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3.2.2 排泄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说出其他排泄途径。 科学思维:通过对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泌尿系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卫生习惯。 生命观念:通过观察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学习重点 1.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
学习难点 1.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使尿液成分的浓度发生变化。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预习案】
1.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滤过到_______腔中形成_______。
2. 原尿流经_______时,其中的全部_______、大部分_______、部分_______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说明肾小管有_______功能。
3. 肾脏是形成_______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肾小球的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
4. 泌尿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5. 肾脏形成的尿液,由收集管收集逐渐流向_______,经_______流入_______暂时贮存。当膀胱内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_________,进行排尿。
6.排尿不仅起到_________的作用,而且对____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__也有重要意义。
7.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将_________和_________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第61页表1和表2的主要成分,得出了什么结论?
2.第61页表3和表2的主要成分,得出了什么结论?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如何?
4.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如何?
5.血液、血浆、原尿、尿液主要成分的区别有哪些?
6.泌尿系统的组成如何?各器官分别有什么功用?
7.尿液的排出过程如何?
8.排尿的意义是什么?
9.进入肾脏内的血液到形成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如何?
10.说出三种尿液异常现象及原因?
11.为什么每天要喝适量的水?
12.为什么要及时排尿?
13.什么是排泄?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14.排泄与排遗的区别是什么?
【训练案】
一、基础练习
1.(2021 云南)下列不具有排泄作用的器官是( )
A.肾脏 B.肺 C.皮肤 D.肛门
2.(2020·山西阳泉)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正常情况下,下列成分中全部被重新吸收的是( )
A.尿素 B.无机盐 C.水 D.葡萄糖
3. (2020 辽宁鞍山)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出汗液
C.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D.消化系统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4. (2020 湖北荆门)房子不打扫,会产生垃圾。人体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一些代谢“垃圾”,若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靠哪些器官来清理这些“垃圾”呢?( )
①肝脏 ②肾脏 ③皮肤 ④肺 ⑤小肠 ⑥大肠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 (2021·四川广安)下表所示为正常情况下四种液体成分的异同(“√”表示含有的成分,“×”表示缺少的成分),下列对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成分 红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A.甲为血浆 B.乙为尿液
C.丙为原尿 D.丁为血液
6. (2020·青海)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是在②处形成的
B.①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喝进去的部分水随③中液体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
D.当原尿流经⑤时水和无机盐被重新吸收
7. (2020·广东深圳)图是人的肾脏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B.②的内壁有滤过作用
C.①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
D.物质从④进入③的过程属于重吸收
8. 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肾小管对血液有滤过作用
C.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二、提升训练
9. 人体的每个肾脏中有100多万个肾单位,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3、4组成
B.3的两端分别与小动脉、小静脉相连
C.4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D.5具有重吸收功能
10. (2020·山东东营)为了研究肾脏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与②中液体相比,①内流动的液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11. (2020·四川南充)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1、2、4共同构成肾单位
B.2中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C.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则1处可能发生病变
D.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1的重吸收作用和4的滤过作用
12. (2020·北京)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可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该结构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图中________ (填序号)为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具有表面积大、管壁薄等特点,有利于进行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
(2)原尿经过________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尿液。下表所示为某健康人原尿与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由表可知________是尿液,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成分 甲(g/100mL) 乙(g/100mL)
水 99 95~97
蛋白质 0.03 0
葡萄糖 0.1 0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0.03 1.8
(3)人体除排出尿液这一途径外,还可通过________排出汗液,在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发挥作用。
13. 血检、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9个/L,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120~160g/L]。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项目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甲 4.8×109 140 A
乙 5.2×109 70 B
丙 30×109 150 AB
丁 4.6×109 130 B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体内有炎症的应该是_______,患贫血的是_______,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献血,你认为三人中较合适的应为_______。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_______(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
(3)若①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的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肾小囊 原尿
2.肾小管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重吸收
3.尿液 滤过 重吸收
4.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5.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意
6.排出废物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 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7.代谢废物 过剩物质
【训练案】
1.D
2.D
3.D
4.A
5.C
6.C
7.A
8.C
9.C
10.B
11.C
12. (1)肾脏 ① 滤过 (2)肾小管 乙 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值都是零 (3)皮肤
13. (1)丙 乙 丁 (2)④ 重吸收作用 (3)血细胞和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