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安溪县蓝溪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21 11:1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溯(suò) 百舸(gě) 慰藉(jiè) 强人所难(qiǎng)
B.谤讥(bàng) 寥廓(liáo) 胆怯(qiè) 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 丰腴(yú) 戛然而止(gá) 有恃无恐(shì)
D.青荇(xíng) 谥号(yì) 挟持(xié) 怒发冲冠(guān)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4.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二、文言文阅读(24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6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 夜缒而出      zhuì
A. 共其乏困    gòng
A. 秦伯说   yuè
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páng
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A.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A.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A. 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0、下列没有通假字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11、下列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微夫人之力
D、惟君图之
12、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 B.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 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13、下列各句中省略有误的一项是
A.(晋惠公)许君焦、瑕
B.子犯请(晋侯)击之
C.敢以(之,代亡郑而有益于君)烦执事
D.若舍郑以(之,代晋)为东道主
1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第Ⅱ卷(共108分)
三、(36分)
15、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8分)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②夫晋,何厌之有?(2分)
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16、诗歌鉴赏(16分)
(一)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跟词__________________的有关;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它跟词的__________________有关。(4分)
(2)这首词都有警策之语,使全词的“题外之远致”洋溢纸上。这首词的警策之语是 ;( 2分)
(3) 《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青,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淮河。
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 xiāng):潇水和湘水,流经今湖南境内。秦:今陕西境内。
(1)请找出这首诗歌中反映离别的意象: 。(4分)
(2)这首诗作者借助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 ___, __ __,谁主沉浮?
(2)指点江山,__ ___, __ __。
(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雨的哀曲里, , ,
(6) 消散了,甚至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应用(12分)
18.一张贺卡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起到很大的作用。请根据引导语的提示,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种作用。(4)
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分热情的祝愿。它 ,
它 ,
它 ,
它 。
19.以“老师”为对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个句子。(4分)
20、(探究题)请你对“蓝中班级文化图书角”活动提供两条建议,要求语言通顺,内容健康,每条建议字数不超过20个字。(4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话离不开语文,语文也离不开我们,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围绕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语文的帮助,我们交流、写作、读书,都可以说是语文的一部分,总之语文是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的。
刚刚走过中考的我们,对语文,我们有了更多的感受。下面请以“面对语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文体不限
②立意自定。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