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 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6 15:1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桃花源记
(第二课时)
陶渊明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一、研读课文,初探景与境
回顾:桃花源是什么样的?
景美
人和
性淳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思考: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景象为何那样美丽诱人。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桃源美景其实是作者内心理想社会的模样,是作者对美好社会理想无限憧憬的心境的具象化写照。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一、研读课文,初探景与境
2.研读陶诗,体会心境。
结合“积累拓展”第六题所引《桃花源诗》进一步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诗》勾勒了一幅幅勤事农耕、四季不辍,没有剥削、自给自足,民风古朴、童叟咸乐的美好社会景象。这样的景象与《桃花源记》如出一辙,共同显现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六 结合课文及下面节引的《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讨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二、细研语句,揣摩矛盾处
1.常理推导,发现疑问。
无论是《桃花源记》,还是《桃花源诗》,作者笔下这样美好的情境理应成为世人生活的真实居所和竞相投奔的地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武陵人“处处志之”,却也“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其实,一开始武陵人在桃花源做客时,桃花源人就深深感喟时移世易,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充满危机,告诫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文章末段还用刘子骥寻访未果的事迹告诉人们,这样的理想境界只是武陵人的偶遇,其实并不可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二、细研语句,揣摩矛盾处
结合“思考探究”第三题,体会本文言简义丰的语言特征并理解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桃花源再美好,也只是理想境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二、细研语句,揣摩矛盾处
2.问题再探,弄清纠结处。
探析陶渊明在文中两相矛盾处原因。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 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作者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创作背景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 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作者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都生活在社会动荡、灾害频繁的年代,几次出仕,壮志难酬,最终归隐田园。一生贫病交加,目睹社会腐败混乱、民生疾苦,使其内心深处产生了对美好、平等、安定的社会生活的渴盼,正是这种渴盼,促使他通过渔人的眼睛展示了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范本。但现实社会又使陶渊明以渔人和刘子骥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因此,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作者寻求“乌托邦”社会理想又不可得,从而唱出的一曲古老悲歌。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三、拓展阅读,感悟归隐情
1. 读田园诗,品躬耕乐。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该诗歌与《桃花源记》一样,抒发对躬耕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生活景象的无比欣慰之情。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三、拓展阅读,感悟归隐情
2.诵饮酒诗,悟归隐心。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以菊自况,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以及追求悠闲自得的归隐生活的超然情怀。
1.质疑虚构,深悟景语。
三、拓展阅读,感悟归隐情
3.小结。
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感悟他远离世俗纷扰,在自然美景与田园劳动中找到美好、自由、安宁的理想世界的独特心灵追求,体悟陶渊明在理想境界不可得的情形下,追求自身人格独立和完善、超然脱俗的“魏晋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