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巩固与拓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巩固与拓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07:4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季-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巩固与拓展
教学内容
看绰号,猜英雄。
及时雨——( )
智多星——( )
豹子头——( )
小李广——( )
小旋风——( )
花和尚——( )
行者——( )
青面兽——( )
黑旋风——( )
拼命三郎—( )
神行太保——( )
九纹龙——( )
立地太岁——( )
短命二郎——( )
活阎罗——( )
赤发鬼——( )
浪里白条——( )
矮脚虎——( )
母夜叉——( )
母大虫——( )
白日鼠——( )
鼓上蚤——( )
一丈青——( )
【答案】
及时雨——宋 江
智多星——吴 用
豹子头——林 冲
小李广——花 荣
小旋风——柴 进
花和尚——鲁智深

者——武 松
青面兽——杨 志
黑旋风——李 逵
拼命三郎—石 秀
神行太保——戴 宗
九纹龙——史 进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小七
赤发鬼——刘 唐
浪里白条——张顺
矮脚虎——王 英
母夜叉——孙二娘
母大虫——顾大嫂
白日鼠——白 胜
鼓上蚤——时 迁
一丈青——扈三娘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他就是林冲。请思考,一位典型的受封建社会思想洗脑的人,为何最后性情大改,敢于反抗朝廷?
知识点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施耐庵作,一说施耐庵、罗贯中合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长篇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加工,连缀而成。《水浒》成书过程漫长,由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长达二三百年。无数作者参与了“水浒”故事的创作,施耐庵(一说施耐庵、罗贯中)是其写定者。小说既有历史根据,也有民间传说成分,写定者的创作之劳更是功不可没。据《东都事略》《三朝北盟会编》《宋史》等文献记载,宋江三十六人于北宋宣和年间起义,活动于河北、山东、苏北一带,后为张叔夜逼降,改编成官军,参加了征讨方腊的战役。宋江起义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情况:南宋罗烨《醉翁谈录》中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等说话篇目;南宋画家龚开撰有《宋江三十六人赞》;元初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载有“水浒”故事;元末明初人施耐庵(施耐庵、罗贯中)将相对粗糙的原始传说及早期作品进行整合、再创作。由于他们的参与,才使一部民间作品升格为不朽的文学巨著。
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愤怒地揭露了朝政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表现了农民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剥削与压迫的斗争愿望,并且客观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革命必然遭到失败的历史悲剧。
全书以北宋末年宋江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封建社会一次农民革命从产生、发展到失败的整个过程。书中描写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各自经过种种曲折,被逼而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反抗官府。最后却接受朝廷招安,并奉旨征剿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起义军,终至全军瓦解。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两部分最为精彩。作品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其中,逆来顺受、终至怒而反抗的林冲,见义勇为、粗犷豪爽的鲁智深,一往无前、矢志革命的李逵,正直刚烈、英勇无畏的武松等,均为我国文学画廊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下层社会出身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下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谦之流地方长官,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此书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生动有力,简洁明快,且十分传神。其情节紧张,环环紧扣,如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水浒传》有多种版本,现存有明代 100 回本和 120 回本,还有清代金圣叹评点的 70 回本。金圣叹称之为“六大才子书”之一。为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楷模,续书有《后水浒传》、《荡寇志》等。
施耐庵,生平事迹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上世纪 20 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一些有关材料,如 《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据零星记载,传其生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卒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名耳,后名子安,耐庵为其字。祖籍苏州,一说扬州。三十五岁时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与当权者不合,弃官还乡,闭门著述。又传,曾参加元末在苏州起义的张士诚军,并与其部将卞元亨友善。因生当元明之际,目睹朝政腐败,社会不平,遂作《水浒传》以抒胸中之愤。由于材料相互矛盾之处不少,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水浒传》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阅读指要】
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如下:《水浒传》用五回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林冲原是东京 80 万禁军教头,有优厚的待遇和安乐的家庭,很自然地形成一种安于现状的性格。上司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觊觎其妻,明目张胆地调戏他的妻子,他感到耻辱,拳头举起却不敢下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被诬陷为“刺客”,结果含冤负屈被刺配沧州。发配途中,高俅的走卒陆虞侯买通解差董超、薛霸,多次谋害林冲,幸而有鲁智深、柴进等人的拔刀相助,才幸免遇害。但他还是怯于反抗,遇险野猪林时,阻止鲁智深打死董、薛,戴上枷锁来到沧州,希望将来能够顺利归去,与家人团聚。但高俅父子并没有因为他一再退让而饶恕他,却派陆谦从东京赶到沧州来谋杀林冲。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课文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闲走间”邂逅故人李小二。这是情节的引子。作者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林小二,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话语中虽含有受统治者陷害的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作品开头的这段描写,作者说是“闲话”,但是,闲话不闲。它虽在整个情节中属于引子部分,然而在以后的情节中却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埋下了以后情节发展的伏线。
密谋小酒店,是情节的开端。写李小二的小酒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东京高衙内差来的陆谦和管营、差拨。这一天,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忽见一个人闪进酒店内,随后又一个闪了进来,同本不相识的管营、差拨窃窃私语。这两个“闪”字用得很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一连四五个“只见那人”“只见那人说道”……写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李小二从来人的口音判断其来自东京,又“听得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立刻产生联想,“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这种联想,言之成理,又恰与本文引子部分的情节形成呼应,显得顺理成章。他叫夫人到“阁子背后”偷听,以便弄明事实真相。李小二老婆偷看到以金银相赠的情况,偷听到差拨“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的允诺保证,事态也就逐步明朗,线索也就逐渐显豁,预示着横祸又将降临林教头身上。
买刀寻仇人,是情节的发展。“林冲走将入店里来”,李小二“有些要紧话说”,请林冲到里面坐下,使得林冲满腹狐疑。当李小二将刚来小酒店的那人容貌——“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和“高太尉”等只言片语告诉林冲时,林冲不觉大惊道:“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
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大惊”之后,又不由“大怒”,显示出情绪的急剧变化,也使情节向纵深发展,同时也表明林冲的思想性格将有质的飞跃。说罢,离开酒店,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去寻。透过这一声怒骂和持刀急寻的身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林冲的反抗性格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杀仇人而不
顾自己是一个充军流放的罪囚,报仇雪恨的强烈欲望,使他将前程、生死等一切利害关系都置之度外了。这一描写,正是通往林冲性格突变道路上的一层重要台阶;铺设了这个台阶,下面林冲思想的飞跃,就更加合乎情理。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眼看矛盾即将激化,作者在这里故意顿了一笔,林冲当日未曾寻到。次日黎明即起,身带尖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仍不见动静。如此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怒火渐息,表明了情节的松弛。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伏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的冲击和高峰的到来。
火烧草料场,是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由四个层次组成:老军交差,市井沽酒,投宿破庙,草场失火。到“第六日”,情节由“弛”入“张”,进入高潮。高潮的形成仍然是逐渐推进的。管营支派林冲去管草料场,看似抬举,实有阴谋,弄得林冲百思不解:“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这是情节高潮的引线。进入隆冬季节,大雪纷飞的环境描写,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背景。
老军交差,一段话介绍草料场内外情景和手续办理的经过,其中有两个细节为后文埋下伏线。一是老军的酒葫芦,一是草屋在风雪中岌岌可危。有老军酒葫芦又加之天气奇寒,这便自然过渡到市井沽酒。草屋破烂,风中倒塌,这便有投宿破庙的情节发生。林冲在草屋之内,自言自语:“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看来,他已把刀劈仇人的怒火熄灭了,想冬去春来,长久在此安身,待刑满后再回东京与妻子团聚。
市井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这在小说中是偶然的情节,然而又是林冲绝路逢生、免于死难的重要细节。于是,林冲在无处投宿的情况下,只得寄居破庙。“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这样细致的动作描写,表明林冲此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来应付突发的事变,也有助于向高潮推进,掀起更大的浪头。林冲怒杀仇敌,是情节的高潮。“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情节的高潮到来了。当林冲将要开门救火时,听见庙外脚步声和说话声。在漫天风雪和冷寂空旷的野外,又值火起,这样的脚步声和说话声,自然引起林冲的警惕。作者让林冲在庙内谛听,让仇人在庙外对话,这样的场面处理独具匠心。仇人对话,照应了情节的开端,让开端部分扑朔迷离的酒店密商具体化和明朗化,揭示了事情真相。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作者借陆谦一干人自己的口,将陷害林冲的全部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小说主人公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明朗。事到如今,林冲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于事”等话语时,草料场的一把大火,烧起了他心头的万丈怨焰;仇人间的一席对话,驱散了他胸中的软弱怯懦。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中,经过艰苦思想斗争历程的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抛弃了幻想,手刃仇人,同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这个“空有一身本事”,“屈沉在小人之下”的英雄,面貌一新地站立起来了。他那英勇的反抗性格,在这促使他思想升华的矛盾高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声色俱厉斥仇人,最后剜出了仇人的心肝,解了心头之恨。出自林冲口中那“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举刀杀人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充分揭露
了高俅、陆谦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卑鄙、狠毒和罪恶。
雪夜上梁山,是情节的结局。在处死三人后,林冲“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人,林冲犯下了弥天大罪,罪不容诛。他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只剩下“上梁山”这一条光明大路了。于是,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他丢掉了幻想,挺起腰杆,走上了梁山农民革命的道路。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全文突出渲染了一个“逼”字,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故事中,除了人物形象刻画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的其他方面,也不乏精彩之笔,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这一回前后两处写到了偷听别人谈话,前者是写在小酒店里,李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时,就疑心与恩人林冲有关系,连忙叫妻子前去暗暗偷听。后者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两处偷听,写得详略有致,各具特色。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例题精讲】
例题 1.(简单)
《 水 浒 》 是 我 国 文 学 史 上 第 一 部 以____________ 为 题 材 的 优 秀 长 篇 小 说 。作者 _____,是 ___末____ 初著名的_____家。课文节选自原书第十回,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交代了故事的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答案】1.农民起义
施耐庵


小说
人物、环境、地点
例题 2.(简单)
《水浒》是古白话小说,仍保留着宋元时期的一些口语。解释下列加粗词语,注意古今差别。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
今:
果品酒馔只顾将来
古:
今:
你不省得
古:
今:
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古:
今:
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
古:
今:
休恁地说
古:
今:
【答案】
2.古:冒犯,触怒
今:讨厌,厌恶
古:拿,端
今:将要
古:明白,了解
今:反省,省悟
古:胜过
今:好像
古:菜肴
今:就着菜把饭吃下
古:不要
今:休息
例题 3.(简单)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A.迤逦不想来到沧州
B.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C.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D.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答案】
3.B
(古、今同义:设宴接待远方的来客
A.今义曲折连绵,文中指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 C.今 义处境窘困,不易处理,文中指鬼鬼祟祟,不正派 D.今义指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文中指结束,了结,杀)
例题 4.(中等)
试写出在各个不同场合刻画林冲性格特点及变化的情况。
在沧州遇旧时:
听说陆谦的密谋后:
卖刀寻敌三五日未得到消息时:
接管草料场之后:
在山神庙亲闻陆谦的阴谋之后:
杀死富安、差拨、陆谦等人时的表现:
【答案】
4.乐善好施,安分守己
燃起复仇怒火,显示英雄本色
苟且偷安,故态复萌
随遇而安,但已有戒备
怒火中烧,忍无可忍
奋起反抗,杀敌复仇
例题 5.(中等)
对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草料场被烧,已无宿身之地,只得上了梁山。
B.是因为杀了陆谦、富安等人,罪责难逃,不得不投奔梁山。
C.是因为林冲已认识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本质,对它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的原故。
D.是反动统治者一“逼”再“逼”,“逼”之不已的结果,也是尖锐的矛盾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答案】5.D
例题 6.(中等)
对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得正确的几项是:( )
A.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已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B.通过大风雪的描写,渲染了气氛。
C.由于风雪的变化,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主题,
D.自然景物的描写能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6.A、B、C
【巩固练习】
1.粗读全文,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划分段落层次。(中等)
【提示】
1.提示:第一种划分:课文的情节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序幕(第一段):林冲沧州路巧遇李小二。
②开端(第二段至第五段):陆谦密谋小酒店,林冲买刀寻仇人。
③发展(第六段至第九段):林冲接管草料场。
④高潮,结局(第十段至结尾):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杀敌报冤仇。
第二种划分:课文的情节由六个部分组成。
①序幕(第一段)林冲沧州路巧遇李小二。
②开端(第二、三段):陆谦密谋小酒店。
③发展(第四、五段):林冲买刀寻仇人。
④进一步发展(第六段至第九段):林冲接管草料场。
⑤高潮(第十段至结尾前一句):火烧草料场,林冲杀敌报冤仇。
⑥结局(末句):林冲上梁山。
2.开头部分写林冲在沧州路巧遇李小二,看似闲笔,它对塑造人物形象和安排情节发展方面有什么表达作用?
(中等)
【提示】2.提示:开头的“闲话”不闲,正是后来林冲一系列言行的内在依据。 ①林冲帮助、救援过处于社会底层的李小二,说明林冲有正义感,表现其扶弱济贫、胸怀侠义的一面。
②此时的林冲只担心“未知久后如何”,甚至还自认是“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两个,说明在遭受一系列凌辱迫害后,其忍辱退让的思想、性格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③为后文李小二感恩图报,通风报信埋下伏笔。第二段陆谦的出
现,引起李小二夫妻的疑心。通过偷听,报信,立即点燃林冲胸中怒火,使林冲顿觉处境险恶,并决心找敌手算账。这表明林冲在统治者的迫害下反抗性占了上风,是山神庙雪夜复仇的前奏。
3.文章第二、三段和倒数第二段分别写“偷听”的文字,品评这几段文字语言个性化的特色,比较两者不同
点。(中等)
【提示】3.提示:第二、三段李小二夫妻的观察、窃听,写得若明若暗,启人疑窦,引人入胜。来人行动鬼鬼祟祟,二人一前一后“闪将进来”;说话偷偷摸摸:“不叫,你休来”,“交头接耳”;谈话内容断断续续:“高太尉”,“好歹要结果他性命”。一切迹象令人生疑:“语音是东京人”,一个“军官打扮”,一个“走卒模样”,“军官打扮”的以酒肉招待,送金银,带书信……这样写,显示了谋划者的诡秘,令人产生强烈的悬念,给人以山雨欲来之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倒数第二段写的是草料场起火,林冲正要开门走出山神庙救火,隔着门亲耳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段描写没有交待说话人的姓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由每个人说话的内容和口吻,可推知他们的不同地位、身份、姓名。差拨是为实现陆谦杀害林冲的阴谋,直接献计与执行的人。他问:“这条计好么?”是为了向陆谦邀宠献媚;他说:“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是借交待放火经过,显示其办事精细;“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更是以料想的结局为自己摆功。三言两语,勾画出一个善于巴结上司,急于邀功请赏而不惜残害无辜的无耻军吏形象。而陆谦和富安是奉高太尉和高衙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所以他们说“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还要拣骨头回京邀功领赏,活画出两个狗腿子的卑鄙无耻的嘴脸。两次偷听,前次有意偷听,却若隐若现,若有若无,增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后次无意来听,却全听真切,明白了遭迫害的缘由,将情节推向高潮。
4.细读课文,具体分析林冲的形象,并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中等)
【提示】4.提示: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满身武艺,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同情下层人民,富有正义感;但满足于安康的小家庭生活,安于现状。因遭高俅父子迫害,含冤负屈被刺配沧州。但高俅父子并没就此罢休,又派陆谦赶到沧州来谋杀他。
林冲不是窝囊废。他豪侠,耿直,结交江湖好汉,不甘久居人下。因此,在“忍辱退让”的性格中,也蕴藏着能“忍”、也能“进”的因素。当得知陆虞侯来迫害他时,始则“大惊”,继则“大怒”,买刀寻敌,说明他不是驯服的奴隶,而是忍辱的英雄。
写林冲接管草料场,是由陆谦谋害林冲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管营派林冲去草料场,他有怀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他有戒备:去时,不只是“取了包裹”,还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尽管他还想修理草屋住下,安心做罪犯,还祈求“神明庇佑”,但已从消极“忍辱”转到了积极防范。写林冲风雪山神庙,杀敌报仇:这部分是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转折点,是全文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在山神庙内,当偶然听得陆谦等人对话时,怒火中烧,旧仇新恨,一齐涌上心头。他开庙门,挺花枪,痛快淋漓地手刃仇敌。这时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不再“忍”,不再“退”,而是奋起反抗,同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最后上梁山,走上起义的道路。本文描写的是林冲在步步被紧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杀死了仇人,吐出了长期积压心头的冤气,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林冲的思想、性格发生了由逆来顺受、忍辱退让、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重大转变,说明了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官逼民反的必然性,也指出了只有反抗才是真正的出路。本文始终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自身言行来刻画人物,这样,就把故事情节的发展同人物性格的刻画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他的生活遭遇和自身性格的矛盾,写出了他的思想行为的变化和发展,所以人物形象真实性强,感染力也大。
5.金圣叹评说此段文字:“耐庵此篇独于一篇之中寒热间作,写雪使其寒彻透骨,写火便热灼其面。”本文抓住“火”“雪”二字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试作具体分析。(中等)
【提示】6.提示:文章通篇以“火”,由虚到实,牵动全篇。陆谦密谋是“火”的蕴蓄阶段,是“火烧草料场”的事前之波;差拨等人“好歹要结果他(林冲)的性命”,揭示了“火”的起因,林冲调往天王堂,“草厅”、“草屋”、“马草堆”等物点明了有利于制造“火烧”事件的环境;最后必然出现的是“火烧草料场”。
写火,目的是为了写人;人物身上没有反抗的火种,这“火”就构不成逼上梁山的情节。正是草料场的熊熊大火,燃起林冲心头怒火,跳出门外,手刃三人。反之,不是火势步步紧逼,不是最后一把“大火”, 林冲的性格还很难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文章在写火的同时处处离不开雪,赋雪以深刻的象征意义。“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起一天大雪来。”这真实的自然环境,正是险恶的社会环境的象征。
知识点二、小说之人物形象鉴赏
【知识梳理】
1.关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基本形式之一。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3)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一部好的小说总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而不像科学报告那样枯燥乏味。作者总是能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小说中人物形象刻画与小说三要素的关联
简单来讲,小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解析。
首先,从横向来讲,人物描写的角度(肖像、动作、语言、心理)以及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都是以比较简单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是及时性的单一性的;
其次,从纵向来讲,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是可以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的言行举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可以从历时性的纵向角度,对人的思想性格特点前后的变化作赏析,总结出人物形象。这种人物形象上更加丰富立体的。
【例题精讲】
例题 1.(中等)
珠 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已经死了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们家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一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别再拖他同去。她开始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她渐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每次劝他,她总是露出温柔的笑容,“有什么办法呢?我爱好这个。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
终于有一天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主意变卖东西。
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
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 “先生,”他对商人说,
“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哎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簿,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他从首饰店出来,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他顺利地从珠宝商那里拿到了一万八千法郎,此后,他的贪欲膨胀起来,卖掉了妻子的所有珠宝,成了有钱人,开始到处炫耀,与妓女鬼混,才半年就又结了婚。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郎丹太太的“假项链”竟然是真的,这一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已在前面做了多处暗示。这一点与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B.小说开头用“为人正派”“稳重”“天使般的贞洁”“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来形容郎丹太太,读完全文,我们分明感到这些词语都充满讽刺意味。
C.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写郎丹先生一再走错路,这一情节意在表现他内心的恐慌,而造成他内心恐慌的原因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前所喜爱的项链。
D.郎丹太太对丈夫的不忠,其实是郎丹先生一手造成的,他不该纵容妻子的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E.小说在塑造郎丹先生时,运用了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而对郎丹太太虽着墨不多,但也写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郎丹太太患肺炎并很快死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具有重要作用,请做简要分析。(4 分)
(3)请分析郎丹太太的形象。(6 分)
(4)有人说,郎丹夫妇虽然都未经受住物质的诱惑而走向了堕落,但在情感方面,他们夫妻还是彼此相爱的,也有人认为,他们之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6 分)
【答案】
(1)A B
(答 A 得 3 分,答 B 得 2 分,答 E 得 1 分。答 C、D 得 0 分。C.“而造成他内心恐慌的原因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前所喜爱的项链”错。D.“其实是郎丹先生一手造成的”错。E.小说在塑造郎丹先生时,除了运用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外,心理描写也很突出。)
(2)A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是太太的去世,才使收入不高的郎丹先生很快陷入了困境,正是这种困境才促使他想到要变卖妻子的“假珠宝”,也才解开了妻子和“假珠宝”的秘密。B 在人物塑造上,正是这一情节的推动,才揭开了郎丹太太的真面目,也使郎丹先生贪婪、自私、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C 从而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深化。(4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二点 3 分、三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3)郎丹太太是一个经受不住物质的诱惑最终走向堕落的虚伪的女人。(2 分)她外表美丽端庄内心却充满了对奢华生活的向往,她爱看戏,爱珠宝,(1 分)丈夫微薄的薪水无法满足她的欲求,于是她就凭借自己迷人的姿色,博取有钱人的欢心,背着丈夫做起了别人的情妇,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送的礼物,(1 分),她不仅不感到耻辱,还以此为乐趣。(1 分)而在丈夫面前却把自己伪装的如此温柔娴淑,深得丈夫的喜欢。(1 分)
(4)示例一:有真爱:
首先,郎丹太太是爱丈夫的。①与丈夫结婚后,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对丈夫无比关心、体贴和温存”,她希望丈夫陪她看戏,但看到丈夫因此而疲惫时,她就主动做了让步;②她不惜委屈自己,从情人那里弄到钱,让丈夫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③她害怕丈夫为她做别人的情妇而伤心,于是谎称自己的珠宝是假的,并谎称自己喜欢假珠宝。(4 分)
其次,郎丹先生也是爱妻子的。①他从副科长家的晚会第一次遇见她,便对她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情网②他明明不喜欢她爱看戏,但他还是纵容她③妻子死后,他痛苦欲绝,差一点跟她一同进了坟墓。(4 分)
示例二:没有真爱
从妻子方面:①她明知丈夫不喜欢她看戏,可她还是硬拖着他去看戏,根本不考虑丈夫的感受(不管她丈夫愿不愿意)。②她明知道丈夫那样爱她,她还要背着他去做别人的情人。(3 分)
从丈夫方面:①明知道这些珠宝是妻子生前的最爱,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卖掉,一件不留。②他利用卖妻子珠宝得来的钱去与妓女鬼混③妻子去世才半年,他就又结婚了。(3 分)
例题 2.(中等)
第 9 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 15 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 2 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 9 车厢。
买了第 9 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 9 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 8 车厢后就是第 9车厢,谁会想到第 9 车厢后还是第 9 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 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 3 分钟。买第 9 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 9 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 1 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 1 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 9 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
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 9 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 9 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 9 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 9 车厢的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 50 字)
(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第 9 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2)你的遭遇跟我和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大意即可)。
(3)第三人称叙述。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完整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4)“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形成对照。
(5)(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没有差错,但差错却越来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的问题。解决问题不能依靠惯性思维,摘掉 9 号车厢造成的差错是和列车长等人的思维僵化分不开的。
检测 1.(中等)
阅读下面一段选文,按要求答题。
那时正是三月尽,天气正热。
智深道:“天色热!”叫道人绿槐树下铺了芦席,请那许多泼皮团团坐定。大碗斟酒,大块切肉,叫众人吃得饱了,再取果子吃酒。
又吃得正浓,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智深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杖,头尾长五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智深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众人道:“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智深道:“何不就请来厮见?”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得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智深道:“教头今日缘何到此?”林冲答道:“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得使棒,看得入眼,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林冲就只此间相等,不想得遇师兄。”智深道:“智深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弃,结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来相待。
恰才饮得二杯,只见女使锦儿,慌慌急急,红了脸,在墙缺边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
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
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斗,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着使女锦儿自和荆妇去庙里烧香 ( )
②娘子在庙中和人合口 ( )
③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 ( )
④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 )
⑤大踏步抢入庙来 ( )
⑥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 ( )
(2)试析选文中林冲的性格特点,并谈谈其与课文中林冲性格发展一脉相承的关系。
(3)文中可以看出鲁智深与林冲性格有何不同?请从文中举例说明。
【答案】
(1)①妻
②发生争吵
③泼皮
④一时之间
⑤冲撞而入
⑥不该
(2)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满身武艺,喜欢结交英雄好汉。其性格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尚武好义、正直忠厚、豪侠、耿直;但满足于安康的小家庭生活,安于现状、软弱怕事、委曲求全。这一形象与课文中林冲性格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3)鲁智深也尚武好义,但没有林冲弱软退让的一面,是位疾恶如仇、好打不平、义无反顾,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好汉。
检测 2.(困难)
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
(1)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2)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进裂、流水之声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阻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3)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
(4)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藏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他支持我们藏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
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但他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5)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
(6)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人们说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
(7)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个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
(8)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
(1)第(2)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 )(2 分)
A.悠然
B.茫然
C.欣然
D.昂然
(2)简析第(4)段画线句的语言表达效果。(3 分)
(3)请结合相关细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老哑巴这一人物形象。(3 分)
(4)试析“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这句话的含义。(6 分)
(1)
(2)
(5)下列对于“达子香花”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整篇文章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
B.第(2)段中首次出现,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我”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C.第(6)段中两次出现,是老哑巴命运发生变化的重要契机,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在众人眼中的可有可无的悲惨命运。
D.第(7)段达子香花再次出现,既呼应了前文,又形成强烈的映衬,美丽的达子香花依旧,而老哑巴却
已在众人的冷漠和歧视中消失了,表达了“我”对老哑巴的怀念。
E.作者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达子香花,既写出了达子香花的美丽,又勾勒出了老哑巴生活的自然环境。
F.达子香花象征老哑巴,达子香花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象征着老哑巴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奉献。
【答案】
(1)A(2 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在小镇上的身份、生活地位的卑微和渺小,以及在周围人的
歧视下窘迫的生活状况。(比喻手法 1 分,抓住“脆弱”和“摧折”进行分析各 1 分)
(3)结合第①⑥⑦段中的相关语句,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人物进行分析,表现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热爱生活,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被人忽视、遭人歧视、最终遭到抛弃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深切同情和对小镇上人们的冷漠歧视态度的愤怒。(细节描写举例 1 分,分析 2 分)
(4)表层: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深层:一个本分、仁慈、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却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和社会地位的卑微渺小而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和歧视。作者用这句话实际上表达了对老哑巴的同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表层含义 1 分,深层含义 2 分)
(5)E F(6 分)
1. 了解《水浒传》的基本常识,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赏析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
2. 小说之人物形象刻画:
阅读思考
鲁迅与耶稣
何怀宏
说起鲁迅与耶稣,两者的距离似乎相当遥远,耶稣是作为“上帝之子”来到人间,宣讲拯救的福音,主张宽容忍让的爱。而鲁迅是一个无神论者,对死后无所畏惧,决绝地说过“一个都不宽恕”。
但在有一点上,可能两者相当接近。鲁迅在《野草》中有一篇“复仇(其二)”,直接描述了耶稣之死。
他写道:
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看哪,和他同钉的……
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鲁迅深深体会到耶稣的孤独,以及和大众的疏离。耶稣被抓后,众人都远离他,连他的门徒也不认他;是他的同胞在祭司长等少数人的带领下,聚众逼着总督一定要判处他的死刑;而最后不仅是兵丁、连一起被处死的强盗也瞧不起他。
“四面都是敌意”。有时四面围着的倒也不是充满敌意的人群,而是“看客”。就在同一天(1924 年 12月 20 日)写的“复仇”一文中,鲁迅写到了想观看两个在旷野上就要杀戮或者拥抱的战士的群众:路人们从四面奔来,密密层层地,如槐蚕爬上墙壁,如马蚁要扛鲞头。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从四面奔来,而且拼命地伸长脖子,要赏鉴这拥抱或杀戮。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
对于精神界或行动界的少数天才来说,群众或敌对,或冷漠,而由于那敌对往往是被少数人挑动起来的,是并不一定持久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冷淡,是“看客”。鲁迅费了很多气力来鞭笞“看客”,他之所以弃医从文,据说就是看了一群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冷漠地观看自己的同胞被外人处以死刑的电影,因而深受刺激而欲以文字唤醒大众。
自然,鲁迅的这种唤醒是在人间层面的,是服从一种改造国民性、创造新人的尘世逻辑。而耶稣却是最终以彼岸为依归。然而,无论目标如何,精神或观念界的少数,也许注定要永远处在如高尔基所说的“铁锤与铁”之间:上面是压制或打击他们的某些行动界的少数(常常是政治家或鼓动家),下面是冷淡的、并不理解他们的大众。更有甚者,则是两者的合力而击——由上层发动的犹如汪洋大海般的群众运动、群众专政。
这少数精神界前驱的“猛士”倘若得胜,一般也是在他们死了之后:或迟或早,通过赢得行动界的某个少数而最终赢得了大众的膜拜。这是耶稣的命运,也是鲁迅的命运,是一切精神界的少数天才的命运,而这命运可能还是属于幸运的一类。
而从上面引述及其他无法在此述及的文字中,我们也隐隐看到,在鲁迅那里,有一种对自身乃至一般的 (包括他人的)痛苦的细细玩味乃至品尝。这也许使鲁迅达到了某种中国精神的最深处,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他不仅和耶稣、也和大众有某种永远的距离。鲁迅对自身的精神痛苦能够有一种极大的承担,但大多数人的天性都是趋乐避苦的,乃至主要是追求物质的安适的,如何对待他们?是要求他们上升到和自己一样,还是像耶稣一样去俯就他们?
鲁迅的精神是相当深的,它足以使我们警惕一切伪快乐主义乃至节制真快乐主义。但“精神的深”还可以有另一种性质与维度,比如耶稣的精神、佛陀的精神,即在体会人间的痛苦中有一种对所有人深深的悲悯,而由这悲悯中又产生出一种宽仁。即便是对那些犯罪的人们,他们也是“不知道他们所做的”,而每个人自身的灵魂也都有黑暗的阴影,这就使我们不敢轻易论断和否定他人。
1926 年 6 月,鲁迅在为丛芜所译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穷人》所作的“小引”中,认为其作品“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但他又说,“在甚深的灵魂中,无所谓‘残酷’,更无所谓慈悲。”然而,在我看来,说在深刻的灵魂中没有什么“残酷”也许是对的,因为它所映照的就是人性和人生的事实;而说也没有“慈悲”却可能是不对的,因为深刻的灵魂还要求对这事实有一种恰当的精神态度。
鲁迅晚年,忆及自己年青时候读的两部“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又一次说“虽然敬服那作者,但总不能爱的”:一是但丁《神曲》的《炼狱》,还一个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但也许正“因为伟大的缘故”,“却常常想废书不观”。在他看来:“作为中国的读者的我,却还不能熟悉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忍从——对于横逆之来的真正忍从。在中国,没有俄国的基督。” 那么,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能一窥这样的精神之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