个自然段配了四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文字呢?
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画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熟”、“掉”,通过形声字的方法猜出“吓”的读音,并强调猜字方法。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师随机正音,借助图画猜“羊”、“鹿”、“象”的读音,借助拼音读好“逃命”、“野”、“领”的读音,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和图画猜读“拦”的读音,及做做拦的动作。
板块三 紧扣“跑”字,表演探究心理
质疑发问
师:故事读完了,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会提问的小朋友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小朋友。
预设1:“咕咚”是什么?
预设2:小兔子为什么要跑?
预设3:大伙为什么要跟着小兔子一起跑?
探究“咕咚”是什么?
师:“咕咚”到底是什么呢?
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识“熟”,知道木瓜熟了的意思是木瓜成熟了,可以吃了。知道“掉”是一个动词,演示木瓜掉进湖里,铅笔掉到地上。
学生交流“咕咚”是什么?
“咕咚”是一种声音,借助图画、文字探究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兔子听到“咕咚”的反应,演一演“拔腿就跑”,感受兔子内心的害怕和慌张。
创设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兔子,读好句子。
“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啊?”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体验兔子这个角色,读出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小结兔子跑的原因:被咕咚声吓了一跳。
师生合作读1-2自然段。
3、探究小猴子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大伙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1)学习第3自然段,抓住“一听”、“跟着”,感受小猴子不动脑筋,只听兔子说什么就信什么。读好猴子说的话,读出猴子的害怕、慌张。
(2)交流狐狸、山羊、小鹿、大象的做法。
(3)创设情境,演一演。体验动物们害怕、慌乱的情景。
(4)看图想象当时的场面,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
(5)抓住文中“热闹”再次引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板块四 盘点生字 观察学写汉字
读儿歌,复习生字。
学写“家、象”。
出示“家、象”,跟着视频写笔画。
比较两个字异同。。(有一个相同的部件,都是上下结构,上收下放)
教师范写,生自己练写。
反馈评价。
板书
20 咕咚
猜字方法 看图画
形声字
联系上下文
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