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10: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齐桓晋文之事》
部编版 必修下
导语
如果说《论语》是一部行为准则,那么《孟子》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理指南。孟子的一生都在探索“心性”两个字,一如他自己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林语堂在《需说才志气欲》中写道:“现代青年人,应该多读孟子,常读孟子。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与青年人之立志卒励工夫,是一种补剂。”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其文,孟子其人。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学习孟子为政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写作背景
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文学常识: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提出“性善论”。
文学常识:《孟子》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文本结构
合作探究
1.齐宣王为什么要用羊替牛衅钟?
答:齐宣王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因而产生不忍之心,所以他要用羊替牛衅钟。
2.对于齐国百姓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惜的看法,孟子有何见解?
答: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惜,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小的不同。
3.针对齐宣王的做法,孟子采取了什么方式来说服齐宣王?
答:齐宣王以牛易羊,不忍心看到牛觳觫,孟子认为他有仁义之心。他看透了齐宣王的真实想法,用“称王”来诱导齐宣王实行“仁政”,并用“君子远庖厨也”,形象地说明了“仁”的内涵。
4.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擒故纵,缩短距离。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5.请分析第35段的结构思路。
答:①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③“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和教育百姓。
④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宣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6.文章多用对话,思辨性强,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本文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7.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答: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
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
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主题思想
本文记述了孟子游说齐宣王行仁政的事,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养民、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
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
(1)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采”,同“彩”)
(2)王说,曰:“《诗》云……”(“说”,同“悦”,高兴)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4)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
(5)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6)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文言基础知识: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喜欢)
(2)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两个词,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词,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3)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古义:两个词,能够凭借。今义:一个词,可能或能够)
文言基础知识:一词多义
(1)爱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动词,吝惜、舍不得)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动词,爱惜)
(2)舍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动词,释放)
舍南舍北皆春水(名词,房屋)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动词,停止)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动词,筑舍定居)
(3)诚
然,诚有百姓者(副词,的确、确实)
是诚何心哉(副词,到底、究竟)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副词,果真)
(4)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动词,讲述)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同“型”,做榜样)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权,然后知轻重(称量)
然后从而刑之(处罚)
是罔民也(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2)使动用法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使······受到危害)
欲辟土地,朝秦楚(使······朝见)
(3)形容词作名词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小,小的东西;大,大的东西)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美味的食物)
轻暖不足于体与(轻软暖和的衣服)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小的国家;大,大的国家)
(4)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离,不接近)
(5)数词作名词
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一,九分之一的力量;八,九分之八的力量)
文言基础知识: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句,应为“莫能御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介词宾语前置句,应为“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宾语前置句,应为“牛之何”)
(2)省略句
将以衅钟(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之”)
文本特色分析
1.环环相扣,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上看,纵横恣肆,似乎散漫无羁,而实际上紧扣论题,层层深人,层次井然。有的文字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人胜。
2.巧设比喻,说理生动
有人说《孟子》的文章"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这是说《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表面上看所用比喻似乎是信手拈来,而实际上是事先有周密的准备,才使得说理生动、精到。
在本文的论述中,孟子使用了"以羊易牛"和"挟太山以超北海"等故事和比喻,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对万易于接受的生动具体的直觉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句式整齐,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形成这种气势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语言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表现为使用整齐的排比句式,陈述事理,质疑辩难,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照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结语
孟子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入世。他对当时的世道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在逆境中,他不怨天尤人。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他理想受挫却矢志不渝,以孜孜不倦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肩负着民族的大义。
感谢您的观看
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