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生物七下2.6.1.2 免疫 特异性免疫 教学设计
课题 2.6.1.2 免疫 特异性免疫 单元 二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六章的第一节,重点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组成,让学生对免疫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过程有了基本的认识,为本章后几节疾病与预防、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学习起到了知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等,因此,怎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是本节面临的最大难题。
学习 目标 探究实践:说出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描述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科学思维: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生命观念:让学生结合打防疫针的亲身经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重点 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免疫的概念及功能,计划免疫的意义。
难点 1.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免疫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校组织全体同学接种预防新冠的疫苗,许多同学对这件事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为什么接种疫苗就不容易得病呢? 分析问题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二、特异性免疫 1.预防甲型肝炎 (1)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可以通过接种甲型肝炎疫苗进行预防。 (2)抗体和抗原 ①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物质,叫作抗体。 ②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作抗原。 ③举例:甲型肝炎疫苗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甲型肝炎病毒制成的,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3)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消灭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被消灭后,仍有部分抗体留在人体内。当甲型肝炎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存留在体内的抗体就会迅速出击、围攻,使入侵的甲型肝炎病毒无法生存和繁殖,进而起到预防甲型肝炎的作用。 拓展 抗体广泛存在于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以及外分泌液中,抗体参与中和毒素、杀菌和溶菌,有利于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2.计划免疫 (1)概述:计划免疫是依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使人群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尝试填写表格 疫苗名称接种时间可预防的疾病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2)举例: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给餐饮业人员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可以预防甲型肝炎。 (3)意义:人类通过计划免疫,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天花等。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就 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了一些烈性传染病 视频:消灭天花 拓展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微生物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抗体等; 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微生物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按照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伤害。 视频:疫苗的作用机制 注意 ①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②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但是不能治疗传染病。 ③接种的疫苗一定是抗原,接种的抗毒血清和球蛋白是抗体 3.特异性免疫 (1)概念:人体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作特异性免疫。 (2)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人体内的第三道防线来实现的。 ①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 ②作用: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这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能够进行相应的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攻击性、针对性极强,能选择性地将第二道防线未杀灭的病原体逐一消灭。 人体通过第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以痊愈,并且获得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 三道防线保卫自身的原理 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防止疾病产生或使疾病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规律总结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名称形成时间形成因素特点结构包括的防线举例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国广,对多种病原体都起作用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第一、第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才形成的与特定病原体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胸腺、淋巴结、脾脏、淋巴细胞等第三道防线甲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人体产生抗体
4.免疫的含义 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人体内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最初的含义: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患过天花或麻疹等传染病的人,由于产生了对这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很少再患这种疾病。基于这种认识,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们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但是,随着免疫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免疫的认识提高了。 免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1)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2)维持自身稳定: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地把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们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 (3)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了解甲型肝炎 通过甲肝,知道抗体、抗原的概念 知道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知道什么是计划免疫 尝试填写表格 知道计划免疫的意义 拓展了解疫苗及作用机制 知道特异性免疫概念 知道第三道防线组成、作用 完成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知道免疫的含义 明确免疫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介绍甲型肝炎 介绍抗体、抗原的概念 介绍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介绍计划免疫 引导填写表格 介绍计划免疫的意义 拓展介绍疫苗及作用机制 介绍特异性免疫概念 介绍第三道防线组成、作用 引导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进行比较 介绍免疫的含义 介绍免疫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课堂练习 1.(2020 北京)接种流感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以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流感疫苗相当于( A ) A.抗原 B.血红蛋白 C.溶菌酶 D.抗生素 2.(2020 山东淄博)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3.(2020 辽宁辽阳)患过水痘的人,一般不会再患水痘了,这种免疫属于( B ) A.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先天性免疫 4.(2020 广东深圳)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过敏反应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无关 C.免疫可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D.患过天花的人会获得对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5.大面积烧伤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因为病人( C ) A.缺乏营养物质 B.体液大量损失 C.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6.下面有关“免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免疫功能越强对身体越有益 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 C.人体依靠免疫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D.免疫功能可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进行本节相关习题训练 巩固应用本节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人体通过免疫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作特异性免疫。 2.免疫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人体内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谈本节学习到的主要知识内容 归纳总结本节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