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试卷 (考点+分析+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试卷 (考点+分析+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6-14 19:24:26

文档简介

2014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我们的土地到哪儿去了?”很多农民都有类似的困惑.200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数据(如图),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是(  )
  A. 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无人耕种 B. 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
  C. 盲目征用耕地,建设占用耕地 D. 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滞销
 
2.(3分)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的主要支柱产业
  B. 随着改革开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不大
  C.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
  D. 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3.(3分)黄河流域发展经济的显著优势是(  )
  A. 能源丰富 B. 有色金属丰富 C. 生态环境好 D. 水资源丰富
 
4.(3分)下列不属于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是(  )
  A. 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C.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 加强经济独立,减少区域联系
 
5.(3分)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 边发展边治理
  C. 先发展后治理 D.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6.(3分)造成我国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生态环境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气候的影响 B. 人类活动的影响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地形的影响
 
7.(3分)对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条件单一,资源丰富
  B. 领土辽阔,山川壮丽,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C.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8.(3分)读图,我国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一组是(  )
  A. ①福州 ②汕头 ③珠海 B. ②汕头 ③深圳 ④珠海
  C. ①厦门 ④澳门 ⑤海南 D. ①厦门 ②汕头 ③深圳
 
9.(3分)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子孙的生活需求
 
10.(3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门类齐全,但独立性较差
  B.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 粮食、棉花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各国首位
  D. 工业落后,但农牧业发达
 
二、综合题:
11.(8分)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 _________ 工程,我国西部钢铁工业基地 _________ 附近有 _________ 水电站.
(2)B城市为 _________ ,它是全国 _________ 最大的直辖市.
(3)上海拥有国家级浦东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长江沿江城市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上海的优势表现为 _________ .
(4)从图中信息可知,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_________ .
(5)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继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_________ .
 
12.(16分)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包括 _________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_________ ,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_________ ,海拔最高的省(区)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西部地区的是(答序号) _________ .
①华北平原  ②塔中油田  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④黄山 ⑤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⑦石嘴山煤矿  ⑧布达拉宫
(3)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是 _________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4)西部开发的先导工程应该是 _________ .
A、资源开发,建设新基地 B、更新设备,改造老工业
C、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D、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_________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6)中部地区中,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7)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由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请列举出陕西省境内的文化历史遗迹( 至少两个) _________ 、 _________ .
(8)“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按这一要求,请你就下列两个地区的发展,谈谈设想.
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侵袭,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象群出没,孔雀啼鸣,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13.(6分)读我国四大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_________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_________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_________ 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 .
(3)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_________ 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_________ .
 2014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我们的土地到哪儿去了?”很多农民都有类似的困惑.200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公布了近1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数据(如图),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是(  )
  A. 农民外出打工,土地无人耕种 B. 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
  C. 盲目征用耕地,建设占用耕地 D. 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滞销
考点: 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4752828
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 解: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故选:C.
点评: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2.(3分)关于我国区域差异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云南省的旅游业已成为该省的主要支柱产业
  B. 随着改革开放,沿海与内地的差异不大
  C.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
  D. 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考点: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4752828
分析: 近些年来,国家对工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淘汰了一些落后产能和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工业布局趋于相对均衡.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中西部地区工业得以拓展和升级.许多城市将内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到郊县的工业园区,改善了工业布局和人居环境.
解答: 解:地域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内地发展的要求,国家对沿海地区的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同时全面推进中西部的工业建设.在过去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系列工业中心或工业基地,地方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新兴的加工制造业地区,近年来,云南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持续上升,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故选:B.
点评: 考查我国区域的经济差异,要理解记忆.
 3.(3分)黄河流域发展经济的显著优势是(  )
  A. 能源丰富 B. 有色金属丰富 C. 生态环境好 D. 水资源丰富
考点: 煤炭工业的分布.4752828
分析: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 解:黄河流域的胜利油田是国内第二大油田.黄河流域的煤矿资源极为丰富,大型煤矿有山西省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神府,河北省的开滦和峰峰等.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黄河流域经济的显著优势.故选:A.
点评: 考查黄河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要识图记忆.
 
4.(3分)下列不属于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是(  )
  A. 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C.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D. 加强经济独立,减少区域联系
考点: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4752828
分析: 依据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特点解答.
解答: 解:未来社会和谐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3分)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B. 边发展边治理
  C. 先发展后治理 D.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考点: 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4752828
分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环境和资源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解答: 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为此我们因该做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方面,只有经济教务长而没有社会、生态的相应发展,这样的社会肯定是不完善的;另一方面也不能离开经济发展去追求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大面积垦荒,增加耕地面积和大力发展工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是错误的.故选:C.
点评: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上中心来展开.必须牢记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是我们追求生态和谐、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 还必须注入邓小平善于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有及从非均衡发展达到整体发展的辩证思想,为逐步实现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6.(3分)造成我国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生态环境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季风气候的影响 B. 人类活动的影响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地形的影响
考点: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4752828
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 解: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造成我国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生态环境明显不同.故选:A.
点评: 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7.(3分)对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条件单一,资源丰富
  B. 领土辽阔,山川壮丽,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C.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考点: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潜力.4752828
分析: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解答: 解:(1)我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气象万千,且资源丰富,故A错误; (2)我国领土辽阔,山川壮丽,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故B正确; (3)我国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使的人均占有量少,故C错误; (4)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8.(3分)读图,我国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一组是(  )
  A. ①福州 ②汕头 ③珠海 B. ②汕头 ③深圳 ④珠海
  C. ①厦门 ④澳门 ⑤海南 D. ①厦门 ②汕头 ③深圳
考点: 广东省.4752828
分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解答: 解: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粤) 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结合选项.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结合教材牢固掌握.
 
9.(3分)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子孙的生活需求
考点: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4752828
分析: 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5.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
解答: 解: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结合题意.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结合实例理解解答.
 
10.(3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门类齐全,但独立性较差
  B.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C. 粮食、棉花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各国首位
  D. 工业落后,但农牧业发达
考点: 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4752828
分析: 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努力,新中国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从世界排名来看,如今,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产量居第一位.
解答: 解:我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新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从世界排名来看,如今,粮食、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电视机产量居第一位.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 该题属于基础题目,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11.(8分)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 三峡水利枢纽 工程,我国西部钢铁工业基地 攀枝花 附近有 二滩 水电站.
(2)B城市为 重庆 ,它是全国 面积 最大的直辖市.
(3)上海拥有国家级浦东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长江沿江城市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上海的优势表现为 地理位置优越;资金雄厚;工农业基础雄厚 .
(4)从图中信息可知,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森林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有大面积的酸雨区;河水污染 .
(5)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继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有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水库,治沙与防洪并举,综合治理水流域 .
考点: 长江中游及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色.4752828
分析: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及特点是: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解答: 解:读图可知,(1)图中的A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我国西部钢铁工业基地攀枝花附近有二滩水电站.(2)B城市为重庆市,它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3)上海拥有国家级浦东经济开发区,现已成为长江沿江城市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贸易中心,上海的优势表现为 地理位置优越;资金雄厚;工农业基础雄厚.(4)从图中信息可知,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有大面积的酸雨区;河水污染等.(5)为保证本流域今后经济继续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水库,治沙与防洪并举,综合治理水流域.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三峡水利枢纽;攀枝花;二滩;(2)重庆;面积;(3)地理位置优越;资金雄厚;工农业基础雄厚;(4)森林破坏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有大面积的酸雨区;河水污染;(5)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修建水库,治沙与防洪并举,综合治理水流域.
点评: 该题考查了我国的工业基地等知识,综合性较强,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16分)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包括 10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新疆 ,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四川 ,海拔最高的省(区)是 西藏 和 青海 .
(2)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西部地区的是(答序号) ②③⑦⑧ .
①华北平原  ②塔中油田  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④黄山 ⑤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⑦石嘴山煤矿  ⑧布达拉宫
(3)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是 A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4)西部开发的先导工程应该是 C .
A、资源开发,建设新基地 B、更新设备,改造老工业
C、交通、通讯设施建设 D、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D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6)中部地区中,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有 内蒙古 、 山西 、 河南 、 安徽 .
(7)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由许多历史文化遗迹,请列举出陕西省境内的文化历史遗迹( 至少两个) 秦陵兵马俑 、 大雁塔 .
(8)“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按这一要求,请你就下列两个地区的发展,谈谈设想.
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侵袭,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象群出没,孔雀啼鸣,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考点: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西北地区的开发.4752828
分析: 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 解:读图可知,(1)我国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人口最多的省是四川,海拔最高的省是西藏和青海.(2)属于西部地区的②塔中油田、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⑦石嘴山煤矿、⑧布达拉宫.(3)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是资金、技术、人才匮乏.(4)西部开发的先导工程应该是交通、通讯设施建设.(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6)中部地区中,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有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7)我国西部地区历史悠久,由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陕西省境内的文化历史遗迹有秦陵兵马俑、大雁塔等.(8)“西部大开发”要根据当地地理、气候和资源条件,着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按这一要求,我们就下列两个地区的发展,展开设想:这里是一片河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不受台风影响,亦无寒潮侵袭,常年花开果熟,茂密的森林中有象群出没,孔雀啼鸣,金丝猴追逐;居民住宅﹣﹣高脚竹楼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物种基因库、热带作物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发展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业,综合开发,发展运输业,防止生态破坏.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10;新疆;四川;西藏;青海;(2)②③⑦⑧;(3)A;(4)C;(5)D;(6)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7)秦陵兵马俑;大雁塔;(8)建立自然保护区、物种基因库、热带作物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发展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业,综合开发,发展运输业,防止生态破坏
点评: 该题考查的是重要知识点,需要加强记忆.
 
13.(6分)读我国四大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南水北调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青藏铁路 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西气东输 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青藏铁路 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考点: 跨世纪的四大工程.4752828
分析: 依据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主要知识来解答此题.
解答: 解:(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该工程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工程;青藏铁路是指从青海的西宁到西藏的拉萨,该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2)四大工程中,沿线降水量变化最显著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其沿线的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在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青藏铁路工程,该地形区的地形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答案为:(1)南水北调;青藏铁路;(2)西气东输;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青藏铁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的主要知识,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