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升】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提升】统编版语文六下第五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8 12: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宽容
“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父亲说的这句话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
我五岁的时候,与胡同里的一个小男孩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执、扭打起来。小男孩扔出一块砖头,砸得我头破血流,缝了好几针。他母亲到我家道歉时,我就忍着头疼,死死地盯着小男孩,握紧拳头,心里拿定了主意。2·1·c·n·j·y
于是开始了我的“复仇计划”。我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做的大弹弓,每天躲在晒台上,对着对面白墙上我画的一个丑八怪练习射击。一天早晨,我正在晒台练弹弓。“噢!又打中了!”父亲突然走了上来,看了看白墙上坑坑洼洼、面目全非的丑八怪,走过来低声问我:“还疼吗?”我沉默不语。“还疼吗?”“特别疼!”我大声说。父亲和颜悦色地问我:“那个孩子用砖头砸你,对不对?”我摇了摇头。他又问:“那个孩子是不是坏人?”我想了一下,又摇了摇头。“既然你都懂,为什么还要去报复他呢?假如你用弹弓弹破了他的头,或者弹伤了他的眼睛,会怎么样?”我沉默不语。“孩子,你要记住,对人宽容是一种美德。”
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耳边回想着爸爸的话。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第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_____。
3.文中“我”两次“沉默不语”,第一次表达了“我”的___,第二次表达了“我”的___。
4.“长大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亲这句话的意义。”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5.选文中的“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疑问:___________?继而又作了新猜测:___________。这充分说明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对画“______”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B.“我”觉得蝎子的“丑恶恐怖”与表里的“美丽世界”是不相称的
C.表达了“我”不喜欢甚至讨厌丑恶而恐怖的蝎子的想法
D.“我”的猜测被证实了,“我”心里很高兴
7.“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见人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不说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苹果落地
牛顿是一位大科学家,他从小热爱科学。
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牛顿看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下落,不向天上飞呢?这里一定有什么道理。”于是他就专心去研究了。www-2-1-cnjy-com
后来,牛顿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原因,是地球有吸引力。
8.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爱________ 好奇________
9.填空。
牛顿想________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开始认为________后来发现________ 。
课外类文阅读。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
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你们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后来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惊奇 奇怪)地看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因斯坦 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 摆在桌子上 说 老师 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 老师看他这样认真 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21*cnjy*com
10.用“\”画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1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   渺小——( )
12.开始老师不大喜欢爱因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13.“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
15.读了短文,再结合本篇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怀疑与学问(节选)
顾颉刚
①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进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章句》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章句》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如果后来的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21*cnjy*com
16.下列选项是对文段中心论点的把握,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17.下列选项中对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引用孟子的话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B.有力地说明了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C.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反驳本文的中心论点。
D.使论据确凿充分,更加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说服力,突出了中心论点。
18.本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选择了哪个事例作为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说理?哪些是反面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这两句中的两个“这样”指代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读书吧。
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1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万公项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在实验室种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实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一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出现。这类作物所有的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转基因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芳剂无法除掉的物种了。【来源:21cnj*y.co*m】
对于这种技术,( )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这确是人类九千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有删改)
2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3.转基因作物可能造成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24.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5.画横线的句子这样表述的好处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使句子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6.许多名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最后发现真理,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A.只要先发现问题,就找到了真理。
B.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D.当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
阅读短文,完成短文后面的练习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现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8.用横线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这样前后照应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这一现象引起了波义尔的思考,并提出了三个问题。是哪三个问题?请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第二自然段按顺序写了三个内容,分别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文中指父亲和“我”讲道理时态度和蔼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 2. 语言 谆谆教导,让“我”做一个宽容的人 3. 委屈、生气 思考、犹豫 4.宽容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1教育网
5. 表里边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活的生物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探究精神 6.C 7. “我”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并相信了爸爸的话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明白了其实表里没有生物21cnjy.com
8. 喜欢; 惊奇 9. 这个; 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 是地球有吸引力
10.删去:爱好 奇怪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 喜欢 伟大 12. 他很小说话 爱因斯坦做事认真 13.同学们和老师笑话他做的小板凳不像样,他很惭愧 14., , , :“ , , 。” , 。 15.我们要学习爱因斯坦,认真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
16.C 17.C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选择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时对其质疑的事例作为论据。 19.后两句是正面说理,前两句是反面说理。 20.一样。因为指代的都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www.21-cn-jy.com
21.虽然 但 22.但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 23.有利影响:使作物产生抗除剂,抗植物病毒、抗某种害虫等特性。21·世纪*教育网
不利影响:可能对环境有危险。
24.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 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25.C 26.鲁班发明锯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 27.B
28.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现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2-1-c-n-j-y
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增强文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实感和感染力,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9.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30.波义尔发现植物遇到酸碱物质的变化并发明石蕊试纸。 31. 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 进行了多次实验 发明酸碱试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