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8 10: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6.3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阐明艾滋病的病因,了解艾滋病的危害,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科学思维: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 态度责任:关注艾滋病的危害,树立关爱人类,关爱社会的责任感。 生命观念:认识艾滋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的生存场所,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发病者的主要症状。
学习重点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难点 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预习案】
1.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全称叫“__________________”,英文缩写是______。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______可以预防艾滋病,也尚未研制出____________进行治疗,所以该病______极高。
2.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称为____________,英文缩写为______,通常也叫艾滋病病毒。
3.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中。HIV侵入人体,对人体的______系统,特别是对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______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体内______功能缺损。
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______。②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____________。③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通过____________等过程把病毒传给婴儿。④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____________。⑤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____________等。
5.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______、______、______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蚊虫的______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
1.简单介绍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3.HIV存在于哪里?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4.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6.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艾滋病?
7.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训练案】
一、基础练习
1.下列与艾滋病患者之间的行为中能感染艾滋病的是( )
①共餐 ②共用注射器 ③握手拥抱 ④无防范性行为 ⑤输血.
A.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艾滋病在我国正处于蔓延发展的危险阶段,它是由( )微生物引起的.
A.真菌 B.细菌
C.酵母菌 D.病毒
3.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
A.HIV病毒 B.SARS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肝病毒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B.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的细胞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5.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空气和食物 B.握手和拥抱
C.衣服和卧具 D.血液和精液
6.艾滋病病毒的攻击目标是( )
A.神经细胞 B.上皮细胞
C.免疫细胞 D.红细胞
7.艾滋病的病原体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 )
①皮肤 ②血液 ③精液 ④唾液 ⑤泪液 ⑥乳汁 ⑦尿液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⑥⑦
8.(湖北黄石)以下属于艾滋病传染源的是( )
①艾滋病患者 ②艾滋病患者用过的注射器 ③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④HIV携带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提升训练
9.(2021·四川乐山)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卫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下列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流行的传染源
B.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C.所有对艾滋病病毒缺乏免疫能力的人群都属于易感人群
D.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属于预防艾滋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0.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是传染源,可通过母婴传播
B.静脉注射吸毒的人员,容易感染艾滋病
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11.自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近些年来,艾滋病感染人数有快速上升的趋势,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H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和破坏人体内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_______细胞。
(2)图中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简称为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我国已将艾滋病的防治纳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初步构建起符合国际标准并适合国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体系,将HIV感染血清筛查窗口期由3周缩短到2周以内,实现了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由点到面的提升。
(1)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主要是目前尚未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_______,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患者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2)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患者和携带者的体液中,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3)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_______ (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
13.(2020·山西阳泉)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感染和传播迅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下表是某年我国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及比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
传播途径 比例
性传播 63.9%
静脉注射吸毒传播 28.4%
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 6.6%
母婴传播 1.1%
总计 100%
请分析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以上内容可知,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在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
(2)分析如图的曲线图可知,HIV破坏的是人体的______。感染HV后,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______年。
(3)T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的组成部分,它们所起到的免疫作用属于______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4)HIV与新型冠状病毒一样,虽然都极其微小,但也属于生物,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如____________,这两种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疫苗 特效的药物 病死率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3.血液 精液 唾液 泪液 乳汁 尿液 免疫 淋巴细胞 免疫
4.性接触 血液或血液制品 分娩、哺乳 注射器和针头 器官或组织
5.拥抱 握手 共同进餐 叮咬
【训练案】
1.C
2.D
3.A
4.A
5.D
6.C
7.B
8.D
9.A
10.A
11.(1)病原体 淋巴 (2)A
12.(1)疫苗 (2)性传播 (3)不会
13.(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HIV”) 性传播(或“性传播和静脉注射吸毒传播”) (2)免疫系统(或“免疫能力”“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10(或9~10) (3)三 特异性 (4)能繁殖(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没有细胞结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