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8 21:18:34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
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1.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在《满天星斗》一书中认为,中原文明是“次生型文
明”,其最基本的理由是陶寺遗存(位于山西南部的襄汾县)有华山、泰山、北方
三个主根,还有来自太湖及其他区系的文化因素。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中原文明包括较多支派
C.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特点
2.以周公旦为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
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
“德”的要求主要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个基本方面。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A.君权至上的专制思想
B.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C.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D.相信神灵的天命观念
3.下图名为“孔子问礼于老子”。两人如果探讨社会问题,他们会在下列哪
个方面有同感
华特乎背逍粥
A.面对现实大胆地革新
B.为新兴地主阶级呐喊
C.高度评价西周的制度
D.不满当时的社会秩序
高一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10页)
4.欧阳修曾言:“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
袭秦故,以至于今虽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谭嗣同在《仁学》中畅言:“二
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由此可知,欧阳修认为秦制
A.不利于后世治国理政
B.在传统中国影响深远
C.为秦朝二世而亡缘由
D.是对传统体制的背离
5.汉武帝死后,西汉朝廷召开了一次名为“盐铁会议”的政策辩论大会,辩
论双方激烈争辩、互不相让。贤良文学(儒家知识分子)要求废除盐铁官营、国
家均输,希望政府“毋与天下争利”;桑弘羊(掌国家财政近三十年)坚持主张官
营产业乃“国家大业”,不可废除。桑弘羊当初协助汉武帝进行产业政策调整的
主要目的是
A.缓解因常年征战带来的财政困难
B.严厉打击不法商人的越轨行为
C.切断地方诸侯国的经济发展潜力
D.加强对全国手工业生产的控制
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政权更替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土地
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矿冶、丝织、制瓷、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由
此推知,当时
A.南方民族交融成效更为明显B.经济重心已明显向南方转移
C.北方各项建设均落后于南方D.人口流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7.在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经学、政事和文学,明经科考经学、史学、
文学,明法科考法学,明书科考艺术,明算科考理学,此外还有临时设置的制科
选拔特殊人才。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
A.促使门阀士族逐渐走向衰败B.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色彩
C.推动中国科举事业走向鼎盛D.凸显了进士科的主体地位
8.唐代是茶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公元780年陆羽《茶经》成书,这是世
界茶文化的首部经典,书中关于“茶性俭”“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等论述,首次诠
释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卢仝、皎然等人还用一批经典的诗歌将这种思想上升
到“道”的层面。由此可知,在唐朝
A.茶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饮茶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C.道学与儒学相互融合发展
D.诗人积极宣扬饮茶文化
9.宋代开始设置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
决,与守臣(主要包括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这明表通判的设置
高一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10页)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D B A D B A C C B D D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D A B C D C B C C D C A
二、材料解析题
31题:
(1)制度——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地区(或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加强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传播了周文化(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统一、同一文化观念的形成。(2分)
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原诸侯国与周边各民族(或各族群)的冲突增多,客观上促使他们的联系和往来日益频繁,彼此间的认知不断加深,相对先进的华夏文化持续向周边传播,这有利于“一体同源”观念的形成和发展。(2分)
(2)辽朝的职官设置为南、北面官;西夏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有汉式和本民族两套官称;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元朝在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外,还实行行省、宣慰司、驿道(站)等开创性制度和措施。(4分)(一点1分)
(3)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多元一体格局;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各民族都做出了贡献。(4分)(任意四点,一点1分)
32题:
(1)经济和财政上过于依赖外国白银(或政府没有掌控足够的白银储备);清朝财政体系的缺陷和落后(或清政府统治的落后和腐败);美洲等地白银产量的减少;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减少(或中国在外贸中处于逆差或入超的地位);鸦片走私活动的猖獗。(6分)(任意三点,一点2分)
(2)都与政府不合时宜的财政体制或货币政策有关;都起因于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动(或都与国际因素影响有关);都出现了白银大量外流的现象;都产生了贸易逆差的问题;都对本国的许多领域和群体带来不利影响(或都引发或加重了社会危机);都带有一定的中外贸易战或商战的色彩;都深刻地影响了政府的治国理政行为(或都对国家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8分)(任意四点,一点2分)
33题:
(1)人民革命(或新民主主义革命,或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已成定局;中国共产党筹建新中国;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形式(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需要);党的领导人和民主党派人士保持着良好交往。(任意三点得5分)
(2)推动了新中国的发展(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民主发展道路上的一项伟大政治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6分)(任意三点,一点2分)
(3)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或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或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意三点,一点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