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
1.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传感器的材料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
B.金属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
C.传感器主要是通过感知电压的变化来传递信号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传感器,其他材料也可以制成传感器,如金属氧化物氧化锰就可以制成温度计,所以A错,B正确,传感器不但能感知电压的变化,还能感受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所以C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
B.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C.传感器不是电视遥控接收器的主要元件
D.传感器是把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转换为电信号的主要工具
答案:ABD
解析:传感器的任务就是采集信息,A对;干簧管的主要构造是由平行不接触的两个极易被磁化的软铁片组成的,它靠近磁场时被磁化后相互吸引而接触,B对;由传感器的定义知D对。
3.人类发射的绕地球运转的所有航天器,在轨道上工作时都需要电能,所需要的电能都是由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得到的,要求太阳能电池板总是对准太阳,为达到这一要求应利用下列哪种传感器来感知太阳方位( )
A.力传感器 B.光传感器
C.温度传感器 D.生物传感器
答案:B
解析:太阳帆的有效采光面积不同,所产生的电流不同,当电流最大时正对太阳,所以应用的是光传感器,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4.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在下列有关其他电阻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热敏电阻可应用于温度测控装置中
B.光敏电阻是一种光电传感器
C.电阻丝可应用于电热设备中
D.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到通过直流、阻碍交流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考查基本物理常识。热敏电阻可应用于温度测控装置中,A说法正确;光敏电阻是将光信号与电信号进行转换的传感器,B说法正确;电阻丝通过电流会产生热效应,可应用于电热设备中,C说法正确;电阻对直流和交流均起到阻碍的作用,D说法错误。
5.(2013·枣庄一中高二检测)许多楼道照明灯具有这样的功能: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在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它的控制电路中可能接入的传感器是( )
①温度传感器 ②光传感器
③声音传感器 ④热传感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楼道灯控制电路中安装有光声控延时开关,它装有光敏感元件,用于感知外界光线的强弱,还安装有声敏感元件用于感知外界声响。当白天外界光线较强时,光声控延时开关总处于断开状态,灯不亮;当夜晚光线较弱且有声响时光声控延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灯亮,延时一段时间后,开关断开,灯熄灭。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多用电表研究热敏特性实验中,安装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向杯内加入冷水,温度计的示数为20℃,多用电表选择适当的倍率,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1。然后向杯内加入热水,温度计的示数为60℃,发现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用电表应选用电流档,温度升高换用大量程测量
B.多用电表应选用电流档,温度升高换用小量程测量
C.多用电表应选用欧姆档,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大的档
D.多用电表应选用欧姆档,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小的档
答案:D
解析:测电阻应选用欧姆挡。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偏转角度增大,说明电阻阻值变小,所以应换用倍率小的挡。
7.
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分别与光敏电阻Rg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中央,若用不透光的黑纸将Rg包裹起来,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若用手电筒光照射Rg,表针将向________(填“左”或“右”)转动。
答案:左;右
8.
在热敏特性实验中,为了研究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指出图中错误之处,R为热敏电阻。
答案:R应全部浸入水中;温度计应悬在水中。
能力提升
1.(2013·徐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答案:C
解析: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阻R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小,灯L两端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2.电容式传感器是用来将各种非电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由于电容器的电容C取决于极板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d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这几个因素,当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就能引起上述某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又可推出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是四种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关于这四种传感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角度
B.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液面的高度
C.丙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压力
D.丁图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速度
答案:D
解析:甲图角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乙图高度变化能导致极板正对面积变化;丙图F变化能导致极板间距变化;丁图物体位置变化导致电介质变化。所以,甲、乙、丙、丁分别是测角度、高度、压力、位移的物理量。
3.
如图所示是某居住小区门口利用光敏电阻设计的行人监控装置,R1为光敏电阻、R2为定值电阻,A、B接监控装置。则( )
A.当有人通过而遮住光线时,A、B之间电压升高
B.当有人通过而遮住光线时,A、B之间电压降低
C.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可增大A、B之间的电压
D.当仅减小R2的阻值时,可增大A、B之间的电压
答案:BC
解析:R1是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当有人通过而遮住光线时,R1的阻值变大,回路中的电流I减小,A、B间的电压U=IR2减小,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1+r),当仅增大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A、B间的电压U增 大,故C项正确;当减小R2的阻值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A、B间的电压U减小,故D项错误。
4.
如图所示,由电源、小灯泡、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变__________,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C.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D.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答案:暗;C
解析:温度升高,金属电阻丝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电路中电流减小,灯泡亮度减弱。
5.
如图是一种测定油箱油量多少或变化多少的装置。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杆的一端。在装置中使用了一只电压表(图中没有画出),通过观察电压表示数,可以了解油量情况,你认为电压表应该接在图中的________两点之间,按照你的接法请回答:当油箱中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c、d 减小
解析:把电压表接到c、d之间,油量增加时,R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R′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同理,油量减少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6.一块N型半导体薄片(称霍尔元件),其横截面为矩形,体积为b×c×d,如图所示。已知其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电阻率为ρ、电子电荷量为e。将此元件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沿z轴方向,并通有沿x轴方向的电流I。
(1)此元件的C、C′两个侧面中,哪个面电势高?
(2)试证明在磁感应强度一定时,此元件的C、C′两个侧面的电势差与其中的电流成正比。
(3)磁强计是利用霍尔效应来测量磁感应强度B的仪器。其测量方法为:将导体放在匀强磁场之中,用毫安表测量通过的电流I,用毫伏表测量C、C′间的电压
UCC′,就可测得B。若已知其霍尔系数k==10mV/mA·T,并测得UCC′=0.6mV,I=3mA。试求该元件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答案:(1)C′面较高 (2)见解析 (3)0.02T
解析:(1)因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再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向C面偏移,所以C′面电势较高
(2)假设定向移动速度v:I=q/t
q=nebdvt 可得:I=nebdv
稳定时有:Bev=eUCC′/b 可得:UCC′=I,式中各量均为定值,所以侧面的电势差与其中的电流成正比
(3)由上可知B=代入得:B=0.02T
课件73张PPT。成才之路·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 选修3-2 课堂情景切入 方法警示探究 知识自主梳理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题型设计课后强化作业 知识体系构建答案:B答案:AC答案:C答案:ABC答案:BC答案:ABD答案:CD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