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课程目标]
1.了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2.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在选材、结构以及语言上的特点。
3.学习屠呦呦可贵的精神品质,树立创新意识。
[学法指导]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疟疾、青蒿素及拉斯克医学奖的相关知识。
2.研读课文,探究本文标题的特点,借助标题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3.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屠呦呦科研成功的原因,学习其身上可贵的品质。
[高考导航]
1.“及其”“以及”“沧海一粟”等词语是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的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要求。
2.本文是一篇特殊的演讲稿,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而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查的重点。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你知道吗?在治疗2020年爆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自己的努力继承、发展并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医学这个瑰宝为全人类带来健康。大家知道,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一个中国本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她的名字叫——屠呦呦。
二、知人论世
1、作者
屠呦呦(1930年12月30出生),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一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所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发现抗疟新疗法。
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戏称为“三无”科学家。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屠呦呦: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2016年2月14日,屠呦呦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8年,屠呦呦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
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截至2020年8月11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
2、解题
题目中的“青蒿素”点明屠呦呦的研究发现,“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形象地表现出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3、背景
2011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本文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经作者本人审阅。
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全称阿尔伯特·拉斯克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1946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该奖项在医学界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
神奇的青蒿素
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肘后备急方》是古代中医方剂著作。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共8卷,73篇。东晋时期葛洪著。
三、初读文本
(一)字音
青蒿hāo素 疟nüè疾 目睹dǔ 精髓suǐ
相悖bèi 肆虐nüè 羟qiǎng 基 衍yǎn生物
拯zhěng救 砒pī霜 繁衍yǎn 瑰guī宝
(二)字义辨析
志愿●自愿
例句:他的(志愿)是当个教师。这些书都是同学们(自愿)捐献的。
志愿:名词,志向和愿望;动词,自愿。
自愿:动词,自己愿意。
相同点:二者都有“自己愿意”的意思。
不同点:“志愿”指个人的意图、决心和愿望;也指出于自愿。“志愿”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而“自愿”只能作动词,指不是被迫而是自己愿意的。
及其●以及
及其:复合词。及,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性词语。其,代词,指代“及其”二字前的事物。
以及: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相同点:二者都有连接多个对象的作用。
不同点:“及其”连接的事物和它前面提到的事物是相互关联的,而“以及”所连接的同类事物,有时是有前主后次关系的,有时是有先后关系的。
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相同点:二者都有“渺小”的意思。
不同点:“沧海一粟”侧重微小。“九牛一毛”侧重的是量少。此外,“沧海一粟"除了可以表示人和具体的事物外,也可以表示力量等抽象事物;而“九牛一毛”多用来指钱财等具体事物。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
四、整体感知
1、请大家默读全文,结合文章里的小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结合小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层解:这一部分介绍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和改良提取青蒿素方法的过程,突出作者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所以才能取得成功。)
②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层解:这一部分介绍如何推进青萵素的研究进展,突出两大步骤,一是发现青蒿素,二是试用青蒿素胶囊。)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层解:研究成果被专业期刊发表和收录,研究团队因此获奖,彰显了青蒿素发现的伟大意义,而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的召开,更凸显了青蒿素的发现在世界上的影响。)
④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层解:通过与其他药物的对比和对药物治疗效果的阐述,突出了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显著疗效。)
⑤中医药学的贡献(层解:突出中医药学在治疗疟疾、白血病、失忆、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贡献,并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体现了科学家的大爱。)
2、那么,在文章的前4自然段,又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
作者总写获奖感言,首先表达对获奖的谢意,其次介绍了研究青蒿素成功的原因,最后呼吁世界推动对传统医学的研究,以造福人类。
3、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
用小标题领起各部分内容,简明概括。(本文用五个小标题提纲挈领概括了青蒿素从发现到制成药物经过的不同阶段,介绍了中医药学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让读者一目了然。)
4、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引言),讲述获奖事由,阐述现代科学和技术以及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
第三部分(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阐述屠呦呦团队在青萬素研究上的成果。
第四部分(中医药学的贡献),总结全文,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表达“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的观点,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研读文本
引言部分:
1、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①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②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③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2、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①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作的使命感。
②写“523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作用。
③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客观公正。
第一部分:
3、把引用的内容“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删掉好不好?
不好。
①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映传统医书的价值。
②省去引文,表面上看似简洁,实则使语言干瘪不生动,损减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二部分:
4、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
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第三部分:
5、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明确:
谈及对传播青蒿素的贡献时,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片面强调题为《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反映了作者谦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四部分:
6、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优势?
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2002年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第五部分: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为什么?
提示:
①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②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而且,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
8、屠呦呦为什么会这么推崇中医以及传统医学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到文章里找一找依据。
明确:
①青蒿素属于中医药。
②作者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尤以中国传统文献《肘后备急方》对她的帮助最大。
③青蒿素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白血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生物药理学等都受益于中医药)。
9、这一次,在对抗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疗法又一次发挥了强大的功效,看来中医药学真的是人类的精神宝库。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呢?
提示:文章的哪一段,最能呼应这个标题?
明确:文章的最后一段: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以两个并列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标题,将青蒿素的发现置于人类征服疾病的宏大背景中,揭示出青蒿素发现的重大意义。“一小步”将青蒿素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客观定位,既满含民族自豪感,又对人类征服疾病的艰巨历程进行了理性判断。
10、主题总结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
六、探究文本
1、呦和她的团队为什么能发现青蒿素,并一步一步影响全世界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通读全文。
明确:
①大量地试验,从成百上千种方药中提取了上百中提取物;
②大量地阅读文献,具备深厚的学术支撑;
③献身精神:新药的临床试验难以开展,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自己做志愿者;
④严谨的科学态度;
⑤其他科研单位的协作;
⑥国际交流与合作。
2、青蒿素的发现,你们受到什么启发?(生各抒己见)
明确:
角度一:童年时期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好奇心对于一个人将来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作用,屠呦呦从小就饱有对中草药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为她后来能够坚定的选择中草药提取的科研方向种下了种子;
角度二:做人要有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不管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涉及什么样的领域,要时刻记得人类是共同发展的整体,要尽心尽力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角度三: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不怕困难,敢于迎接挑战。要有坚定的人生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果不能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那么就把自己做的工作变成自己的一生挚爱,饱含激情的投入其中。
七、素材积累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屠呦呦及其团队为研制抗疟药品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可结果却很不理想。面对困境,他们并不气馁,而是继续努力,在找到青蒿这个转折点后,又查找大量文献,最终受到启发,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这些都提示我们:执着追求和不断的分析,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适用话题:“目标”“努力”“执着追求”“智慧”“分析”“站在前人肩膀上”等。
[写作借鉴]
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他们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在当时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极度闭塞的条件下,想要在短时间内从几千种中草药里筛选出最合适的一种,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屠呦呦的斗志,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如愿以偿,大功告成。正是屠呦呦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使得青蒿素问世,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纵观古今科研之路,无论是居里夫人发现镭,还是爱迪生发明灯泡,他们都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经过无数次坚持,攻克一道道难题,最后才如愿以偿,成为科学领域的巨人。所以,要想获得成功,坚持、执着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