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2.1 疾病与预防 常见的疾病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2.1 疾病与预防 常见的疾病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8 10: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6.2.1 疾病与预防 常见的疾病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说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主要区别。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科学思维: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 态度责任:描述人体疾病的发生与周围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关系。通过介绍主要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关爱生命,从而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 生命观念:通过对恶性肿瘤的调查研究,学会理性、乐观对待重疾。
学习重点 1.列出传染病的特点。概括说明传染病的病因。 2.知道预防恶性肿瘤措施,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重疾。
学习难点 1.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2.说明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习案】
1.传染病由各种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有_______、有_______和_______。
2.非传染病不是由_______引起的,是患者因自身的_______、_______等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而引起的疾病,不具有_______性。
3.病原体: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_______和_______的统称。
4.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以下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疾病的发生与周围_______和_______有很大的关系。
6.常见的非传染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癌症的病因及发生过程极为复杂,在_______、_______等各种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使正常细胞发生_______。癌细胞不受机体的控制,迅速繁殖,形成_______肿瘤,侵害人体正常的各种_______和_______,最终致使患者死亡。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
1.分析案例一得出什么结论?分析案例二得出什么结论?
2.什么是传染病?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3.什么是非传染病?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4.什么是病原体?举例说明
5.传染病可分为哪四类?各自的病原体分别是什么?分别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和饮食的关系
7.常见的非传染病有哪些?
8.癌症的病因是什么?癌症如何进行防治?
9.概述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训练案】
一、基础练习
1.恶性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特点是( )
A.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
B.限于原发部位
C.能转移并侵犯新的组织
D.能分裂产生相同的细胞
2.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 )
A.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习惯
B.少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
C.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
D.少食用烧烤烟熏的食物
3.(2017广东)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白化病 B.艾滋病
C.心脏病 D.糖尿病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各种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
A.新冠肺炎、水痘、高血压 B.糖尿病、蛔虫病、坏血病
C.麻疹、流感、乙型肝炎 D.手足口病、肺结核、夜盲症
6.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扁桃体炎 B.口蹄疫 C.肺结核 D.手癣
7.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有关的卫生习惯是( )
A.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 B.不随地大便
C.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瓜果、蔬菜 D.A、B 和 C 都正确
8.下列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登山运动员集体得雪盲症
B.春季校园里多名同学患肺结核
C.一个家族中出现了多人患红绿色盲
D.长期在海上作业的海员常集体患坏血病
二、提升训练
9.指出下列几组疾病中,全是传染病的一组是( )
A.乙肝、肺结核、糖尿病 B.肺结核、新冠肺炎、水痘
C.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贫血 D.炭疽病、甲癣(俗称灰指甲)、心脏病
10.微生物在人体皮肤表面、口腔、肠道等均有分布,它们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体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B.食用酸奶可以获得大肠杆菌促进消化
C.感染流感病毒会使人患上急性呼吸道疾病
D.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菌群平衡,引起肠道不适
11.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牛痘病毒属于________。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
(4)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提高免疫力。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叶可抗癌,有人做了一个动物实验,给六组实验大鼠灌服强致癌物——亚硝基化合物,其中五组各喂一种茶水。不喂茶水组大鼠食道癌发病率高达90%,喂茶水组为42%~62%。实验结果表明,饮茶能明显抵制亚硝基化合物的致癌作用,还可抵制体内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
(1)资料中提到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化合物,你知道的此类物质有________。
(2)癌症与肿瘤的关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日常生活,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或食物有预防或抵制癌症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13.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中国一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即核糖核酸),这是最核心、最明确也最准确的标志。如果检测到有其核酸,说明的确有新冠病毒。接种疫苗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大规模免费接种工作正在各地有序推进。
阅读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__。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新冠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2)“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它的抗体,从而提高机体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病原体 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 人与动物 病原体 有传染性 流行性
2.病原体 组织 器官 传染
3.微生物 寄生虫
4.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5.生活环境 饮食习惯
6.癌症 心血管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7.化学污染 电离辐射 癌变 恶性 组织 器官
【训练案】
1.C
2.B
3.B
4.B
5.C
6.B
7.D
8.B
9.B
10.B
11.(1)传染性和流行性##流行性和传染性
(2) 特异性 抗原
(3)病原体
(4)抗体
12.(1)亚硝酸盐(2)癌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3)螺旋藻、食用菌、一些果蔬等
13.(1)病原体 无细胞结构
(2)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