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阅读《景阳冈》选段,完成练习。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便拿那条稍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出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回忆课文并填空。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喝酒)→( )→( )→( )这四部分内容。
2.用“ ”文段中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中用( )比喻( )。
3.老虎进攻三招是( )、( )、( ),武松通过三“( )”来应对。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个个都有绰号.试着为下面的绰号找主人。(用直线连起来)
及时雨 豹子头 智多星 浪里白条
林冲 宋江 张顺 吴用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清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撒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来源:21cnj*y.co*m】
5.文段内容选自课文《________》,它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相关内容改写的。上面的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
6.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妒嫉( ) 危急( ) 款待( )
7.第2自然段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周瑜是个___________的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的人。【版权所有:21教育】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很高兴,其原因是( )(填序号)
A.周瑜为解决了军中缺箭这个难题而高兴。
B.周瑜为诸葛亮有胆识而高兴。
C.周瑜为陷害诸葛亮的阴谋要得逞而高兴。
课内阅读。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0.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11.那只大虫前爪按在地上,和身望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武松只( );大虫把腰胯( ),武松只( );大虫把虎尾倒竖起来( ),武松却又( )。
12.选文中画”——”的句子把老虎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句子中,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13.从武松面对大虫的进攻,只用了一个动作“闪”,可以看出武松的( )(填序号)
A.机警敏捷 B.无所畏惧 C.胆大心细
课外阅读训练,知识拓展运用。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么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回,有改动)
14.阅读选文,梳理故事脉络,把序号填入方框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鲁智深乘着酒兴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②众人大吃一惊,拜服鲁智深。
③老鸦聒噪,众人欲搬梯子拆掉鸟巢。
15.文中画线句运用_______描写的方法,从中看出鲁智深的特点是(多选) ( )
A.武艺高强 B.有勇有谋 C.力大无穷
16.文中通过对众泼皮“_______________”的动作描写,以及他们对鲁智深的_______,从侧面烘托了鲁智深的形象。21cnjy.com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21*cnjy*com
17.《景阳冈》一文节选自( ),作者是( )。
18.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这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特点。21*cnjy*com
19.老虎的三招是:( )( )( )。
20.在文中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 ( http: / / www.21cnjy.com )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三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2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 )→( )→( )
2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25.本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6.阅读本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它的意思。请你猜一猜
下面词语的意思。
梢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轮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27.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老虎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 而武松只用了一个办法: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9.对选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有( )
A.句中特写了老虎的叫声,老虎一声吼,好像起了霹雳,声音大得能震动山冈。
B.“铁棒也似虎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把老虎的尾巴比作铁棒。
C.句子通过写老虎的叫声和尾巴,表现了老虎的凶猛,从侧面衬托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D.写老虎是为了写人,老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加了不得了。
30.填写下列人物的绰号(填序号)。
①及时雨 ②豹子头 ③智多星 ④母夜叉
宋江( )孙二娘( )林冲( )吴用( )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 预测)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31.在“[ ]”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32.用“\”把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33.见诸葛亮要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上冈 打虎 下冈 2.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铁棒 虎尾 3. 扑 掀 剪 闪 这只大虫很厉害,武松当时的状况很危险 4.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并填空。
《景阳冈》选自我国古典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其中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本文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经过。21·cn·jy·com
2.本题考查比喻句的掌握。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这句话是比喻句,把“虎尾”比作“铁棒”,生动地写出了虎尾坚硬有力的特点。
3.本题考查了课文的理解。
结合句子“望上一扑;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闪;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看出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闪,面对大虫的三招,武松都是闪在一边,从中,我体会到了这只大虫很厉害,武松当时的状况很危险,同时也突出表现了武松的机敏。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结合《水浒传》的阅读和积累作答。
梁山泊上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有浑名,这里涉及到的人物为: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
5.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 周瑜让诸葛亮造箭 6. 妒忌 紧急 招待 7. 语言 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顾全大局,胸有成竹 8. 诸葛亮说,他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周瑜说,对,先生和他想的一样。 9.C
【分析】5.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
文段内容选自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6.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妒嫉:对才能,地位,名誉,学识,财富,处境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在文中的近义词为:妒忌。
危急:危险而紧急。在文中的近义词为:紧急。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在文中的近义词为:招待。
7.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中第二段写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上的交锋,去试探对方。“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用弓箭最好。”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所以这段文字是以语言描写为主,刻画了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诸葛亮顾全大局,胸有成竹的性格特点。2·1·c·n·j·y
8.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
(1)本题要把反问句“怎么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跟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将肯定词“敢”改为否定词“不敢”,将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将问号改为句号,再将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改为:诸葛亮说,他不敢跟都督开玩笑。www-2-1-cnjy-com
(2)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改为:周瑜说,对,先生和他想的一样。
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短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他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选C。
10. 水浒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施耐庵 11. 一扑 一闪 一掀 一躲 一剪 闪在一边 12. 叫声的洪亮 虎尾 铁棒 虎尾的结实有力 13.A
【解析】10.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
从选文的内容可知这段是描写武松打虎的内容。“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题干列出的内容总结了老虎进攻的招数和武松应对的方法。同学们结合选文和题干的信息,用选文的词语填空即可。21·世纪*教育网
那只大虫前爪按在地上,和身望上(一扑),武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一闪);大虫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大虫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句子“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描写的是老虎吼叫的情景,老虎一吼,就像是天上突然打了一个强烈的雷电,使得山冈都在振动。这句话体现了老虎的叫声十分响亮,震耳欲聋。
句子“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将老虎的尾巴形容成铁棒,“铁棒”这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老虎的尾巴十分结实有力。
1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闪”在文中的意思是“闪避”。武松在面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虎的进攻,并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在等待好时机将老虎一举拿下。武松在等待好时机进攻时,他只用了一个动作“闪”,而且每次都能成功躲避老虎的进攻,这体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故选A。
武松知道自己与老虎的体型相差较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认为没有十足的胜算才选择“闪”这一招来应对老虎的进攻。因此,武松面对大虫的进攻,只用了一个动作“闪”并不能体现出武松具有无所畏惧和胆大心细的特点。
14.③ ① ② 15. 动作 AC 16. 一齐拜倒在地 赞叹
【分析】1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起因可以定位到第一句至第三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四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
经过可以定位到第四句: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结果可以定位到第五句至第七句:众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么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15.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鉴赏能力。
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体现人物性格。关键词“相了一相”、“走到”、“脱了”、“向下”、“倒缴着”、“拔住”、“一趁”等等。
选项A武艺高强:不用梯子,直接倒拔杨柳拆掉鸟巢。这里并没有写到鲁智深的智慧,因此不选B。选项C力大无穷:直接将柳树连根拔起。
16.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对众泼皮的动作描写可以定位到第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第五句“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是直接赞美鲁智深。
17. 《水浒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施耐庵 18. 大虫的吼叫 霹雳 老虎 凶猛 19. 一扑 一掀 一剪 20.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沉着 冷静 武艺高强 动作敏捷
【分析】17.考查文学常识。
《景阳冈》是人教版《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该文作者是施耐庵。
18.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仔细阅读该画线句,可知本体为老虎的吼叫,喻体为霹雳。而这句话将老虎的叫声比作霹雳,突出了叫声之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虎凶猛的特点。
19.考查文章内容。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就能找到答案。结合“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一句,可知答案就是一扑、一掀、一剪。
20.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仔细阅读文章,可知武松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应战的动作为“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结合文中的武松与老虎的纠缠,和发现老虎的三招,可知武松是一个沉着、冷静、武艺高强同时动作敏捷的人。
21.《水浒传》 22. B A C 23. 杀一虎 杀子母四虎 赤手空拳打虎 用刀杀虎 保命杀虎 报仇杀虎 24.我更钦佩武松。因为李逵是凭着刀杀死了老虎。武松更为机智,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他没有靠蛮力去和老虎搏斗,而是先是机智地躲开老虎,消耗了老虎的体力,然后才开始打虎。
【分析】2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李逵杀虎》是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一起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选段内容讲述了李逵找水归来未看见母亲,却看见两只虎仔在舔人退,一怒之下杀了一只虎仔,随后跟随一只虎仔进入洞里发现母虎,引来公虎,李逵全部杀死,最后走向了泗州大圣庙。21教育网
2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和文章的理解,进行分析。通过阅读对比可知:武松打虎是赤手空拳打虎,且只打了一只虎,武松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打虎;而李逵是因为母亲被杀为之报仇而杀虎,且是用刀杀死了字母四只老虎。
24.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
通过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故事,根据对武松和李逵的理解,组织语言进行作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5. 水浒传 施耐庵 ( http: / / www.21cnjy.com ) 26. 用来防身的棍棒。 用力挥动,“轮”后来写作“抡” 27. 武松打虎 一扑 一掀 一剪 闪躲 消耗老虎的体力,挫败它的锐气。 28.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29.ABCD 30. ① ④ ② ③
【分析】25.本题考查阅读积累。
在平时的读书中,注意内容的出处,本语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这一经典情节,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机智沉着、英勇无畏的性格。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26.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梢棒,巡逻、防身的棍棒。结合“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理解即可。
轮起,把东西用手臂用力旋动。结合“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理解即可。
2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段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写武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打虎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扑、掀、剪。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闪”,这样的好处是武松以退为进,消耗了猛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8.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阅读文章可知,选段主要写的是武松打虎的过程,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可知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机智沉着、英勇无畏的性格。
29.本题理解句子的能力。
阅读句子“虫见掀他不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可知,这句话把“老虎的吼声”比作“霹雳”,把“虎尾”比作铁棒,从中体会到了老虎的凶猛和叫声之大,从侧面衬托了武松的勇敢无畏。
故ABCD都正确。
30.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及时雨一般指宋江。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一百零八将之一,排第一位。
豹子头一般指林冲。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河南开封)人氏,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一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智多星一般指吴用。吴用,表字学究,绰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智多星,道号“加亮先生”,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但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与晁盖自幼结交,帮他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
母夜叉一般指孙二娘。孙二娘,女,汉族,绰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夜叉,是施耐庵所著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孟州(今河南省焦作市)人,梁山仅有三位女好汉之一,人物性格为胆子大,武艺高强,有智慧。【出处:21教育名师】
31.既然 32.商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嘱托 预测 招呼 33.立下军令状后,只要诸葛亮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他就可以治诸葛亮的罪了。 34.周瑜用十天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分析】31.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
本题中“误了大事”是结果,其原因是“就要交战”,所以用表示原因的关联词“既然”。
3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应该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本题要将不正确的词语划去。
商量:交换意见。商议: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文中指周瑜请诸葛亮讨论军事,应选择“商议”,划去“商量”。
嘱托:托(人办事);托付。委托:请人或机构等代办。文中指周瑜情诸葛亮造箭,应选择“委托”,划去“嘱托”。
预计:预先计算、计划或推测。预测:意思是预先测定或推测。解释预先测定或推测。文中指预先计算、计划造好,选“预计”,删除“预测”。
招待: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招呼: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文中指周瑜摆酒席款待诸葛亮,应选择“招待”,划去“招呼”。
33.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作答时可根据周瑜的性格特点即气量小,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他强和关键句“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来总结答案。
由文章前面内容可知,诸葛亮答应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瑜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对周瑜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因为周瑜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按照常理三天是无法完成造十万支箭的任务的,立下军令状后军法无情,自己的目的就要达到了,所以周瑜很高兴。
3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
归纳段意的方法有:①摘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②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③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④抓住要素法:即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
文章写了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内交不出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诸葛亮就要有杀身之祸。但是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还是答应了周瑜,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不然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会用计谋战胜周瑜。此时诸葛亮心里肯定有对策,由下文内容可知,后来诸葛亮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诡计。将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已有对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