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3课 课时 2课时 总第 81-82课时 课型 阅读课
课题 小壁虎借尾巴
教 材 分 析 1.文体特点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全文以连环画的方式呈现,讲述了小壁虎“断尾求生--借尾遭拒--新尾长成”的过程,在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中向学生介绍了小壁虎及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课文三、四、五自然段运用儿童熟悉的反复结构讲述故事,是练习朗读、角色扮演的好材料。 2.文化底蕴 继一上年级册《小蜗牛》、一年级下册《咕咚》之后,本文是第三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学生对猜读识字有了经验,但提取文字信息、了解词句意思以及感悟主题的能力刚步入学习阶段,还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教师要设计好学习阶梯,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写字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字体结构,正确书写。 3.语言表达 本课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和小动物的形象都栩栩如生,抓住这个优势,借助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轻松地学习和获得知识。 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因为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过,句式基本相同,角色的语气也基本相同,所以特别适合指导学生朗读。
学 情 分 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真实、立体式的课文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同时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 学 目 标 1.基础目标。 (1)认识本课 12 个生字和会写 7 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户字头”、“车字旁”。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2.特色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3.发展目标。 能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并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的几种方法。
教 学 重 难 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 于 关 键 问 题 及 解 决 策 略 的 教 学 设 计 初稿 修改(反思)
课时目标: 1.通过形声字、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画等方式进一步学会猜读识字,重点会认“壁”“墙”等生字,会写“您”“条”“草”。学习新偏旁“户字头”、“车字旁”。 2.重点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阅读提取信息,读懂小壁虎找谁借尾巴,体会小壁虎的礼貌并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功能。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块一 看图片(壁虎),走进课文 1.出示词卡:壁虎,认读“壁虎”。 师介绍小壁虎的本领:脚趾有吸盘,能够在光滑的墙壁、天花板,甚至玻璃上爬行自如,有“飞檐走壁”的特技。壁(拓展组词) 2.壁虎会出现在墙角,(出示词卡:墙角)识记:墙、壁,为什么用“土”做偏旁? 壁虎还会出现在房檐(图片),(出示词卡:房檐)认读房檐,识记“房”形声字,学习新偏旁“户字头”。 3.揭题:《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读准“借”。 板块二 创设情境,多元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习活动一
1选一选:看图判断出现在课文里的是哪些小动物。
2.摆一摆:出示几幅插图,按课文内容排排序。
3.说一说:把图与文字结合起来,简单说文中的故事。
)明确“读课文小妙招”:连环画式的课文要看图读故事。 2.张贴“招聘配音员”启事,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1)播放无声微课,出示招聘启事。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不过,这部动画片没有声音。动物王国电视台台长听说小朋友读书表演特别棒,想聘请你们做动物王国的配音演员。瞧,他们还特意寄来了一份招聘启事呢!要想应聘,得先读通顺课文才行。 (2)再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没有音节的字,结合插图进行猜读。 2.重点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3)指名读课文,随文识字。 猜读识字:蛇(拓展偏旁),咬(联系生活实际),蚊、转(加一加)。学习“车字旁” 联系已知学习经验识字:您(加一加)。 (
学习活动二:(每个学生分发装生字的信封)
1.生字归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摆一摆生字。
2.你摆我认:同桌之间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3.说一说:说说自己对这些字是怎么分类的。
4.儿歌复现生字:读读信封中的儿歌,互相读
。
)活动中合作识字 小结:当进行课外阅读时,我们遇到不会读的字或不认识的字,可以运用形声字的知识,结合生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图画等方式方法猜猜生字的读音和意思。 (4)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用横线画出表示原因的词语或者句子。 (个体学习后,班级交流汇报,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实施教学,进行有感情朗读的学习指导,读好小壁虎的语气。) 小结:恭喜大家顺利掌握了本课的部分生字词,成功闯过配音员所需第一关!让我们继续前行去闯第二关吧! 板块三 情境复现,趣味朗读 招聘配音师第二关:要想配好音,我们得先读好脚本。 1.读好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1)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出示小鱼板贴),明白小鱼摇着尾巴是在用尾巴拨水。 (2)联系已有学习经验识字“拨”(加一加的方法,“提手旁”与动作有关),让学生做一做这个动作。 (3)读好第三自然段。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爬呀爬”要读得很慢,因为小壁虎爬的路很远,所以时间长。) (指导朗读对话:重点关注“姐姐”“您”“行吗”等词,读得有礼貌。) (
1.比较朗读: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不行,我要用尾巴找水。
2.
反复练读
:读出小壁虎有礼貌的语气;读出小鱼不能借尾巴的无奈。
3.情境对读。
4.看插图练读。(要求脱离文本)
)学习活动三: 2.自由学习小壁虎与老牛、燕子之间的对话。 学习活动四: (
2.说一说。
小壁虎:××(对小动物的称呼)+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其他小动物:不行,我要用尾巴+用途。
3.读一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互读,全体学生与教师互读。)
4.演一演。情境表演,为无声课配音,争当优秀配音师。
)小结:恭喜大家,勇闯第二关!想当一名优秀的配音师,还得不看课文能说能演。 3.招聘配音师第三关:不看插图,不看文字,戴上头套,有感情地演一演。 (1)打开“无声”微课,成功配音。 (2)颁发“优秀配音师”荣誉证书。 板块四 观察字形,书写指导 动物王国电视台对同学们刚才精彩的配音感到很满意,如果生字也能写得端正漂亮就更好了。 1.观察字形,发现特点。 “条”“您”“草”都是上下结构。 2.范写生字,指导重点。 “条”:上放下收,“木”字横在上面的撇捺里并齐平,竖钩穿插上面。 “您”:下比上扁,下比上宽;“你”的“尔”撤穿插到单人旁 “草”:“日”要扁,第二横在横中线下方;第八笔横要舒展,两头伸出草字头。 3.练习书写,评价展示。 再次书写,同伴互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抽读生字,书写“爬”“房”。 2.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3.能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能读出小壁虎没尾巴的无奈,渴望借尾巴的急切,但始终有礼貌的语气;能体会小鱼、老牛和燕子真诚待人。 板块一 复习引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爬”“房”书写。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注意点。 “爬”:“爪”的一捺要写得舒展,“巴”字紧贴着捺。 “房”:注意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则,“方”要写得饱满,一横伸出“户字头”。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板块二 借助词语,串讲故事 导语: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3种动物尾巴的作用都不一样。现在你们能看着这几个词,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
小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大树上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房指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1.学习活动一:读一读 说一说 过渡: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到,心里十分难过,后来怎样呢? 板块三 图文对照,了解结果 1.出示第5.6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学习活动二:小组内交流 (1)自由读。思考: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 (2)指导朗读。用高兴的心情去体会小壁虎的话。 (3)介绍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2.反馈交流。指名读第6、7这两个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3.我能理清课文脉络。 小壁虎的尾巴(),他分别向()、()、()借尾巴,可是他们因为各自的尾巴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最后小壁虎()新尾巴。 板块四 续说故事,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引导学生交流上节课课后搜集的资料。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2.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出示:老虎、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讲解其尾巴的作用。)生:看课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用途。(1)老虎的尾巴用来搏斗。(2)松鼠的尾巴天冷时可以当被子;从树上跳下来时可以当“降落伞”,起缓冲的作用。(3)袋鼠的尾巴起支撑作用。 3.课文中的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没有借到。你们想象一下小壁虎还会向谁借尾巴?他会怎样借呢? 学习活动三: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尾巴,说一说。 (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小壁虎说:(“ , ?)”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
)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5.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设 计 前置性作业: 预习课文,朗读3次,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课堂练习: 课堂作业本第3-5题。 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 学 板 书 设 计 第一课时: 21.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