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一分钟 教案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15 一分钟 教案及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11: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分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钟、丁、洗、背、汽、元、迟、刚、共”9个字,正确书写“钟”。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早上,沈老师就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我想请你们当当小老师,来帮我评一评!瞧!(板书:1 = 20)这道数学题对吗?
直接揭题
1 = 20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一分钟》,它会告诉我们答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识记“钟”
钟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你读得很棒,老师奖励你一个小闹钟,提醒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初读要求
一分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翻到85页,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难读的地方一定要多读几遍。开始吧!
检测字词
课文读完了,生字宝宝都会认了吗?咱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敢不敢挑战?嗯,都信心十足呀!赶快走进第一关!
生字
①洗、背、汽、元、迟
字音→字形(鼓励自主识记)
②丁、刚、共
强调多音字
词语
丁零零 洗脸 背着 公共汽车 迟到 元元 刚刚 哈欠
丁零零:在口语中可以读第一声
哈欠:强调轻声,指读→齐读
词组
打了个哈欠
翻了个身
强调“了”读得轻而短
(三)研读课文,感悟探究
解决数学题:1指的是什么,20呢?
板贴:多睡1分钟 迟到20分钟
学习第1自然段
多睡了一分钟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为什么多睡了一分钟?元元是怎么想的呢?赶紧读读第一自然段。
“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
想象说话,指导朗读
指读(强调后面的“一分钟”可以读得慢一点)→齐读
体会后悔的心情
元元以为就睡一分钟是肯定不会迟到的,可是元元不但迟到了,而且迟到了20分钟。
看图,你觉得元元的心情怎么样?
书上有一个词,直接告诉了我们,赶紧找找!小手指指着读两遍。
学习第2自然段
元元到了这里才感觉后悔吗?前面有没有后悔过?赶紧读读第二自然段,元元在后悔什么?
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渗透“要是早一分钟,就能……”
想象说话:如果你是元元,你会怎么想?
理解“叹气”,指导朗读
学习第3自然段
元元就错过了一个绿灯吗?还有什么事情也耽搁了元元的时间?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想象说话,指导朗读
学习“要是……就……”
结合图片,帮助理解推断
师生合作朗读
(四)指导写字(钟)
1.书写要点提醒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指导反馈
(五)结语
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四十个一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铃声响了,我们也要下课了。
自我评价:
我今天上的课的优点是:词语的理解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在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没赶上绿灯和公共汽车最终迟到20分钟的心情。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元元因为多睡一分钟而没赶上绿灯和公共汽车最终迟到20分钟的心情。为此,我把课文的呈现做了调整,先是从课题入手问“课题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什么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不足是: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心中仍有些许遗憾。备课设计到位,但落实的不是很规范,感觉时间是那样的匆忙,在细节的规范上与预设之间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