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与训练:流动中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与训练:流动中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6: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主题阅读与训练-----流动中国
网评阅读欣赏
流动“中国红”,世界“好风景”
冬雪皑皑,灯笼映红。有阿尔卑斯山“皇后”美誉的瑞士少女峰,缆车起始站挂起了兔年装饰和大红灯笼,散发着温暖、浓郁的中国年味儿。阿尔卑斯山谷,瑞士小镇达沃斯,自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在冬季以线下方式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刚刚闭幕。与会人士共话中国将带给世界更多机遇与信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与世界相约兔年“春节时刻”,在“中国红”传递的喜庆中,一同拥抱春天的生机、跃动和希望,一道携手并肩前行,共期美好未来。
中国节日文化与世行。 当今,随着中外交流的进一步增强,中国节日文化元素正在与世界文化深度融合,中国的节日文化正在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2022年11月,巴西累西腓市政府通过法案,成为巴西首个将中国春节设立为官方节日的城市。世界同欢庆,环球共此时。春节,广受欢迎、愈加红火,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文化盛事。春节以中华文化自信亲和、崇尚共生的魅力,为各国人民带去春的祝福和温暖,拉近彼此距离,让东方古国与世界同频共振、相知相融。
流动“中国红”是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万家团圆日,喜庆中国节。红色是喜庆的象征,千百年来这一抹抹“中国红”是冬日的暖色,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人们渴望植入“中国红”元素,期待“中国红”能给世界带来好运气。人们喜爱中国年,在其中寄托对相聚、平安、和谐、安宁的希冀和追求。春节前夕,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参谋长布鲁诺·赫鲁伊准将来到位于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营区,向中国维和官兵拜早年,一道写春联、剪窗花、包饺子。透过这一抹抹“中国红”在异国他乡的传播,人们从中看到了世界和平的希望,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流动“中国红”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国节日文化的高度认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世界格局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济发展是这样,文化融合亦然。节日文化具有融合性,中国的春节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共同组成了世界文化的璀璨风景。文化没有国界,文化没有地域人种之分,只要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很容易引起文化共鸣,并参与其中,显示出文化的高度融合性。我们的邻国越南、韩国要过春节,在东南亚各国也有春节闹元宵,舞龙狮的传统习俗。日出东方山海情,阅尽人间好风景。一列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等化身“年货班列”,跨越高山大海,为海外消费者送去诚意满满的“中国年货”,也让品类繁多的“洋年货”走进一个个中国家庭,共襄中国年文化的盛宴。
流动“中国红”彰显着世界人民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据悉,预计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出入境人数日均将达到6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倍,是2019年同期的32.7%。随着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潜能将进一步彰显和释放,国际机构、工商企业界人士等纷纷期待,中国“春节经济”的东风将送来新的机遇和繁荣。中国的“春节时刻”,世界再次感受到中方的开放姿态、合作诚意和包容胸怀,期待与中国紧密携手、共应挑战。中国游客每到一地,手里所持的五星红旗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昭示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流动“中国红”是人间烟火气升腾盛的象征;流动“中国红”,世界“好风景”。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需要世界。金虎辞旧岁,瑞兔迎新春。当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当一抹抹“中国红”成为世界暖色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世界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流动中国彰显生机活力
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又成为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春节长假期间,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分别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5.1%和10.0%。人员出行平稳畅通,货品物流运转有序,折射出流动中国的生机活力。
出行畅、消费旺、暖意浓,是对今年春节的贴切总结,也是流动中国的生动表达。当人们满怀团圆的心情踏上归途,当人们陪着亲人观光游乐,当人们同阔别时日的好友相聚畅谈,当人们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亲朋……无论是欣悦相见,还是往来互动,走走、转转、看看,都是你来我往、双向奔赴的美好,凝聚着温情与和睦,释放了生气与澎湃,鲜明展现了“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的景象。
看流动的中国,要看发展的火热。这其中,运力充足,让人们回得了家;服务优化,让人们回得好家。更重要的是,保供保畅、有力有序的一条条“大动脉”,为丰富产品、繁荣市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撑。不管人们在哪里过年、以什么方式过年,还是走进景区“玩玩玩”、线上线下“买买买”,都能满足新春需求。从超67亿元的电影票房、3758.43亿元的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去年增长53%的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8成的酒店消费支出等数据中不难看出,国内消费的强劲复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应,为提振经济注入了信心。
看流动的中国,要看发展的潜力。纵观神州大地的各领域、各行业,“流动”的维度不同、表现不一,但处处迸发着活力,处处孕育着希望。从基础设施看,公路、铁路、飞机、客轮,航线四通八达;从城乡关系看,农民进城、市民返乡,进城务工、返乡创业,为无数心怀梦想的人打拼搭建平台;从体制机制看,无论是户籍制度改革、异地医保结算还是上学就业创业等,拦路的藩篱被拆除、流动的通道已打开……凡此种种,不仅让商品、资本等要素充分流动起来,也让人才、人力等资源充分涌动起来,使得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发展的潜力不断积蓄。应该说,春节期间的红火景象,是流动中国的缩影,也为流动中国增添新的活力和动能。
看流动的中国,还要看发展的广度。中国的发展是立足世界、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开放的中国能让流动中国的方向更加开阔。以今年春节为例,中国老百姓的出境游同步复苏。向外的脚步给不少国家和地区释放出积极信号,即流动起来的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暖意,也将有力带动周边及更多国家经济复苏。中国有这个能力和信心,也向世界展现了行动与诚意。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中国带来的活跃景象,不仅为自身更好发展打好了基础,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了机遇。
欢乐祥和庆新春,征程新启再出发。这个春节黄金周,展现了流动中国的奋进姿态,释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为人们动如脱兔般奋跃而上、飞速奔跑开了好头。从新的春天再进发,坚定信心、抖擞精神,我们必定能把蕴藏着的潜能激发出来,让繁荣发展之路行且致远、宽阔无垠。
春运,流动中国的多向度之美
今年的春运很潮。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北京丰台站等新线新站首次加入,进一步提升春运客运能力;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赋能,刷新着回家的速度;电子客票、刷脸进站、在线支付等新技术高效便捷出行,赶路的身影多了几分从容与安然。
今年的春运很暖。祖国西北角,乌鲁木齐站装点一新,喜庆的“中国红”让旅客提前体验了别样的年味;西南山区,复兴号“绿巨人”在新成昆铁路上飞驰,乘务员的新春祝福让奔波在外的游子多了些归途的快乐;华南暖冬里,高铁枢纽大站广州南站,汽笛声声、步履匆匆,旅客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在对新年美好的期盼里,神州大地绘就了一幅热热闹闹、忙中有序的春运时景图。
在中国,春运形同一场“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每逢这时节,不管天南地北,不管天涯海角,总有匆匆脚步,去远方,回故乡,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流动”场景,既是浩浩汤汤,又是牵动人心。因为,这是中国人对家的表达,也是诗意中国对团圆的真情流露。
春运,恰似一个时代的窗口。曾几何时,春运或被视为畏途,思乡急切的人们带着铺盖卷通宵排队,绿皮车的厕所挤满了人,车厢中夹杂着吵闹声,弥漫着难闻气味……一部春运史,承载几多乡愁,又映照出多少时代变迁。从摇摇晃晃的绿皮车到风驰电掣的复兴号,从山高路远一程又一程到万里归程朝发夕至,从旅程中扛着的麻包袋到推着的旅行箱……如今的春运渐渐变成了一场愉悦的、享受的美好旅行。这,既是春运进程的印记、时代前行的标识,更是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
春运,亦是家国情怀的张扬。最是万家灯火时,方见坚守的孤独。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春运意味着一年奔波的终点,但也总有一些人,依然在路上奔忙,以“一家不圆”的付出换来“万家圆”的幸福祥和。他们或是迎战冰雪、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电力检修人员,或是用心用情用力、温馨服务旅客的铁路职工,又或是站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中间指挥车辆有序通行的交警叔叔……他们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行走,如同流动中国的一束光,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驻足,播撒爱、散发热,让故乡的旅途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车轮飞驰,不觉经年。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上演着关于亲情乡情的大迁徙,记录下关于流动中国的美丽画卷。眼下,火车正进站、飞机已起飞,春节要来了,春天更近了……中国的春运,奔驰在华夏大地上,不断驶向新的远方。
语言运用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日沉寂的山村,以满格的信号迎接信息的春运大潮,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手握话筒的洪亮大噪,悠悠传递着乡音乡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这个节点儿,母亲敞开怀抱,盛情迎接归雁。循着年味总能找到家的方向,在 ① 的奔波中,故乡的面孔在梦里愈发清晰。耳畔总有声声召唤,一年一度的团圆,让亲情绕着空间的经纬回到家的原点。
每逢除夕,一家人围坐在这个未央之夜,和他们围坐在一起的,还有旧年的酸甜苦辣和新岁的美好祈愿。他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高挂着一盏门灯,那是血脉里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他们要以守岁的名义,相互依偎在旧岁的最后一刻,然后集体迎接一个红火的开端。夜色渐浓,冲天的礼花 ② ,一簇挨着一簇,一片连着一片,大地上空俨然是早春的花园,亦如一卷当空展开的五彩画卷。
除夕之夜,天地设宴,红火是底色。满斟着草木芬芳,为国泰民安举杯,为寰宇澄明举杯,为风调雨顺举杯。高举的酒杯满斟了亲情和祝福,过去一年所有的美好与不美好在这一刻 ③ 。所谓过年,就是释然后的又一轮背负和耕耘,就是一股脑地将内心倾倒干净,然后再盛满纷杂的世事。过年就是过岁,让前脚和后脚一起迈进好运和吉瑞。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奔向亲人的样子,是世间最美的图画。春运,作为时代特定的产物,一头连着城市,①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往返之间,春运也有了“新常态”,“反向春运”应运而生,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重新看待春运。
2021年的春运踏上旅途的不只有归乡的游子,② 。他们要与就地过年的子女团聚。春运是一介运输系统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数字化运用的场景,更是比比皆是。网上订票、扫码支付、健康码进出站诸如此类的数字化操作,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③ 。
春运期间,老人们的旅途十分畅通。铁路部门针对老年人提供了许多定制服务,保留并完善对老年人线下服务的面对面模式,推出多项老年旅客特色服务举措,在畅通老人们旅途的同时,帮助他们成功跨越春运服务的数字鸿沟。
3.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7个字。
参考答案:
①日夜兼程 ②五彩缤纷 ③无足轻重
2.①拟人:“天地设宴”句将天地人格化,赋予天地以人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除夕之夜中国大地设宴欢聚的热闹氛围;②反复:“举杯”连续三次使用,一唱三叹,强化了感情,写出了人们祝福时的饱满激情。
3.①一头连着故乡 ②也有逆向的老年乘客 ③都是待解的难题
4.(1)不能用老眼光看待春运。(2)不能忽视老人出行数学化的难题。(3)春运期间数学鸿沟并未影响老人出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