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3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08: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导 入
我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呵
被自己深爱
被自己出卖
被自己钉在十字架
被自己取下来
其实,雪下不下来
都阻挡不了我的白
我白不白
都无法掩饰一生的荒唐
——余秀华《雪》
这首诗是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创作的《雪》,虽然这首小诗并不高大上,但是作者在其中表达了“自尊自爱”“自我救赎”“对灵魂的叩问与对人生的反思”,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余秀华虽然身患脑瘫,但她为了和包办婚姻中的丈夫离婚,倾尽了几乎所有的积蓄,而离开家庭,她也获得了更多。
200年前,在挪威的舞台上,也曾有一位决然离家的女子。她就是——娜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女子,走进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掌握戏剧的基本常识。
2.揣摩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
3.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把握文章主旨。
4.把握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知人论世
“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1906),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一个商人家庭。
由于父亲破产,只接受过几年小学教育。16岁入药材店当学徒,22岁去首都奥斯陆参加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人运动(挪威民族独立运动)并从事写作。
1849年开始戏剧创作,1851—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共写剧本26部。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
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27年。晚年回到挪威,他去世后挪威为他举行了国葬。
作者简介
易卜生是继莎士比亚之后,作品在世界上被表演最多的剧作家,直到今天,他的剧作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持续不断地在世界各地上演。
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
作品简介
“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易卜生共创作发表了 26 部戏剧和 1部诗集。
他的作品常被划分为四个部分:
易卜生的早期创作多为取材于挪威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民族戏剧,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民族浪漫历史剧”,其中包括 《凯蒂琳》《觊觎王位的人》等;二是思想剧。主要有《爱情喜剧》《布朗德》《培尔 金特》《皇帝与加利利人》等;
此后,他转入现实主义阶段,19世纪70至80年代创作的《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社会问题剧”为他奠定了世界性的声誉。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易卜生的戏剧逐渐带有较强的象征主义色彩,被誉为“心理与象征剧”,如《野鸭》《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建筑师》《当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剧。
易卜生所处的挪威,地处欧洲边陲,经济发展比较迟缓,资本主义出现较晚,而且也没有封建的农奴制度,所以受封建的压迫和冲击较少,眼界虽然狭小,但“还有性格以及独立的精神”。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出现更加分工明确的部门,整个社会需要更多劳动力支持。
在这样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条件下,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挪威,关于妇女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
创作背景
随后,挪威社会上发动的强大女权运动,给易卜生以巨大的鼓舞,更促使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
在易卜生的内心深处,仍保有对“真正的人”的美好回忆。这就使他在早中期作品中: 一方面,对资本主义人性丧失的现实进行无情地批判,呼唤“真正的人”的复归;另一方面,又塑造具有人的尊严、道德、情感和期盼以及精神尚未枯萎的正面人物。
1、含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2、戏剧三要素:语言、人物、戏剧冲突
3、戏剧分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白毛女》)、舞剧(《丝路花雨》)、音乐剧(《猫》《歌剧魅影》)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待戈多》)、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文体知识·戏剧
易卜生四大问题剧又被称为当代现实剧,包括 《社会支柱》 、《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在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中,易卜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号”,被后人称之为 “伟大的问号”,引导着当时的人们对当时的这些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易卜生并没有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这四部问题剧中,最出名的要数易卜生创作于1879年的《玩偶之家》。
易卜生在四大社会问题剧中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社会问题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文体知识·社会问题剧
整体感知
人物关系图
海尔茂
娜拉
柯洛克斯泰
阮克医生
林丹太太
老朋友
夫妻
同学
同学
(现为同事)
昔日恋人
娜拉是家庭的女主人,她天真活泼、善良聪明,拥有美丽的相貌和可人的身段。在幼年时,她有父亲呵护,长大后,她嫁给了自己深爱的海茂尔。多年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并且不使病重的父亲担忧,她伪造父亲的签名向科洛克斯泰借钱,因此触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当科洛克斯泰将被娜拉的丈夫海尔茂辞退时,娜拉受到了科洛克斯泰的威胁。面对深爱自己的妻子为拯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海尔茂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担当,对娜拉由原先的甜言蜜语转变为恶言相向。在发现危机解除后,海尔茂的态度又迅速转变为假惺惺的安慰。目睹自己深爱的丈夫面对危机时的丑恶嘴脸,娜拉幡然觉悟,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毅然出走。
剧情简介
全剧始终围绕着一条线索展开,即海尔茂和娜拉如何对待之前的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和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开头到“他拿了那些信走进自己的书房,随手关上门”,主要写海尔茂没看信之前对娜拉百般宠爱。
(2)从“瞪着眼瞎摸,抓起海尔茂的舞衣披在自己身上”到“娜拉站着不动。海尔茂走过去开门”,主要写海尔茂看过第一封信后,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名誉地位,怒斥妻子下贱无耻。
(3)从“披着衣服在门厅里到结尾,主要写海尔茂看过第二封信后又对妻子装出一副笑脸。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间的不平等,不甘心再做丈夫的玩偶,因而愤然出走。
划分层次
线索:信
3
深入研读
讨论:
1.试简要分析本文中主要的戏剧冲突。
把握戏剧冲突
①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海尔茂和娜拉夫妻之间的冲突
②人物自身内心的冲突。
娜拉内心的冲突、海尔茂内心的冲突
③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主要指娜拉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冲突。她对未来的期盼与此时外界的冷漠环境是极不融洽的。且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之间的冲突。
2.请简要分析《玩偶之家》戏剧冲突的特点。
①戏剧冲突尖锐激烈。海尔茂自私自利,男权思想根深蒂固,娜拉追求妇女解放,不安于“玩偶”地位,于是双方发生了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戏剧冲突高度集中。在剧中,作者把海尔茂和娜拉的冲突安排在一个地点(家中)、围绕一件事(借据事件)而展开,戏剧冲突高度集中。
③戏剧冲突紧张曲折。在剧中,海尔茂“变色龙”般的变化,娜拉性格、情感的前后变化,构成了紧张曲折的戏剧冲突,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把握戏剧冲突
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
◎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
◎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
◎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对她看了一会儿\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声音放低些\搂着她……
看信前
柔情蜜蜜,深情款款
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
◎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
◎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真是可恶极了……
◎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
◎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
◎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拉住她\惊慌倒退\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吓了一跳……
看第一封信后
恶毒冷酷,自私怯懦
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
◎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我的好娜拉……
◎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只要你老老实实……
◎把信抢过来\慌忙拆信\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把借据和信撕掉……
看第二封信后
自私虚伪,假仁假义
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
◎你真不讲理,不知好歹,你在这的日子难道不快活?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
◎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
◎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当温情面纱被揭下
自私自利,反复无常,厚颜无耻
分析人物形象
海尔茂
表面上:
①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
②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
①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②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③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分析人物形象
娜拉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叫起来…竭力想脱身…走近他一步…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不作声,只是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站着不动
◎我呢?
◎谢谢你饶恕我。
真诚且卑微,敢作敢当,冷静清醒
分析人物形象
娜拉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
(满不在乎)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
◎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
◎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满不在乎
◎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
善良,有同情心,勇敢坚毅,追求自由独立
分析人物形象
娜拉
①美丽可爱,优雅迷人。
②善良,富有同情心。
③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④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揣摩戏剧语言
我的小鸟儿、小松鼠、小百灵鸟……
思考1: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有哪些,有何含义?
对娜拉的物化,娜拉对海尔茂来说就像是宠物,是属于他的私人物品,而非平等的人。
思考2:阮克说“我要戴一顶大黑帽子……人家就看不见你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死神常被画作骷髅头上戴着黑帽子。戴了黑帽子,人家就看不见,也就是死了。
思考3:“真正像夫妻”指的是什么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揣摩戏剧语言
思考4:娜拉为什么要阮克大夫祝自己安眠
娜拉知道阮克快要死了,所以祝他安眠,又因为自己也想死,所以叫阮克也祝她安眠。
思考5: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我现在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1)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2)娜拉通过这句话向海尔茂表明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平等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概括艺术特色
(1)戏剧场景高度集中。
将戏剧场景高度集中于海尔茂和娜拉的家中,有利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展现。
(2)运用“突转”的手法。
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有时也用于章剧情突然转变。“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4
总结全文
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观念等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5
拓展延伸
思维拓展
思考1: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①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
②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
③在家没有经济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
④对教育和抚养孩子失去了信心。
思维拓展
思考2:鲁迅发表过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他看来,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你怎么看?
认同。
⑴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⑵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娜拉除了长得漂亮、会跳舞外,没有什么特长,操持家务的工作也是由佣人来做的。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
⑶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不认同。
⑴社会为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⑵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
⑶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
思维拓展
思考3:《玩偶之家》被称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你认为它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
第一,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的作品,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中的男子结合;而《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等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启示人们,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自立自强。
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有利于为妇女解放的舆论造势。
6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