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美术——画花布》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上册 第18课《电脑美术——画花布》
【教学主题】用Windows画图板画“花布”。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于自由、感性向严谨、理性转型的过渡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有秩序感的事物,如花布、路灯、建筑、地砖等,发现事物重复组合的规律,可以感受秩序带给我们的美感。设计领域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理性思维之下的创造力,其作用也可以辐射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
传统的图案学习主要以手绘方式人手,单位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一路画下来学生既无法保证纹样绘制的规范性,同时又会觉得枯燥乏味。 Windows画图板软件的运用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既避免了重复绘制的枯燥,更好地保证了重复纹样的规范性,又更加方便学生在重复绘制中去发现规律和变化的美感。
电脑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但是当前因为很多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多数学校、家长对学生接触电脑持否定的态度。其实强制并不能“绝缘”,更好的方式是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电脑。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中 Windows画图板软件(或奇奕画王软件)的常用工具,并尝试
用它设计并绘制四方连续纹样。
2.学会运用单一纹样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组合,完成连续纹样的设计。
3.通过创作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秩序美、规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Windows画图板软件中常用工具及其功能的了解。
难点:利用画图板软件的复制、粘贴功能完成四方连续纹样。
【所需要条件】
教师:收集和创作电脑制作的四方连续纹样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电脑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电脑中的画图软件及其工具。
2.学生能否运用相关软件画出二连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
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 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 (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 为什么 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 “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 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 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 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三、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 是怎样变化的 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五、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 排列是否有规律 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 (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教学反思】
三年级学已有了一些浅显的电脑绘画知识,但是经验还不够足,电脑美术每学期都有,但是重点不同,像本节课就以四方连续为主,因此,这堂课主要还是让学生感受体验电脑绘画所特有的功能与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表现得都十分投入,有的学生一堂课完了还不肯离开,从中可以感受到电脑绘画强烈的吸引力。毕竟课上的时间有限,我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去试用更多的工具和技巧,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绘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