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单元 一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下
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悦之情;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时空观念:提高研读历史资料的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想象。 史料实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及内容,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及作用;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情况。 历史解释:让学生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家国情怀: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重点 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难点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庆节为什么要放假吗?你们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结构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回答 浏览教材,大致了解教材内容 组织教学 问题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使学生整体上把握教材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背景:随着国民党政府被推翻和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为此,1949年9月21日下午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 小结: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同纲领》分析: 阅读下列规定,回答问题: (1)《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区别是? 讲解:经济基础不同( 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 由于当时人民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中,国民党反动派仍盘踞在部分地中,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 小组讨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补充强调: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缅怀。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思考:(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 1.小组讨论:开国大典时间、地点、庆典流程? 归纳: 2.知识补充:54门礼炮一共齐鸣了28响的独特含义? 讲解: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政治团体,代表了新中国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28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 分析材料,探究分享:新中国的成立到底“新”在哪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提示:从国外意义和国内意义两个角度分析。 强调: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讲解:国外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目标导学三:西藏和平解放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提示:既要维护国家的统一,又要维护民族团结。 阅读漫画,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思考:(1)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 西藏和平解放的结果? 归纳: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小结: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合作探究: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 小结: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目的基础知识。 学生回答,如:1949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 学生列举如: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学生阅读规定,结合教材回答,例如:我国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在班级交流,例如: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副主席包括朱德、刘少奇、宋庆 …… 学生列举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如:1949年10月1日,地点:天安门广场…… 学生结合教材,探究交流,如: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分析漫画,交流如:过程: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学生参与探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探究,奠定理论基础。 借助《共同纲领》相关规定,引导学生分析《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以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区别,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易于识记。 在介绍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时,设计小组讨论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义,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亲身讨论的过程中,更好的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国大典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之一,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借助教材,有序的归纳整理开国大典的时间 、地点、庆典流程等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呈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关于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通过展示相关漫画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探究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结果及意义,使相关知识系统呈现,漫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藏的和平解放,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使问题得以引申,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检测目标 1、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历史大事,其中揭示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是( D ) A、圆明园浩劫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开国大典 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B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D)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D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5、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 920件,图案2 992幅。这现象反映人民(家国情怀)( B )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949年10月1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的确,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到开国大典的举行,再到西藏的和平解放,无不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时的高瞻远瞩和非凡睿智。这为社会主义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开端,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中国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