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8 22:5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1811年,英国工人发起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卢德运动”,后来遭到失败。1836年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
A.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提升 B.工人运动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社会贫富差距已逐渐缩小 D.经济发展淡化了工人的斗争意识
2.科学社会主义得以诞生的重要背景当是( )
A.启蒙运动 B.工业革命 C.独立运动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阶级属性上是关于___________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其中的空白处当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下表所示的内容中,历史材料和结论相符的是( )
材料 结论
A 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购买了12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社会”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 空想社会主义走向现实
B 1848年1月,意大利首先爆发革命,揭开了欧洲革命的序幕。2月,巴黎发生武装起义,再次建立了共和国,把1848年革命推向了高潮。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时机成熟
C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产生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D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A.A B.B C.C D.D
5.下图为一幅《保卫公社》的漫画,画中的主人公为公社女英雄露易沙·米舍尔,她喊出“与公社共存亡”的口号。该漫画反映出巴黎公社( )
A.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最终失败的必然性
C.工人阶级斗志的高昂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6.下图所示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论述。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 )
A.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 B.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D.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
7.下列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解放”法令 标志着俄国近代工业化的完成
B 史学家发现美国总统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 体现出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C 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 体现了对工人阶级权益的保障
D 1723年沃波尔拒绝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 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
A.A B.B C.C D.D
8.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上文中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 B.唯物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进化论
9.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②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③《资本论》第一卷问世④马克思主义诞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10.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也是一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立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追求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的一部“政治宣言书”。这部“政治宣言书”( )
A.提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C.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D.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1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身积极深入实践、认真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推断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是在根本上克服唯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基础上产生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有( )
A.继承性 B.妥协性 C.科学性 D.局限性
1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19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它吸收了当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成就了其伟大和科学。”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是(  )
A.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意志的古典哲学
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D.英国的凯恩斯主义
13.有人说,巴黎公社的诞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其失败的必然性最主要体现在(  )
A.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B.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 D.领导人的错误
14.恩格斯曾说:“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称其为暴力……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 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 ( )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农牧分工的影响
C.国家出现的根源 D.阶级斗争的实质
15.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指出,“现在阶级分化日益尖锐,反抗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愤怒在加剧,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这一论述( )
A.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
C.促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16.1847年,恩格斯撰文强调:“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这一论述( )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17.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并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荷兰)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但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其政治体制十分僵化,不能够灵活适时调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们把大量的财富用于无休止的挥霍和个人消费,而不是推动本国的产业或者科技的发展……法国的科技发达,丝毫不亚于英国。但当时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土壤,路易十六认为科学家们只会高谈阔论,而不能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英国的重点并不在于税收和关税的水平,而在于怎么使用这些税收,在1688年以后,英国的银行已经可以确保税收不会被花费在宫廷、皇帝、皇后的娱乐之上,而被直接用于支付政府赤字和皇家海军的开支。
——摘编自John U.Neson《Industry and Government in England 1700——1900》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文对工业文明体制的认识。
1.A
【详解】卢德运动时期工人认为自己贫困的原因是机器造成的,因而捣毁机器,已获得经济待遇的提高;宪章运动时期更多的要求民主权力,这种变化体现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有了独立的政治追求,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是1844年,排除B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表述不合史实,排除C项;经济发展强化了工人的政治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科学社会主义得以诞生的重要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阶级逐渐崛起,急需先进理论的指导,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诞生,B项正确;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思想先导,排除A项;独立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项正确;马克思不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排除A项;马克思也不是农民阶级的代表,排除B项;资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对象,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C项正确;十月革命使空想社会主义走向现实,排除A项;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建立并逐步成熟起来,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与公社共存亡”可知,《保卫公社》体现了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大无畏精神,A项正确;漫画没有体现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斗志的高昂,排除C项;巴黎公社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但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运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看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属于唯物史观的角度,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哲学问题,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证了资本主义必亡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可知,巴黎公社采取的这些措施,体现了对工人阶级权益的保障,C项正确;农奴制改革仍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并未完成工业近代化,排除A项;史学家发现美国总统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体现出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说法以偏概全,排除B项;1911年,英国上议院和下议院均通过了《议会法案》,由此,上、下议院的权力由法律确定下来,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发现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是剩余价值学说,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非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排除A项;唯物辩证法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不符,排除B项;社会进化论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24年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爆发,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于1867年。由此可知,时序正确的是①②④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C项正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列宁的重要论断,排除AD项;《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排除B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推断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根本上克服唯心史观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基础上产生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C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虽然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但是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A项;妥协性和局限性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凯恩斯主义出现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德意志的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爆发时期,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C项正确;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领导人的错误是失败的因素,但不是必然因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材料信息“恩格斯曾说: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的条件和资源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称其为暴力……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可知,恩格斯认为阶级利益冲突加剧,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C项正确;材料中恩格斯没有论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中恩格斯没有涉及农牧分工,排除B项;阶级斗争的实质是经济利益不同的各对抗阶级或对抗势力之间的斗争,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根据题干恩格斯提出阶级分化指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反抗精神指的是工人阶推翻资产阶级,由此可知,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B项正确;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是1871年,且未收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早已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由材料可知,1847年,恩格斯强调废除私有制只有在物质极大富足之后才能进行,也即在消除私有制之前必须经历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改革的阶段,这是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材料中恩格斯的观念不是只针对英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未涉及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7.(1)观点: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任答两点)
关系:受启蒙思想影响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对启蒙思想予以批判继承。
(2)贡献:提出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德认为人非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本来就有的。关系:根据材料“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可知,马克思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并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的崇高理想;根据材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对启蒙思想加以批判继承。贡献:根据材料“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论,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
18.(1)优势:和荷兰相比拥有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和西葡相比资本积累用于发展工业;和法国相比有发展科技的良好环境;有合理的税收制度。
(2)认识:贫富分化明显,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资本家追逐利润财富,导致社会道德的衰败;私有财产是贫困、不平等的根源;以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强调社会平等。
【详解】(1)优势:根据材料一“(荷兰)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但本身存在致命的缺陷,其政治体制十分僵化,不能够灵活适时调整”可推出和荷兰相比拥有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们把大量的财富用于无休止的挥霍和个人消费,而不是推动本国的产业或者科技的发展”可推出和西葡相比资本积累用于发展工业;根据材料一“法国的科技发达,丝毫不亚于英国。但当时的法国缺乏工业革命所必需的土壤,路易十六认为科学家们只会高谈阔论,而不能为国家的税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可推出和法国相比有发展科技的良好环境;有合理的税收制度。
(2)认识:根据材料二“欧文认识到,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产品和财富的增加并未得到合理的分配,它被少数人所攫取,使得社会大多数人陷于贫困和不幸。”可推出贫富分化明显,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根据材料二“在这一体制下,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驱动下用最小的成本实现着财富的不断增殖。人们热衷于财富积累,不惜残酷打击竞争者,人类的正直、坦率、诚恳、公正等品质荡然无存。”可推出资本家追逐利润财富,导致社会道德的衰败;根据材料二“因此,私有财产是贫困和不平等的唯一根源,由于贫困而在全世界引起各种罪行和灾难。”可推出私有财产是贫困、不平等的根源;根据材料二“欧文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和义务平等,没有剥削、压迫,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可推出以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强调社会平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