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下学期2月联考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叠纪化石以实体化石和遗迹化石为主,主要是当时的生物避开了环境的变化而形成的。图为三叠纪生物化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三叠纪属于( )
A. 元古宙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2. 三叠纪时期( )
A. 地球上生命开始出现 B. 裸子植被快速发展
C. 地壳运动剧烈,陆地面积缩小 D. 地球上恐龙大灭绝
下图示意在相同作用力下形成的甲、乙两种常见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地貌随盛行风移动的方向可能为( )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4. 乙地貌景观的形成是由于( )
A. 风沙差异化侵蚀 B. 海浪持续侵蚀 C. 风向常年稳定 D. 人类活动干扰
5. 图示两种地貌景观多分布在( )
A. 云贵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
吃水线是船体与水面相交的线,表示船舶的吃水深度,吃水线受海水温度、密度影响较大。图为亚洲东部夏季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甲、乙海域由表层至底层海水盐度( )
A. 甲、乙海域均升高 B. 甲、乙海域均降低
C. 甲海域降低,乙海域升高 D. 甲海域升高,乙海域降低
7. 船舶由甲海域驶向乙海域,船舶的吃水线( )
A 先变深,后变浅 B. 先变浅,后变深 C. 逐渐变浅 D. 逐渐变深
筏式扇贝养殖是指在水面上利用浮球和绳索组成浮筏,并用缆绳固定于海底,使扇贝固着在养殖笼中,悬挂于浮筏的养殖方式(如图)。唐山市乐亭县投资发展扇贝养殖,并建设了海产品仓储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筏式扇贝养殖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
A. 空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能源资源 D. 矿产资源
9. 乐亭县大规模发展筏式扇贝养殖对海洋的影响有( )
①海洋水体富营养化②海水流速加快③海洋水体溶氧量增加④威胁近海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22年7月上旬,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统计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成都平原、陕西关中等地出现了臭氧中度污染,呼吁相关地区和部门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11. 臭氧层遭到破坏容易引发( )
A. 动物种群视力下降 B. 土壤盐碱化加剧
C. 生物多样性锐减 D. 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12. 针对臭氧层破坏,最应采取措施是( )
A.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B. 减少核能使用量
C.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D. 减少氯氟化合物的使用
下图为非洲主要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热带雨林植被的特征是( )
A. 树基常有板状根,有茎花 B. 乔木高大,藤本植物较少
C. 季相变化明显,林冠郁闭 D. 树叶质硬,有蜡质保护层
14. 图中热带雨林至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区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地形
东北平原地区的耕地从开发初期的“插根筷子就能发芽”,变成了现今的“大沙包、破皮黄、咋上肥料不长粮”。图为东北地区黑土层厚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插根筷子就能发芽”说明黑土地( )
A. 淋溶层薄 B. 淀积层薄 C. 腐殖质层厚 D. 母质层厚
16. 为改变黑土地不长粮的现状,应( )
A. 增施熟石灰 B. 采用深耕技术 C. 大面积植树造林 D. 实行秸秆还田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图为太阳系示意图。
(1)图中M天体为____,并说明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____
(2)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特征。
(3)推测水星相对于地球难以存在生命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图为我国某地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描述山区峰林地貌的形态特征。
(2)简述溶洞内沉积地貌的发育过程。
(3)说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循环、生物循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地理要素与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土壤特征。
(2)指出图中主要植被的类型,并分析其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3)说明生物循环对该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一年级下学期2月联考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B 4. A 5. B
【6~7题答案】
【答案】6. D 7. C
【8~9题答案】
【答案】8 A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A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A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哈雷彗星 ②. 原因:太阳质量巨大,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地球与金星、火星相邻。
(3)距离太阳过近,表面温度过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存在;质量和体积较小,对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吸引力弱。
【18题答案】
【答案】(1)呈锥状耸立,山坡陡峭;底座分离,相对高度较大。
(2)溶洞顶部向下发育,形成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等地貌;底部向上发育,形成石笋;当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形成石柱。
(3)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耕作;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土壤较薄且贫瘠;地表水短缺,不利于农田灌溉。
【19题答案】
【答案】(1)土壤呈红色;土质黏重,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壤呈酸性。
(2)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影响:通过植物蒸腾作用增加大气中的水分,有利于增加当地降水量;通过截留、滞蓄地表径流,促进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量。
(3)生物是土壤发育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生物循环能促进养分在地表聚集。