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主备人:李玉静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文化常识等,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说理的思路和技巧。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文化常识等,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分析人物说理的思路和技巧。 【学习流程】 一、导语 战争的最高境界: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 知识链接 1.关于《左传》 (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 2.拓知识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通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的《春秋》、“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③《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伴读] ③就是我们常说的《左传》,也叫《左氏春秋》。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3.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关于烛之武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三、整体感知 1.记字音 ①氾南(fán) ②佚之狐(yì) ③夜缒而出(zhuì) ④君之薄也(bó) ⑤共其乏困(ɡōnɡ) ⑥阙秦(quē) ⑦秦伯说(yuè) ⑧杞子(qǐ) ⑨逢孙(pánɡ) ⑩失其所与(yǔ) 不知(zhì) 三、交流讨论 背景介绍: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在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协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 1.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秦联军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但两军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下文的成功分化埋下伏笔。 1.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 以其无礼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2.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于郑伯之时先辞后应,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近况,他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从侧面交代了郑伯的人物特点,作为国君,他虽不善用人,但在关键时刻,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体现了他政治上的精明;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难为重。这一部分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他奔赴秦军营地的义勇行为做了必要的铺垫。 3.分析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①是一个志士。“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虽长期未被重用,但在大任面前,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③是一个辩士。烛之武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华解除了国家的危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君,是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课文中提到了三个国君——郑伯、秦伯、晋侯,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是形象鲜明生动丰富,请分析这三个国君的形象。 ①郑伯是一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而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动之以情,很好地抚慰了烛之武;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②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写出了秦伯决策之过程。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结盟,这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国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结盟。最后“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③晋侯。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进击秦军,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4.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矛盾,打动了秦伯,使秦退兵,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这段125字的说辞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 第一层:投之以诚,坦言“知亡”,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 第二层:说之以理,亡郑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无利,告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不智。 第三层:诱之以利,从正面来说若“舍郑”,郑国则愿作为秦国“行李之往来”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害”,存郑对秦国无害而有益。 第四层:附之以据,晋不可信,历史上晋就有背叛前科,秦晋联盟不可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抓住秦、晋之间的历史矛盾,挑拨其盟,拉拢秦君。 第五层:申之以患,“夫晋,何厌之有?”未来晋国还将威胁秦国安危,影响秦的称霸。推测未来,极言晋贪得无厌,毁其盟约;充分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离间双方。 烛之武这段说辞,含蓄而畅达,曲折而尽情,谦恭而有理,具有挽救郑国危亡、化干戈为玉帛的巨大效果。 四、总结 本文通过记叙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君,解除郑国危机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五、课后作业 单元检测p179:1—11题 备注(教师二次备课栏及学生笔记栏)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