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1.1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冀少版生物七下2.6.1.1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8 10:1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6.1.1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设计
课题 2.6.1.1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单元 二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六章的开篇,将为以后各节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通过对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增强对人体的健康美的体验,并为珍爱生命观念的养成奠定情感基础,从而形成注重安康,保护自己,爱护他人的意识情感。促使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发生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说出保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知道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态度责任: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思考与讨论,并结合图片分析,逐渐形成对人体防线的认识 生命观念:能够珍爱生命,懂得保护自己,让身体变得更强大,远离微生物的威胁
重点 1.知道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难点 1.知道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可以通过皮肤伤口、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体。 人为什么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而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呢? 了解人体对外界的防御 导入新课,引出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视频:人体的免疫系统 在一般情况下,人并不会生病,这是因为人体内具有庞大而复杂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 一、非特异性免疫 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流感高发期,不少同学患了感冒,但有些同学没有得病,这是为什么?难道人体有抵抗疾病的防线吗? 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分类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人体多种结构在抵抗疾病中的作用 (1)阻挡病原体: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纤毛不断摆动,将黏膜分泌的黏液粘住的病菌等清扫出体外;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病菌的侵入。 (2)杀死病原体:血液中含有溶菌酶,可以溶解病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病菌;淋巴结中有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从而将病菌消灭。 3.非特异性免疫 (1)第一道防线: ①组成: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功能: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病菌、化学物质等的侵入 眼泪含有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胃壁的黏膜能分泌胃酸,胃液呈强酸性,能杀死入侵的病菌 (2)第二道防线: ①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②功能:吞噬细胞广泛分布在肝脏、脾脏、骨髓和淋巴结等处,就像“巡逻兵”一样,时刻监视着入侵的病菌。一旦发现有病原体侵入体内,吞噬细胞就会迅速地游向病原体并将其消灭,以达到保护身体的目的。 病原体是指使人患病的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点拨 唾液和泪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3)概念: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第99页“探究竟 资料分析” 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是“天然的屏障”,能把病原体阻挡在体外;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可以杀死病原体。 拓展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①遗传性:个体出生时就具有,可遗传给后代,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②自发性:免疫功能自发产生,不需特殊的刺激与诱导。 ③非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不针对某一种抗原物质。 ④相对稳定性:当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如病原体)时,反应的强度变化不大,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4.积极锻炼,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当遭遇病原体侵害时,人体一般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进行防御。为了充分发挥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我们要有计划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免疫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免疫有时对人体也有不利的一面。有些物质对某些人是正常的刺激,对另外一些人却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如有的人吃了鱼、虾、蟹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尘土后,会出现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休克(使用青霉素前一定要进行皮试)。严重的过敏反应还会导致死亡。发生过敏反应后,应先找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花粉、药物、粉尘等),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且要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这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分类 知道人体多种结构在抵抗疾病中的作用 知道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知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知道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拓展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知道积极锻炼,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了解免疫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介绍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的分类 介绍人体多种结构在抵抗疾病中的作用 介绍第一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介绍第二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介绍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拓展介绍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介绍积极锻炼,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介绍免疫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课堂练习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 )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2020 重庆巴南区)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其中呼吸道表面的黏膜和纤毛的作用属于( A ) 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C.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3.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 B ) A.杀菌作用 B.清扫异物 C.吞噬病菌 D.保护作用 4.(2021 四川广安)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种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3000万个,60分钟后只有170万个,120分钟后仅剩3000个了。由此可见,皮肤对人体的免疫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皮肤的免疫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C.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D.皮肤只对链球菌具有防御功能 5.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C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②⑤ B.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6.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 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 D.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谈本节学习到的主要知识内容 归纳总结本节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